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遷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人口遷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空間移動,這種移動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的改變。聯合國《多種語言人口學辭典》給人口遷移下了一個為人們普遍接受的定義,即“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地理流動或者空間流動,這種流動通常會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變化。這種遷移被稱為永久性遷移,它不同於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變化的人口移動。”
人口遷移的種類[1]
人口學家將人口遷移的類型劃分為五類:原始類、強制類、被迫類、自由類和大規模類。從三方面來劃分人口遷移的類型,即根據人口的性質和形式,分為長期遷移、短期遷移和通勤式遷移三類,其中短期遷移又包括季節性遷移:根據遷移的方向和地域,劃分為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根據遷移的動因分類,劃分為經濟性遷移、政治性遷移、科學文化性遷移、旅游療養性遷移。
1.國際人口遷移
國際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從一個國家遷往另外一個國家的遷移活動。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人口遷出顯著超過遷入,則稱為移民凈輸出國;反之,若人口遷入顯著超過遷出,則成為移民凈輸入國。國際人口遷移給各個國家帶來的影響各不相同。毫無疑問,國際人口遷移可以加強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知識的交流與傳播;調刺世界人口的餘缺;改變世界人口的分佈特點。
2.國內人口遷移
國內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在國境內從一個地區移居另一個地區。從嚴格意義上講,國內人口遷移僅指那些被移入地承認為居民的人口遷移活動,有的國家規定在新居住地生活三個月或半年以上者才可列入移民範疇。我國則以轉移常住地戶口為判斷標準。
(一)自然環境因素
1.氣候,不僅直接影響人的身體,而且影響著一個地區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
2.淡水,的分佈及其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生活、生產的空間格局,從而決定著人類的遷移方向和規模。
3.土壤,是影響農業生產的重要條件。
4.礦產,是資源生產發展,特別是製造業的基礎。
(二)社會經濟因素
1、經濟因素:人口遷移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經濟越發展,人口在地區之間的遷移就越受經濟條件的制約。
①多數情況下,人口遷移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收入,從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巨集觀上看,經濟佈局的改變也會造成大量人口的遷移。如我國經濟特區的設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遷入。
2、交通和通信的發展,相對縮小了地區之間的距離,減少了妨礙人口遷移的各種困難,促進了人口的遷移。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越來越大規模、大範圍、大跨度的遷移就與此有關。
3、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期望,也改變了人們認識外部世界的態度,從而促進了人口的遷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實現家庭團聚)則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遷移中起著重要作用。
(三)政治因素
1、政策,特別是有關人口遷移政策的實施
合理的政策可促進人口遷移合理正常地進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實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2、戰爭,是對人類正常生活環境和秩序的破壞,並常常引起人口遷移。
例如:二戰期間,歐洲人口遷移達到3000萬人。20世紀末發生在非洲盧安達、剛果地區的部族戰爭,歐洲巴爾幹半島地區的衝突等,引起人口遷移的數目同樣以數百萬計。
3、政治變革,一個國家政治上的變革,政治中心的改變。
首先,人口遷移,特別是國際人口遷移,有利於提高人口素質。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l捲第24頁)科技發展的第一個前提同樣如此。人口的遷移,對提高人口素質具有不容忽視的特殊作用。這是因為,移民、特別是國際移民,多以青年男子為主,他們的遷移衝破了過去狹小的通婚圈,使近親婚配率大為下降。據統計,在移民因素影響不大的國家,表(堂)兄妹結婚的曾占總結婚數的7一20%,在移民因素影響較大的國家,近親婚配大大低於這一比例,如在歐洲,只有0.5一2%,美國更低,僅占0.05%。通婚圈規模小,必然導致先天疾患增多,人口質量低下;通婚圈規模擴大,則具有優化人口,提高人口素質的功能。從整個人類歷史看,通婚圈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交通工具的發達,人們再也不會象工業社會以前那樣緊緊地束縛在一個極小的閉塞的區域,而是不斷擴大著活動半徑,進行多流向、多層次的人口遷移,促進人種基因交流。降低近親婚配率,既增強人口體質,又提高人口平均智商。
