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中药饮片[1]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传统加工方法将中药材经炮制成一定规格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的制成品。
中药饮片的储存管理[2]
1.净选类饮片:虽然加工时经过整理除杂,但自然属性未变,储存在外因条件下,仍会产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质量变异,固宜贮阴凉干燥处。
2.切制类饮片:此类饮片经烘烤干燥,成品含水量低,但由于表面积增大,若储存期过长或保管不善,仍易受潮、虫蛀、霉变等。1)含淀粉较多的饮片:如山药,泽泻,白芍,葛根等,切片后要及时干燥,并防污染,宜贮通风干燥阴凉处,防虫蛀。2)含挥发油较多的饮片:如当归、川芎、木香、薄荷、荆芥等,储存室温不宜过高,反之易丧失香气或导致泛油,温度大则易吸潮霉变和虫蛀,固宜贮阴凉干燥处,防蛀。3)含糖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熟地黄、肉苁蓉、天冬、党参等,应贮通风干燥处,密封贮存,防霉蛀。4)种子果实类饮片:种子果实类饮片有的经炒制后增强了香气,如莱菔子、紫苏子、扁豆、薏苡仁等若包装不坚固则易受虫害或鼠咬,固宜储存在缸,罐中。
3.炮炙类饮片:1)酒炙饮片:如大黄、黄芩、当归等;醋炙饮片:如大戟、芫花、甘遂、香附等,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2)盐水炙饮片:如知母、泽泻、巴戟天、车前子等,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受潮,如储存温度高而又过干则盐分从表面析出,故应贮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3)蜜炙饮片:如甘草、款冬花、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易受潮返软或粘连成团,若储存温度过高则蜜可融化,易被污染、虫蛀、霉变或鼠咬,通常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凉爽处储存,蜜炙品每次制备不宜过多,储存时间不宜过长。4)蒸煮类饮片:常含有较多水分,如熟地、炙黄精、制玉竹等,蒸煮后易受毛霉侵染,饮片表面附着霉菌菌丝体,宜密闭储存,置干燥通风阴凉处。5)矿物类饮片:如芒硝、硼砂、胆矾等,在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故宜贮于缸、罐中,密闭,置阴凉处,防风化、潮解。
中药饮片的现状[3]
1.原料药材的种植
传统种植模式是我国中药材种植的主要方式,在栽培过程中药材往往遭受到多种病虫的危害,直接影响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由于药农对农药缺乏有关常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和重金属含量超标,使药材质量下降,进而直接影响人体健康,阻碍中药走向国际市场。“药材好,药才好”,出产于特定区域的道地药材是保证饮片疗效的关键因素,然而为满足市场供应和地方利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野生药材家种、道地药材异地种植等现象,环境的变化造成同一种药材其有效成分和毒性均存在很大差异,饮片的质量就更得不到保证。
2.药材的采收原则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与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材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若不适时适当采集加工,必然会影响原料药材质量,从而影响饮片质量。历代中医药学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合理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至春初采收,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宜在生长繁盛期采收,花蕾含苞待放或者花初开时采收,果实一般在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全草一般在茎叶茂盛时采收等。然而实际药材的采收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却受到市场行情的操纵,价格高的药材未到采收期就被采摘上市,价格低的药材则被推迟采收,这种做法使药材成分被破坏,甚至不含有效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原料药材的品质。
3.炮制过程
《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炮制方法基本上是以传统的经验鉴别为主,靠眼看、鼻闻和口尝为主,炮制结果没有定性定量的测定方法,加之各省市地区对同种药材的炮制方法和判断标准不一,很难实现饮片质量的统一化,这是饮片质量控制的局限性。加工炮制过程不规范,以及生产设备的简陋,粗制滥造,造成药材含量低,有效成分被破坏,有的需除去毒性的药材毒性未除去或者增强,如苍耳子的刺含有小毒,须撞去刺才能人药,否则引起人体不良反应,但是,有些中药饮片的生产商,在炮制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省去了这些工序,将药材的非药用部分混在一起,进一步影响了中药饮片的用药安全性。
4.储存条件
库房的选择须结合饮片的品种、性质、数量等因素,并配备相应的保管养护设施,使用的包装材料不得污染饮片。但是药品储存不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企业药房的库房不符合标准,储存设施不完善,饮片存放混乱,养护和质量检查不到位,饮片出现交叉污染、生虫、霉变、受潮、走油、结串等问题。
5.假药、劣药盛行
中药饮片经营市场秩序混乱,以伪充真,以次充好的问题比较突出。为牟取暴利,不法分子绞尽脑汁:(1)非法添加:用硫磺熏蒸以增加药材重量和色泽,受潮变绿的黄芩用金胺O染色,穿山甲用明矾浸泡增重等 ;(2)以假乱真:木薯冒充山药,萝卜充人参,红枣皮冒充山茱萸,小川贝混充川贝等;(3)人为掺杂:海金沙、菟丝子掺人细沙,柏子仁、酸枣仁掺果壳等。这里不仅包括贵重药材,也涵盖了普通常用药材,可见销售市场的混乱对中药饮片质量造成的威胁更不能小觑。
中药饮片的改善对策[3]
1.加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
中药饮片的好坏,控制源头是关键。优先发展道地药材,同时限制道地药材的异地引种,从源头上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产地建立规模型中药材基地,使中药材生产企业有章可循,是获得来源稳定、质量高、农药残留少的中药材的有力保障。按照GAP的要求,规范和控制中药材的种植环境、田间管理、施肥、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对优化优良的种子,繁殖方式、加工方法、采收时间、肥水管理、栽培工艺等都要进行有效地选择。GAP明确药材采集应坚持的“最大持续产量”原则,即不危害生态环境,可持续生产(采收)的最大产量,因此要确定适宜的采集时间和方法,从源头上保证药材的内在品质。同时对其的化学成分、解剖特征、药材性状、生物学特性等各个方面的指证进行研究,对在种植中影响其质量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
2.规范炮制工艺,统一质量标准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造成生产和经营混乱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统一的炮制工艺规范和统一的质量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传统炮制理论和各地现行炮制方法和工艺全面认真地进行研究、比较、筛选、优化,同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提供准确的科研数据,最后确定合理的炮制方法和工艺,确定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最佳炮制方法。“炒至变黑”、“炒至变黄”、“炒炭存性”等术语,虽然合理但易懂却难掌握,可将主观评判标准与客观科学技术参数结合,如进行水分、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指标性成分的测定,通过综合评价来实现饮片质量的全面控制。毒性中药饮片要全国集中统一定点生产,供全国使用。另外,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已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所以如何填补因老一辈炮制技工的退休造成的人才空缺也是我们厄待解决的问题。
3.改善储存环境
饮片性质易受储存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小包装饮片由于规格增加、体积增大,对仓储空间的要求更高嘲。严格执行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规范,合理摆放,定期做好饮片养护和质量检查记录,同时还需要管理部门的检查监督,对不合要求的仓库责令整改。
4.规范流通秩序
进一步贯彻《药品管理法》,规范中药饮片市场,严厉打击各种不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须对中药饮片市场进行不定期抽查、检验,对制售假劣中药饮片者给予严厉打击,并进行曝光,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严把检查关,确保中药饮片在流通环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