會計預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會計預測(accounting for ecasting)
目錄 |
會計預測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定量或定性地判斷、推測和規劃經濟活動的發展變化規律,並對其做出評價,以指導和調節經濟活動,謀求最佳經濟效果。會計預測的依據主要是會計資料,它是利用已取得的會計信息產生新的會計信息的過程,所以說會計預測是一個信息處理和信息反饋的過程。會計預測的內容主要有:①資金預測;②銷售預測;③成本預測;④利潤預測;⑤價格預測;⑥財務狀況及綜合經濟效益預測。會計預測的直接目的是為單位經濟活動服務,為會計決策提供信息。
因此,會計預測的定義我們可以概括為:根據歷史會計信息,運用一定的會計技術方法,對各單位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的發展趨勢或狀況所進行的預算和推測。
1.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法即根據預測變數之間存在的某種規律性建立數學模型,然後據以計算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時間序列預測法、回歸與相關分析預測法、量本利分析法、現金流量法、投入產出法。定量預測法著眼點在於用數量關係,揭示事物根本特征,即通過準確的數據和圖表反映事物的現狀和相互關係,從而使不確定的、模糊的經濟現象變得相對確定和明晰,這種方法是以數據所反映的“量”為依據,其分析結果是否正確,完全取決於數據的科學性。
2.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即採用調查研究、分析判斷等方法對預測對象的發展性質和趨勢加以估計和推測的方法。由於這種方法沒有做出確切的定量分析,只能定性地估計經濟活動的發展趨勢和優劣程度,其預測結論的準確與否,完全取決於會計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它一般運用於缺乏完備、準確的歷史會計資料的會計預測。
定量預測法是根據一定數據,運用數學模型來確定各變數之間的數量關係,並據此預測事物未來的發展變化。定性預測法則是依據預測者個人的經驗和分析能力,通過對影響事物變化的各種因素的分析、判斷、推理來預測事物的發展變化。在實踐中應將定量預測法與定性預測法結合起來運用,兩種方法相輔相成,以便對事物未來的發 展變化做出科學預測。
1.明確預測的目的和要求
預測的目的不同,預測的內容和項目所需要資料以及運用的方法都會有所不同。根據經營活動的需要明確進行預測的具體要求,並根據具體要求擬定預測項目,制定預測計劃以保證預測順利進行。
2.確定預測的時間
包括確定預測的期限(短期、中期或長期)和確定本期會計預測的起止時間。
3.收集預測資料
包括會計資料、統計資料和研究資料。進行會計預測必須要有充分的資料,這樣才能為會計預測提供進行分析的可靠數據。因此,收集資料是進行會計預測的重要一環,是會計預測的基礎性工作。
4.檢驗收集到的資料的完整性、連續性和可靠性
收集資料應力求系統完整,因為資料愈系統完整,預測結果愈精確可靠。
5.選擇預測方法
選擇什麼樣的預測方法是由預測的目的、要求和占有的資料數據情況而定的。
6.根據選定的預測方法進行預測,求得初步預測結果
主要是運用定量預測的問題。用定量預測法進行預測時,必鬚根據預測目的和歷史數據的變化類型來選擇數學模型,確定各變數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根據有關參數,建立預測模型,將有關數據代入預測模型,求得預測值。
7.分析預測有關誤差及改進的方法
通過判斷預測模型的準確性,確定預測結果是否正確。任何方式的預測不是一勞永逸的,特別是中、長期預測,必鬚根據現實情況變化,定期進行調整,以便預測能切實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現代化管理,離不開正確的經營決策。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關係到企業經濟活動的成功與失敗,而作為經營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決策,其決策信息都是來自於會計預測的。所以說會計預測的準確性直接決定著會計決策的成敗,而會計決策的成敗又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決策的成功與失敗,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會計預測工作,充分發揮會計的預測職能,積极參与企業的經營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