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
官方網站網址:http://www.apec.org/ (英文)
目錄 |
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南韓、紐西蘭、加拿大及當時的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APEC首屆部長級會議,標誌APEC正式成立。[1]
- 1989年1月,澳大利亞總理霍克訪問南韓時建議召開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亞太經濟合作問題。
-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紐西蘭和東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這標志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1991年11 月,在漢城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上通過的《漢城宣言》,正式確定該組織的宗旨和目標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堅持開放性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
- 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或APEC。
- 2024年11月15日至16日,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這是習近平主席時隔8年再次訪問秘魯,也是第二次赴利馬出席APEC峰會。
APEC的宗旨[1]
支持亞太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和繁榮,建設活力和諧的亞太大家庭,捍衛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鼓勵經濟技術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進建設良好和可持續的商業環境。
APEC主要議題[1]
作為區域經濟合作論壇,APEC主要討論與全球和區域經濟有關的議題,如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互聯互通、經濟結構改革和創新發展、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經濟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等。
APEC合作方式[1]
APEC採取自主自願和協商一致的合作方式。所作決定須經各成員一致同意。會議成果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各成員在政治上和道義上有責任儘力予以實施。
APEC工商參與[1]
為加強與工商界的聯繫,1995年成立了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由每個成員推薦3名著名工商界人士組成,負責對APEC貿易投資自由化、經濟技術合作及創造有利的商業環境提出建議,並向領導人和部長級會議提交咨詢報告。ABAC是工商界參與APEC合作的主要渠道,每年召開4次會議。秘書處設在菲律賓馬尼拉。
APEC的會標 [2]
APEC會標於1991年開始啟用,呈綠、藍、白三色的地球狀。會標既代表亞太經合組織這一重要的地區經濟合作組織,也代表著亞太地區的希望和期待。
會標的含義:地球用太平洋這一半代表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綠色和藍色代表亞太人民期待著繁榮、健康和福利的生活,白色代表著和平與穩定;邊緣陰影部分代表亞太地區發展和增長富有活力的前景;中間是白色的APEC四個英文字母。
APEC的成員 [1]
APEC現有21個成員,分別是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南韓、墨西哥、馬來西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臺北、泰國、美國和越南。此外,APEC還有3個觀察員,分別是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處。
各經濟體加入的日期:
- 1989年11月6一7日,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加拿大,紐西蘭,南韓,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12個)
- 1991年11月12一14日,中國,中國香港,中國臺北(3個)
- 1993年11月17一19日,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2個)
- 1994年11月11一12日,智利(1個)
- 1998年11月14一15日,秘魯,俄羅斯,越南(3個)
APEC共有5個層次的運作機制:
(一)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993年11月,首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西雅圖召開,之後每年召開一次,一般於每年9月至11月間擇日舉行。
(二)部長級會議:包括年度雙部長會議以及專業部長會議。雙部長會議每年在領導人會議前舉行一次。專業部長會議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包括貿易部長會、財長會、中小企業部長會、能源部長會、海洋部長會、礦業部長會、電信部長會、旅游部長會、糧食安全部長會、林業部長會、結構改革部長會、交通部長會、人力資源部長會、婦女與經濟高級別會議、衛生與經濟高級別會議等。
(三)高官會:每年一般舉行4至5次會議,由各成員指定的高官(一般為副部級或司局級官員)組成。高官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執行領導人和部長會議的決定,審議各委員會、工作組和秘書處的活動,籌備部長級會議、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協調實施會議後續行動等事宜。
