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權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企業管理權,是由企業經營者按授權原則授予企業管理者,實質就是企業管理者對決策的實施權或執行權。企業管理權一般由企業計劃權、組織權、領導權、控制權構成。
- 1.控制權爭奪
現代經濟理論的研究成果證明,管理權和所有權密不可分,所有權決定管理權。投資者依據公司章程就公司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投票表決進而對企業經營形成控制權力。
合資企業各方在企業經營中的地位,參與管理許可權的大小,一般認為是由其投資比例決定的,掌握多數投資份額的一方具有控制企業的能力。合資企業治理結構的一個根本特征是各方股東均具有不完整的控制權:現實中,跨國公司完全控制技術資源(其擁有關鍵技術的獨立知識產權),但不完全控制管理資源;中方控制某些治理職能,但僅有名義上而非實質的最終決策權。
在出現合資企業的初期,規定中方掌握企業控制權。中方明確限定外方股份不得超過15%.在各行業的合資企業中,外方的股權比都很低。然而,政策運行過程比理論要複雜,包含許多不確定因素。如今,初期合資企業幾乎均由中方控股的局面不復存在。比如1980年組建的中國訊達合資公司,由中國建設機械總公司占75%股權,瑞士訊達控股有限公司占15%股權和香港怡和訊達(遠東)股份有限公司占10%股權;在l995年,由外方增資將其股權比例由25%增到65%,實現絕對控股;目前,外方實現了100%股權。
- 2.管理權爭奪的行為方式——增資擴股
增資擴股,是外方達到控股目的的主要手段,體現出外方以強硬態度要求全面掌握控制權和收益權。如西門子使旗下45家中國境內的合資公司控股率達到90%、達能控股樂百氏、阿爾卡特併購控股上海貝爾等。增資擴股是指在合資企業中,外方通過增資、收購等方式改變原合同及章程中外商的投資比,從而擴大自己在企業所占股權比的行為。增資擴股的特征是由中方控股向外方控股方向發展;外方從經營占有向資本占有發展;其方式趨於多樣化,如一次性購買、購買中方股權、走法律邊緣線等。
外方經營管理控制力提高,實現控股贏利的目標;中方對企業的控制力被削弱,導致其利潤和國有資產及無形資產諸如品牌、營銷網路的流失。
- 3.管理權爭奪的一個籌碼——核心技術博弈
此外,掌握企業關鍵資源有助於管理權的爭奪,外方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是其爭奪管理權的有力支柱。在汽車行業,2004年由北京大學政府與企業研究所發表的名為《中國汽車工業自主開發的現狀與對策》的報告就指出我國汽車工業合資之路沒能促進我國汽車工業自主開發,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外方手裡。在通信行業,中方企業先通過與外方合資,再獨立生產自己的品牌,但是國內企業不具備核心技術,在產品的技術以至原材料方面都過分依賴外方,外方企業通過提供元器件獲得高額利潤,壓縮了企業的盈利空間。
中方在合資過程中非但沒擺脫技術上的依賴性,還面臨著更加棘手的發展前景,與合資初衷相背離。這就需要中方更換策略,重新考慮“核心技術”博弈。
外方初進中方市場,不熟悉環境,缺乏市場運作經驗,選擇建立合資企業是為了彌補其缺陷。中方也積極推進企業合資以便近距離學習先進經驗;並規定一些重要行業,如汽車、通訊器材等必須合資。共建合資企業是雙方的共同意願。上文所述的管理權的糾紛卻阻礙了合資企業的發展。本文試採用博弈論分析合資雙方爭奪管理權的概況。
博弈論是建在行為理性基礎上,研究如何做出參與人都願遵守的有效制度安排,滿足各方的需求,參與人按各自最優決策行事,以達到個體效益的最大。
- 1.管理權的有限博弈與動態博弈
有限博弈是所有參與人都可以明確無誤地瞭解重覆的次數,即可以準確地預測到最後一個階段博弈。而在最後階段的博弈中,任何一個參與人選擇自己的占優策略,也就是選擇不合作,不會導致其他參與人的報複。
為能控制管理權,主導企業的運作,作為博弈一方的外方把建立合資企業當作短期的戰略性目標,認為與中方合作是有限博弈。從大量實踐看,不少合資企業初期就提防對方這個未來的競爭對手,根據合資企業治理的根本特征,在合資初期就處於潛在不穩定狀態。外方經過十幾年的合資合作,逐漸瞭解並熟悉中方法規、市場、競爭者,修正自己的判斷,積累經營和競爭經驗。加上外方為了更快發展,越來越對與效率低下的中方分享運營控制權感到束縛、不滿。在博弈最後限期,外方的有限理性督促其選擇放棄合資模式,奪得管理權,獨資運營業務不合作方式,實現博弈目標——掌管合資企業。外方所採用的策略雖然使中方利益受損,但博弈終止,中方不會有機會再採取回擊的手段報複自己。
在合資過程中,還存在另一種博弈表現,即動態博弈。在動態博弈中,由於參與人的行動有先後順序,而參與人行動順序直接影響博弈的結果。參與人可主動採取一些行動影響其他參與人對自己行為的預期,從而促使其他參與人的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結果。
中方實施引進外資政策。中方率先採取策略,如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方推行以市場換技術戰略,作為後行動的外方在合資當中要保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防泄密。通過觀察中方行為,運用一套精巧的“技術鎖定戰略”,破解了中方“以市場換技術”的想法,保護其知識資產權、營銷和管理等技術優勢。為獲取控制合資企業的管理權,在中方市場形成壟斷打基礎。這就需中方有效回應外方“技術鎖定戰略”。
外方根據中方行動,變換爭奪管理權的策略,擴張在合資中的勢力範圍,同中方利益就不可避免地產生衝突。事實上,中方從外方投資中獲得稅收增加、GDP增長、產業結構調整等短期內不可能實現的諸種好處;外方投資也帶有短期內不能達到獲益目標,諸如開闢新市場、拓寬經營領域、建新研發基地、低成本獲取原材料等,這就決定了相互“重覆的動態的博弈”傾向。
- 2.管理權的“智豬博弈”
無限重覆博弈是對弈方考慮長期利益,放棄短期利益的一種合作,雙方博弈從而達到帕累托最優。找到各方收益最大化的均衡解,即“雙贏”策略的合作博弈,又名“智豬博弈”。證明瞭博弈各方採取理性的合作態度以合作方式滿足各自的預期收益,即合作博弈——管理權爭奪的博弈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