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中藥飲片[1]
中藥飲片是指在中醫葯理論指導下,按照傳統加工方法將中藥材經炮製成一定規格供中醫臨床配方使用的製成品。
中藥飲片的儲存管理[2]
1.凈選類飲片:雖然加工時經過整理除雜,但自然屬性未變,儲存在外因條件下,仍會產生蟲蛀、霉變、泛油、變色等質量變異,固宜貯陰涼乾燥處。
2.切制類飲片:此類飲片經烘烤乾燥,成品含水量低,但由於錶面積增大,若儲存期過長或保管不善,仍易受潮、蟲蛀、霉變等。1)含澱粉較多的飲片:如山藥,澤瀉,白芍,葛根等,切片後要及時乾燥,並防污染,宜貯通風乾燥陰涼處,防蟲蛀。2)含揮髮油較多的飲片:如當歸、川芎、木香、薄荷、荊芥等,儲存室溫不宜過高,反之易喪失香氣或導致泛油,溫度大則易吸潮霉變和蟲蛀,固宜貯陰涼乾燥處,防蛀。3)含糖及粘液質較多的飲片:如熟地黃、肉蓯蓉、天冬、黨參等,應貯通風乾燥處,密封貯存,防霉蛀。4)種子果實類飲片:種子果實類飲片有的經炒制後增強了香氣,如萊菔子、紫蘇子、扁豆、薏苡仁等若包裝不堅固則易受蟲害或鼠咬,固宜儲存在缸,罐中。
3.炮炙類飲片:1)酒炙飲片:如大黃、黃芩、當歸等;醋炙飲片:如大戟、芫花、甘遂、香附等,均應貯於密閉容器中,置陰涼處。2)鹽水炙飲片:如知母、澤瀉、巴戟天、車前子等,易吸收空氣中的濕氣而受潮,如儲存溫度高而又過乾則鹽分從錶面析出,故應貯密閉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以防受潮。3)蜜炙飲片:如甘草、款冬花、枇杷葉等,炮製後糖分大,較難乾燥,易受潮返軟或粘連成團,若儲存溫度過高則蜜可融化,易被污染、蟲蛀、霉變或鼠咬,通常貯於缸、罐內,儘量密閉,以免吸潮;置通風、乾燥、涼爽處儲存,蜜炙品每次製備不宜過多,儲存時間不宜過長。4)蒸煮類飲片:常含有較多水分,如熟地、炙黃精、制玉竹等,蒸煮後易受毛霉侵染,飲片錶面附著黴菌菌絲體,宜密閉儲存,置乾燥通風陰涼處。5)礦物類飲片:如芒硝、硼砂、膽礬等,在乾燥空氣中易失去結晶水,故宜貯於缸、罐中,密閉,置陰涼處,防風化、潮解。
中藥飲片的現狀[3]
1.原料藥材的種植
傳統種植模式是我國中藥材種植的主要方式,在栽培過程中藥材往往遭受到多種病蟲的危害,直接影響中藥材的產量和質量。由於藥農對農藥缺乏有關常識,濫用、誤用農藥問題突出,中藥材中的農藥殘留問題和重金屬含量超標,使藥材質量下降,進而直接影響人體健康,阻礙中藥走向國際市場。“藥材好,藥才好”,出產於特定區域的道地藥材是保證飲片療效的關鍵因素,然而為滿足市場供應和地方利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野生藥材家種、道地藥材異地種植等現象,環境的變化造成同一種藥材其有效成分和毒性均存在很大差異,飲片的質量就更得不到保證。
2.藥材的採收原則
中藥材的採收季節、時間、方法等與藥材有效成分含量有著密切的關係。中藥材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若不適時適當採集加工,必然會影響原料藥材質量,從而影響飲片質量。歷代中醫葯學家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一系列合理採收原則:根及根莖類一般在秋、冬至春初採收,莖木類一般在秋、冬兩季採收,皮類一般在春末夏初採收,葉類宜在生長繁盛期採收,花蕾含苞待放或者花初開時採收,果實一般在成熟或近成熟時採收,全草一般在莖葉茂盛時採收等。然而實際藥材的採收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卻受到市場行情的操縱,價格高的藥材未到採收期就被採摘上市,價格低的藥材則被推遲採收,這種做法使藥材成分被破壞,甚至不含有效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原料藥材的品質。
3.炮製過程
《藥品管理法》規定:中藥飲片的炮製,必須按照國家藥品標準炮製,國家藥品標準沒有規定的,必須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炮製規範炮製。炮製方法基本上是以傳統的經驗鑒別為主,靠眼看、鼻聞和口嘗為主,炮製結果沒有定性定量的測定方法,加之各省市地區對同種藥材的炮製方法和判斷標準不一,很難實現飲片質量的統一化,這是飲片質量控制的局限性。加工炮製過程不規範,以及生產設備的簡陋,粗製濫造,造成藥材含量低,有效成分被破壞,有的需除去毒性的藥材毒性未除去或者增強,如蒼耳子的刺含有小毒,須撞去刺才能人藥,否則引起人體不良反應,但是,有些中藥飲片的生產商,在炮製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省去了這些工序,將藥材的非藥用部分混在一起,進一步影響了中藥飲片的用藥安全性。