(四)委員會和工作組:高官會下設4個委員會,即:貿易和投資委員會(CTI)、經濟委員會(EC)、經濟技術合作高官指導委員會(SCE)和預算和管理委員會(BMC)。CTI負責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方面高官會交辦的工作,EC負責研究本地區經濟發展趨勢和問題,並協調經濟結構改革工作,SCE負責指導和協調經濟技術合作,BMC負責預算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各委員會下設多個工作組、專家小組和分委會等機制,從事專業活動和合作。
(五)秘書處:1993年1月在新加坡設立,為APEC各層次的活動提供支持與服務。秘書處負責人為執行主任,2010年起設固定任期,任期三年。現任執行主任為麗貝卡·瑪利亞(Rebecca Fatima Sta Maria,女,馬來西亞籍),於2019年1月就任,2021年連任,任期至2024年12月31日。
APEC主要成果[1]
自成立以來,特別是在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成為固定機制之後,APEC在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在推動全球和地區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1993年美國西雅圖會議承諾深化亞太大家庭精神,為地區人民爭取穩定、安全和繁榮。
- 1994年印度尼西亞茂物會議確立了APEC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即茂物目標,提出發達成員於2010年前、發展中成員於2020年前實現這一目標的兩個時間表。
- 1996年菲律賓蘇比克會議確立了以自主自願、協商一致為特點的APEC合作方式,呼籲各方給予經濟技術合作應有的重視,並把私營部門納入APEC進程。
- 1997年加拿大溫哥華會議承諾逐年改進和完善單邊行動計劃,並接納越南、俄羅斯和秘魯為APEC新成員。
- 1998年馬來西亞吉隆坡會議決定通過建立社會保險網、完善金融體制、加強貿易投資流動、科技和人力資源開發、加強與工商界聯繫等措施,夯實亞太面向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 1999年紐西蘭奧克蘭會議提出了發達成員在2005年、發展中成員在2010年實現無紙化貿易的目標,批准了APEC商務旅行卡計劃。
- 2000年汶萊斯里巴加灣會議通過了《新經濟行動議程》,強調了信息技術為主的新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同意採用電子版單邊行動計劃。
- 2002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會議著眼於討論擴大經濟增長和發展合作的利益,實現APEC遠景目標,通過了《APEC地區安全貿易倡議》。
- 2004年智利聖地亞哥會議重申了推進經濟結構改革的意向,並提出了應對恐怖主義的合作措施。
- 2005年南韓釜山會議完成了對茂物目標的中期審評,制定了旨在實現茂物目標的"釜山路線圖"。
- 2006年越南河內會議又進一步制定了實現“釜山路線圖”的行動計劃。
- 2007年澳大利亞悉尼會議深入討論了氣候變化問題,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和清潔發展的悉尼宣言》。
- 2009年新加坡會議深入討論了經濟增長、多邊貿易體制、區域經濟一體化、氣候變化等問題,發表了《“倡導新的增長方式,構建21世紀互聯互通的亞太”領導人聲明》。
- 2010年日本會議深入討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制定經濟增長新戰略等議題,通過了《領導人宣言:茂物及後茂物時代的橫濱願景》等四個成果文件。
- 2011年美國檀香山會議圍繞“緊密聯繫的區域經濟”的主題,重點圍繞亞太經濟增長、規制合作、能源安全等議題展開討論,發表了《檀香山宣言—邁向緊密聯繫的區域經濟》。
- 2012年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會議重點討論了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糧食安全、建立可靠的供應鏈、加強創新增長合作等議題,發表了《融合謀發展,創新促繁榮——APEC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
- 2013年印尼巴釐島會議重點討論了茂物目標、互聯互通、可持續和公平增長等議題,發表了《活力亞太,全球引擎—APEC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宣言》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和世界貿易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聲明》。
- 2014年北京會議重點討論了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三項重點議題。會議取得多項重要成果,發表了《北京綱領: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APEC領導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係——APEC成立25周年聲明》。
- 2015年菲律賓馬尼拉會議重點討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可持續增長等議題,發表了《領導人宣言—打造包容性經濟,建設更美好世界:亞太大家庭願景》並通過《APEC加強高質量增長戰略》和《APEC服務業合作框架》。
- 2016年秘魯利馬會議重點討論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高質量增長、糧食安全、中小企業、人力資本開發等議題,發表了《領導人宣言》、《亞太自貿區利馬宣言》,並通過《APEC服務業競爭力路線圖》。
- 2018年巴布亞紐幾內亞莫爾斯比港會議重點討論了數字經濟、互聯互通、包容增長等議題,發表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主席聲明》、《部長級會議主席聲明》。
- 2019年智利擔任APEC東道主,合作優先領域為數字經濟、一體化4.0、婦女、中小企業和包容增長、可持續增長。因智利國內局勢原因,智方取消當年APEC領導人會議。2019年12月7日,2019年APEC最後一次高官會在新加坡APEC秘書處舉行,通過了《婦女與包容增長路線圖》、《海洋垃圾治理路線圖》、《打擊非法捕魚路線圖》等文件。智利發表2019年APEC東道主領導人聲明。
- 2020年,馬來西亞以視頻方式舉行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圍繞“激發人民潛能,共用強韌、繁榮未來”的主題進行討論,通過了《2040年APEC布特拉加亞願景》,提出2040年建成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目標。會議發表《2020年APEC領導人吉隆坡宣言》,表明各方抗疫和經濟複蘇合作意願並提出舉措。
