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制模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書院制模式,又稱“書院制”“書院制育人模式”是實現通識教育(素質教育)和專才教育相結合,力圖達到均衡教育目標的一種學生教育管理制度。
簡單來說,學院管學習、書院管生活,書院負責專業教學以外的所有事情。
近年來,實施書院制教育成為中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種積極探索和有效嘗試。書院制教育圍繞立德樹人,通過落實本科生導師制、加強通識教育課程和環境熏陶,拓展學術及文化活動,促進學生文理滲透、專業互補,鼓勵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混合住宿、互相學習交流,建設學習生活社區,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打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史、哲,進而融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7所高校在京發起成立亞太高校書院聯盟[1] 。
書院制模式的產生背景[2]
首先,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國家出台多項政策,強調各高校要深入探索書院制的管理模式。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探索建立書院制、住宿學院制等有利於師生開展交流研討的學習生活平臺。”成為書院制發展的重要節點。
2019年,在教育部發佈的《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提出要“積極推動高校建立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開展‘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工作”。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指出“依托書院、宿舍等學生生活園區,探索學生組織形式、管理模式、服務機制改革……將園區打造成為集學生思想教育、師生交流、文化活動、生活服務於一體的教育生活園地。”
其次,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期望,不再以學業成績為唯一量尺。良好品德、奉獻精神、高尚品味和強健體魄,都成為衡量優秀大學生的準則。在培養“全人”方面,書院可謂重任在肩。
截至2020年7月31日,有97所高校已經建成或初步成型書院304個。
書院制教育圍繞立德樹人,通過落實本科生導師制、加強通識教育課程和環境熏陶,拓展學術及文化活動,促進學生文理滲透、專業互補,鼓勵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混合住宿、互相學習交流,建設學習生活社區,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打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文、史、哲,進而融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從而培養多元化全能型人才。
總的來說,書院促進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互動雙贏,使得師生間的關係更加親密,有利於推動構建現代大學全員全過程的育人體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期待新的大學書院制建設模式讓書院跨越時空,跨越國界,藉由中外融通的高等教育昭示人類文明互鑒的美好未來。
書院制模式特點[2]
當代大學的“書院制”既借鑒了西方一流大學書院的住宿制、導師制、通識教育等主要模式,又融入了中國古代書院的德業兼修、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等優良傳統。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5年開始,內地已有數十所高校在全校或部分學院實行“書院制”。內地大學“書院制”的共同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 混合住宿制——將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集中在書院居住、生活和管理。
- 全程導師制——研究生學長學姐擔任助理導師、輔導員擔任成長導師、各學院委派的資深學者擔任學業導師。
- 加強通識教育——書院大力推進科技與人文有機結合的通識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 學生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各自專業院系的學生,也是書院生活的院生。
書院制模式案例[2]
香港中文大學實行書院制度已過半個世紀。九大書院提供眾多非形式教育機會,與正規課程相輔相成,培養學生待人接物的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責任感。所有港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選擇一所書院,成為該院的一分子。每所書院都是獨樹一幟的,有各自的文化,但匯聚在一起,卻塑造了中文大學的精神面貌。對許多中大畢業生來說,在書院結識的友伴,書院宿舍內的某次促膝長談或熾熱討論,都是日後回憶的重要片段。
清華大學則從清華傳統和實際出發,探索通識教育對學生的價值和意義,致力於讓學生不再是一個狹隘的專業人,同時也是一個對人類文明有成熟思考和價值判斷的人。書院的根本任務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成效,使得同學們在本科學習期間獲得廣闊的成長空間和更大的成長幅度。
復旦大學是內地探索書院制的先鋒者之一。從2005年起,新生入學後被全覆蓋地分到各個書院。復旦大學目前有五個四年制住宿書院,分別以老校長的名或字命名。書院按學校的住宿區域劃分,物理空間相對獨立,包括一個區域內的公寓和公共空間,書院內的住宿安排,基本按學科交叉和大類融合的原則。書院的功能,是全面發展的第二課堂,是實現文化育人的住宿園區,是師生共用的公共空間,是學生自我管理的教育平臺。第一年學生的所有管理都在書院,當通識教育完成後,才轉到專業院系,並根據文理科學生的特點以及不同學科屬性,合理、有序地進行課程設置。由此,通識教育貫穿了本科教育全過程。
西安交通大學作為內地率先實踐書院制的高校之一,2005年開闢了書院建設的試驗田——文治苑;又在2006年,以3405名本科新生為主體建立彭康書院;2008年,將17000餘名本科生整體納入八大書院……至此,已經形成了9大書院與23個學院並存的本科生“書院—學院”雙院制育人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按照“橫向交融、縱向貫通”的原則組建書院。每個書院橫向包括了若幹工科、理科、文科學生,縱向則把同一專業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納入同一個書院,在專業相對集中的基礎上實現了學科的交叉融合。
南京大學的書院制管理更好地推動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的建立以及深化大類招生培養聯動改革,新生學院下設六大書院,書院由學科相近的學生組成。“過去,學生一入學就進入專業學院,而專業選擇往往受到家長和中學老師的較大影響,他們對大學及所學專業的認知還並不清晰,對學涯和生涯缺乏思考和規劃。”本科生院老師蔣恩銘說,現在南大新生跨進校門,先進入書院浸潤,每十名學生配備一名新生導師,還有從2017年開始建立的朋輩導師隊伍,“我們希望大一階段,本科新生能夠與導師、朋輩充分交流,通過專業導學體系和豐富多彩的講座,瞭解學科特點,充分認識自我,自主規劃未來生涯,走好堅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