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约翰·奈斯比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放大
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1929.1-)——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

目录

约翰·奈斯比特简介

  约翰·奈斯比特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约翰.奈斯比特的阅历丰富,他有着哈佛、康奈尔和犹他三所大学的教育背景,目前还是我国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还是许多跨国大公司高层及政府高官的顾问。

  约翰·奈斯比特早年曾涉足政坛,1963年,他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教育部助理部长,还曾任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离开白宫后,奈斯比特供职于有“蓝色巨人”之称的IBM,1967年忽发奇想“下海”创业,其时39岁。

约翰·奈斯比特的贡献

  约翰·奈斯比特早年曾涉足政坛,1963年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教育部助理部长,后被聘为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政绩平平。离开白宫后,奈斯比特供职于有“蓝色巨人”之称的IBM,1967年忽发奇想“下海”创业,其时39岁。

  在自己创办的都市研究公司里,奈斯比特使用自创的“内容分析”方法研究美国社会。所谓“内容分析”方法,事实上就是广泛收集各地报纸,每天对这些报纸的内容进行分类编排,建立索引和分析比较。奈斯比特始终认为重大的社会变化都是从地方开始,自下而上的,因而通过对城市、乡村变化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判断出将来的一些发展趋势。都市研究公司定期作出研究报告,并兜售给一些大公司和图书馆。当年在全球畅销1400万册的《大趋势》一书的蓝本正是这些定期作出的研究报告。

  奈斯比特著述甚丰,《大趋势》取得成功之后的近20年里,几乎平均每年均有新作问世,其中不少系与他人合著。其近期著作包括《2000大趋势》 、《全球吊诡》等。

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
1.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2.罗伯特·欧文
(Robert Owen,1771-1858)
3.查尔斯·巴贝奇
(Charles Babbage,1792-1871)
4.弗雷德里克·W·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5.卡尔·巴思
(Carl G. Barth,1860-1939)
6.亨利·甘特
(Henry L. Gantt,1861-1919)
7.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8.莉莲·吉尔布雷斯
(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9.哈林顿·埃默森
(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10.莫里斯·库克
(Morris Cooke,1872-1960)
11.亨利·法约尔
(Henry Fayol,1841-1925)
12.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
13.林德尔·厄威克
(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14.卢瑟·古利克
(Luther H. Gulick,1892-1993)
15.玛丽·帕克·福莱特
(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16.雨果·孟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17.乔治·埃尔顿·梅奥
(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18.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
(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19.赫伯特·西蒙
(Herbert A. Simon)
20.亚伯拉罕·马斯洛
(Abraham Maslow,1908-l970)
21.克莱顿·阿尔德佛
(Clayton Alderfer)
22.戴维·麦克利兰
(David McClelland)
23.道格拉斯·麦克雷戈
(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24.约翰·莫尔斯
(John Morse)
25.威廉·奥奇
(William G. Ouchi)
26.克瑞斯·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
27.库尔特·勒温
(Kurt Lewin,1890 - 1947)
28.利兰·布雷德福
(Leland Bradfurd)
29.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B. F. Skinner)
30.阿尔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31.莱曼·波特
(Lyman Porter)
32.维克托·弗鲁姆
(Victor H. Vroom)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zberg)
34.斯塔西·亚当斯
(J. Stacy. Adams)
35.哈罗德·凯利
(Harold H. Kelley)
36.哈罗德·孔茨
(Harold koontz,1908-1984)
37.切斯特·巴纳德
(Chester Barnard,1886-1961)
38.斯坦利·西肖尔
(Stanley E. Seashore)
39.罗伯特·坦南鲍姆
(Robert Tannenbaum)
40.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小组
41.伦西斯·利克特
(Rensis Likert)(密执安研究)
42.罗伯特·布莱克
(Robert R. Blake)
43.弗雷德·菲德勒
(Fred E. Fiedler)
44.罗伯特·豪斯
(Robert J House)
45.保罗·赫塞
(Paul Hersey)
46.理查德·约翰逊
(Richard A. Johnson)
47.弗里蒙特·卡斯特
(Fremont E. Kast)
48.詹姆斯·罗森茨韦克
(James E. Rosenzweig)
49.詹姆斯·格黑尔·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
50.梅萨·罗维奇
(M. Mesarovie)
51.彼得·德鲁克
(Peter Drucker)
52.欧内斯特·戴尔
(Ernest Dale)
53.威廉·纽曼
(William Newman)
54.艾尔弗雷德·P·斯隆
(Alfred P.Sloan)
55.保罗·劳伦斯
(Paul R. Lawrence)
56.弗雷德·卢桑斯
(Fred Luthars)
57.琼·伍德沃德
(英国,Joan Woodward)
58.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59.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
(Elwood Spencer Buffa)
60.W·爱德华兹·戴明
(W. Edwards Deming)
61.约瑟夫·朱兰
(Joseph Juran)
62.戴尔·卡耐基
(Dale Carnegie)
63.詹姆士·钱皮
(James Champy)
64.马文·鲍尔
(Marvin Bower)
65.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66.汤姆·彼得斯
(Tom Peters)
67.布鲁斯·亨德森
(Bruce Henderson)
68.亨利·福特
(Henry Ford)
69.小托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
70.戴维·帕卡德
(David Packard)
71.盛田昭夫
(Akito Morita)
72.松下幸之助
(Konosuke Matsushita)
73.罗伯特·汤赛德
(Robert Townsend)
74.哈罗德·杰宁
(Harold Geneen)
75.伊戈尔·安索夫
(Igor Ansoff)
76.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77.加里·哈默尔
(Gary Hamel)
78.理查德·帕斯卡尔
(RiChard Pascale)
79.罗莎贝斯·莫斯·坎特
(Rosabeth Moss kanter)
80.查尔斯·汉迪
(Charles Handy)
81.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Alfred Chandler)
82.苏曼特拉·戈沙尔
(Sumantra Ghoshal)
83.彼得·圣吉
(Peter Senge)
84.吉尔特·霍夫斯塔德
(Geert Hofstede)
85.冯斯·琼潘纳斯
(Fons Trompenaars)
86.艾德佳·沙因
(Edgar Schein)
87.埃里奥特·杰奎斯
(Elliott Jaques)
88.阿尔文·托夫勒
(Alvin Toffler)
89.约翰·奈斯比特
(John Naisitt)
90.玛丽·帕克·福列特
(Mary Parker Follett)
91.沃伦·本尼斯
(Warren Bennis)
92.劳伦斯·彼得
(Laurence Peter)
93.西奥多·莱维特
(Theodore Levitt)
94.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95.杰伊·洛希
(Jay W. Lorsch)
96.爱德华·劳勒
(Edward Lawler)
97.沃伦·施密特
(Warren H. Schmidt)
98.简·莫顿
(Jane S. Mouton)
99.特伦斯·米切尔
(Terence R. Mitchell)
100.肯尼斯·布兰查德
(Kenneth Blanchard)
[编辑]