4.儲存條件
庫房的選擇須結合飲片的品種、性質、數量等因素,並配備相應的保管養護設施,使用的包裝材料不得污染飲片。但是藥品儲存不規範的現象普遍存在,許多企業藥房的庫房不符合標準,儲存設施不完善,飲片存放混亂,養護和質量檢查不到位,飲片出現交叉污染、生蟲、霉變、受潮、走油、結串等問題。
5.假藥、劣藥盛行
中藥飲片經營市場秩序混亂,以偽充真,以次充好的問題比較突出。為牟取暴利,不法分子絞盡腦汁:(1)非法添加:用硫磺熏蒸以增加藥材重量和色澤,受潮變綠的黃芩用金胺O染色,穿山甲用明礬浸泡增重等 ;(2)以假亂真:木薯冒充山藥,蘿蔔充人參,紅棗皮冒充山茱萸,小川貝混充川貝等;(3)人為摻雜:海金沙、菟絲子摻人細沙,柏子仁、酸棗仁摻果殼等。這裡不僅包括貴重藥材,也涵蓋了普通常用藥材,可見銷售市場的混亂對中藥飲片質量造成的威脅更不能小覷。
中藥飲片的改善對策[3]
1.加強中藥材GAP基地建設
中藥飲片的好壞,控制源頭是關鍵。優先發展道地藥材,同時限制道地藥材的異地引種,從源頭上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因地制宜,合理佈局。在產地建立規模型中藥材基地,使中藥材生產企業有章可循,是獲得來源穩定、質量高、農藥殘留少的中藥材的有力保障。按照GAP的要求,規範和控制中藥材的種植環境、田間管理、施肥、採收加工等各個環節,對優化優良的種子,繁殖方式、加工方法、採收時間、肥水管理、栽培工藝等都要進行有效地選擇。GAP明確藥材採集應堅持的“最大持續產量”原則,即不危害生態環境,可持續生產(採收)的最大產量,因此要確定適宜的採集時間和方法,從源頭上保證藥材的內在品質。同時對其的化學成分、解剖特征、藥材性狀、生物學特性等各個方面的指證進行研究,對在種植中影響其質量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
2.規範炮製工藝,統一質量標準
影響中藥飲片質量、造成生產和經營混亂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統一的炮製工藝規範和統一的質量標準。採用科學的方法對傳統炮製理論和各地現行炮製方法和工藝全面認真地進行研究、比較、篩選、優化,同時結合臨床用藥經驗,提供準確的科研數據,最後確定合理的炮製方法和工藝,確定適合現代化大生產的最佳炮製方法。“炒至變黑”、“炒至變黃”、“炒炭存性”等術語,雖然合理但易懂卻難掌握,可將主觀評判標準與客觀科學技術參數結合,如進行水分、灰分與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指標性成分的測定,通過綜合評價來實現飲片質量的全面控制。毒性中藥飲片要全國集中統一定點生產,供全國使用。另外,傳統中藥炮製技術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已面臨後繼無人的境況,所以如何填補因老一輩炮製技工的退休造成的人才空缺也是我們厄待解決的問題。
3.改善儲存環境
飲片性質易受儲存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小包裝飲片由於規格增加、體積增大,對倉儲空間的要求更高嘲。嚴格執行中藥飲片的庫房管理規範,合理擺放,定期做好飲片養護和質量檢查記錄,同時還需要管理部門的檢查監督,對不合要求的倉庫責令整改。
4.規範流通秩序
進一步貫徹《藥品管理法》,規範中藥飲片市場,嚴厲打擊各種不法行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須對中藥飲片市場進行不定期抽查、檢驗,對制售假劣中藥飲片者給予嚴厲打擊,併進行曝光,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嚴把檢查關,確保中藥飲片在流通環節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