第二,當代人口遷移,有利於遷入國科技發展。近兩個世紀以來,許多國家出於政治、經濟和人口方面的考慮對人口的遷入、遷出嚴加控制。據聯合國調查,目前世界上有72個國家反對移民,61個國家允許移民,其中有15個國家積極鼓勵移民。允許移民遷入的國家,對移民數量、質量、來源等又有嚴格規定。發達國家允許遷入的多系有專門技能的人口。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利用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及法律規定,吸引了大批外國科學家到美國定居,尤其是歐洲科技工作者曾大批涌入;美國又利用戰爭所俘虜的德國火箭專家,為其初期研究火箭的主要力最。戰後,美國繼續大力吸引外籍高級科技人才,從1949年到1972年,外國進入的高級科技人才達到20萬人,以致美國將近半數的優秀科學家是外國人。美國所以能夠成為第三次科技革命發源地、信自、革命中心,與其廣聚天下科技人才密切相關。德國的情況與美國形成鮮明的對比。1848年的歐洲革命,曾在德國激起了科學高潮,成了電力革命中心,優秀的科學人才大批涌現。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科學衰微的起點,希特勒的上臺更使許多科學人才橫遭迫害;致使人才嚴重外流,包括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都被迫流亡國外,使得德國科學隨人才外流而不斷衰落。
產業革命以後,移民遷入國主要出於本國利益的考慮,對遷入移民的選擇性不斷加強,對遷入者年齡的限制和智力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世界銀行《1984年世界發展報告》的資料表明:,’1850一1910年間,北美人口增長總數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外國移入的勞動年齡人口。”這樣,既節省遷入國的教育成本,又在短期內收到科學效益。科學學指出,科學創造的最佳年齡區是25一45歲,其峰值年齡在37歲左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科學創造最佳年齡區人口遷入得越多,對遷入國的科技發展越有利。有鑒於此,對移民吸引力越大的國家,越是制定對科學創造的最佳年齡區人口具有吸引力的政策,這便對具有遷移動機的人口產生巨大的壓力,他們要達到遷移目的,就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遷入地的工作環境。在對遷入地選擇與競爭中促進人口素質不斷提高,這樣,遷移便成為促進人口素質提高的因素,並有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
第三,人口的合理分佈,為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前提。人口的自然增長固然影響人口分佈,而遷移在人口分佈的塑造上所起的作用卻更加突出。隨著科技進步,遷移規模不斷擴大,遷移數量大為增加。人口分佈範圍愈益廣泛,從而保證了產業結構變化對勞動者的要求。科技革命帶動的新興產業部門,必然吸引大批勞動適齡人口。傳統產業部門及所在地區人口必然相應減少。事實證明,只有順應經濟結構變化需要的人口分佈才具有合理性。現在,美國“陽光地帶”人口密集,這是高精尖技術發展的結果,這種趨勢有繼續加強之勢。在信息時代,一方面增加了傳統產業部門失業機會;另一方面,新興產業又為人們提供了新的就業崗位,經濟行為主體居住地隨工作的變動而變動。這種人口分佈的變化,將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力量。
人口運動史表明,人口遷移、人口分佈與城市化的發展密切相關。從十九世紀起,人口異常迅猛地向城市集中。從1800年到1950年,地球上的人口總數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卻增加了23倍之多。城市化的重要特點是它促進了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的發展。首先,城市化過程符合科技進步一體化趨勢的要求,適宜於集約經濟的發展,同時,城市化過程有助於社會分工在精細化基礎上的整化,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再者,城市化過程可以使得城市的經濟、科學、文化中心作用得以不斷加強,使得城市居民易於接受較高水平的現代科技教育。現代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又與科學技術緊密相聯,二者互為前提、互相促進,由此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第四,人口遷移,有利於科學技術的廣泛交流。不論保守型移民,還是變革型移民,都是傳播科學文化的使者,對科學技術的交流產生促進作用。以我國為例,由漢武帝以往,人口便沿陸、水遷移,“絲綢之路”是東西交往的主要通逍,從漢到唐的一千多年間,絲綢之路雖幾經中斷,但斷而復通。通過這條道路,保持著大規模國際經濟貿易往來。到宋元時期,海路作用不斷加強,中外交流達到高潮,南宋時,通商的國家多達50多個,南宋海船開往20多個國家。中外人士往來頻繁,外國人長期移居中國。從十六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即明萬曆到清康熙的一百多年間,西方傳教士到中國佈道,他們在實現傳教目的的過程中,也把西方知識帶到中國。與此同時,傳教士的報告、書信、專著及他們帶回國去的許多中國典籍,對西方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 ↑ 臧艷玲,許廷芝.人口遷移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A).現代農業.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