- 2021年7月,紐西蘭以視頻方式增開一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主題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亞太地區如何把握機遇,合作應對衛生危機,加速經濟複蘇,為未來發展打下更好基礎”,發表了《剋服疫情影響 加速經濟複蘇》領導人聲明。
- 2021年11月,紐西蘭以視頻方式舉行APEC第二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圍繞“推動疫後經濟複蘇,實現亞太人民和子孫後代的共同繁榮”的主題進行討論,通過了《2040年APEC布特拉加亞願景》落實計劃,發表了《2021年APEC領導人宣言》。
- 2022年11月,APEC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泰國曼谷舉行,會議圍繞“開放、聯通、平衡”的主題進行討論,通過了《2022年APEC領導人宣言》和《生物迴圈綠色經濟曼谷目標》兩份成果文件。
- 2023年11月,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會議圍繞“為所有人創建強韌和可持續未來”的主題進行討論,發表了《2023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舊金山宣言》。
中國與亞太經合組織的關係[3]
1991年11月,在一個中國和“區別主權國家和地區經濟體”的原則基礎上,中國、中國臺北及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APEC)。此後,中國一直積極、深入參與APEC各領域合作,為推進APEC合作進程發揮了重要建設性作用。
1、中國參與APEC領導人會議情況
1993年至2023年,中國國家主席出席了歷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全球及地區形勢、亞太區域合作、APEC未來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闡述看法和主張,為歷次會議取得成功發揮了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
2023年11月15日至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出席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併發表題為《堅守初心 團結合作 攜手共促亞太高質量增長》的重要講話,強調亞太各方應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開放導向,堅持綠色發展,堅持普惠共用。習近平主席還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題為《同心協力 共迎挑戰 譜寫亞太合作新篇章》的書面演講。
2、中國主辦APEC相關會議情況
2001年10月20日至21日,中國在上海成功主辦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江澤民主席出席併發表題為《加強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紀的新挑戰》。會議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上海共識》、《數字亞太經合組織戰略》等重要文件,有力推動了中國與亞太經合組織有關成員雙邊關係的發展,彰顯了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
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中國在北京成功主辦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習近平主席出席並主持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係對話會,出席工商領導人峰會併發表主旨演講,參加領導人同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各方圍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係”主題,就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等議題達成廣泛共識,取得豐碩成果。會議發表《北京綱領: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APEC領導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係——APEC成立25周年聲明》。會議還通過了《APEC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APEC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APEC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戰略藍圖》、《APEC互聯互通藍圖》等重要文件。
3、在中國設立APEC相關機構情況
近年來,中國各相關部門參與APEC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增強,重視利用APEC平臺服務國內經濟建設和對外經貿合作。中國推動先後在華設立了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APEC科技轉移中心、APEC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亞太財經與發展學院、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亞太港口服務組織、APEC技能開發促進中心、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APEC高等教育研究中心、APEC綠色供應鏈合作網路天津示範中心、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路、APEC健康研究院等APEC相關機制,為中國各相關部門和地方更好參與APEC合作、加強同APEC成員的交流合作、推動APEC整體進程發揮了積極作用。
APEC成員國的合作水平達到EU的水準,國際會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