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從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在群體活動中,雖然個人聽從多數人意見的從眾行為是大量存在的。在不少場合下會發生眾從行為。
眾從即多數人受到少數人意見的影響而改變原來的態度、立場和信念,轉而採取與少數人一致的行為。人們體會到,有時候大多數人的意見未必正確,真理也可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在少數人意見保持一致,並堅持自己觀點的情況下,多數人可能會懷疑自己的立場是否正確,在思想上動搖不定,甚至一部分人會首先轉變態度,傾向於少數人的意見,就可能導致多數派最終聽從了少數派的意見。這樣,少數派或者個人在整個群體中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少數人的立場和態度也不可低估。
眾從的原因[1]
眾從的原因可以從少數派成員的特征與多數派成員內部的關係兩個方廝進行分析。
- (1)少數派成員的特征
①一致性。少數派群體成員的態度和行為只有保持明確的一致性才具有影響力,如果左右搖擺不定的話,就不會對多數派產生任何影響。這裡的一致性,不但指少數派成員意見的一致,而且還包含少數派成員的行為在時間上的前後一致性,即“堅持到底”。少數派意見的明確和一致,能夠體現出他們的堅定性和自信心,顯示右足夠的力量贏得名數派的支持。
②真理性。少數派要贏得多數派的支持,根本上在於其意見的真理性。少數人的意見是否有充足的論據,難於抗拒的邏輯力量和事實的支持。是贏得多數派的根本條件。符合時代精神的新觀點會具有顯著的影響力。
③權威性。當權威人物站在少數派立場上時,由於“名片效應”的作用,會增加少數派意見的可信度,其影響力大大增強。
- (2)多數派成員內部的關係
以下狀況有利於少數派取勝:
①多數派成員內部意見分歧。
②多數派內部缺乏群體內聚力。
③多數派成員不明確面臨問題的真實情況。
群體發展變化顯而易見的直接動因,是群體中某些人積極的新異思想與行為。在從眾已成為強大傳統的群體中,缺乏發展動力,群體難以被改變。在群體的改革進程中,需要居於少數派改革者對多數人施加壓力,即少數派提出鮮明有力的新思想新觀點,促使多數派不得不重新評價自己原先的觀點和立場,漸漸地使多數派成員轉到少數派這一邊。這個過程往往是艱難的,少數派要經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冒失敗的風險。因此,致力於組織改革的管理者應充分運用眾從這一心理機制,打破群體規範的惰性,使少數人的正確意見能得到支持,為改革者排除障礙,拓寬發展道路,避免重演歷史上改革者的悲劇。
服從與從眾、眾從之間既有共同點,又相互區別。它們都屬於個人在群體中的相符行為,即個人與群體或他人一致的行為。它們之間的區別:一是對象不同,從眾是個體與眾人一致,眾從是眾人與少數人一致,服從則是個體或眾人與組織和權威人物一致;二是壓力的形式不同,服從的壓力以法規、政策、紀律、命令等形式出現,是有形的;而從眾與眾從的壓力則是心理感覺到的,無形的。
- ↑ 王慧.現代管理心理學[M].雲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