  在这本由约翰·奈斯比特和他的女儿娜娜·奈斯比特以及道格拉斯·菲力普合著的书中,主要讲述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的是消费科技及其对我们的影响,重点是媒体的暴力化倾向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第二部分关注的是当前正在发展中的基因技术。作者认为基因技术是真正革命的技术,它给人类带来的才是具革命性意义的转变。与十几年前“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比起来,奈氏似乎少了些锐气,多了几分沉稳,不在动辄预言人类未来的大趋势。

  事实上,与国内同类图书比较起来,奈斯比特的这本新书所考察的并不是一个新主题,也并没有提出更新的观点。只不过由于生活在美国社会,因此在书中对美国文化的批判性考察和许多美国人沉迷于科技享乐现象的描述更贴近、更具说服力。不过,由于中译本的译名是一个极易引人误解的糟糕的翻译,以及中美生活水平、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读者要想真正读懂奈氏的这本大作,并非易事。

  奈斯比特始终对亚洲的前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前几年与他人合著的《亚洲大趋势》里,他预言亚洲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也许是因为此,亚洲对奈斯比特有着特别的好感,其新著的中译本在东南亚一经推出,即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在《高科技·高思维》一书的中译本序言中,奈氏对古老的华夏文明也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有助于我们在高科技时代寻求人性的意义”。

约翰·奈斯比特的新人类观[1]

  约翰·奈斯比特是一个永远响亮的名字,这是一位具有全球影响的神奇人物,他曾以《大趋势》和《亚洲大趋势》两部著作奠定其作为未来学家的坚实地位,并始终以高瞻远瞩、洞悉一切和敏锐感知未来的能力永远独领风骚于他同时代的众多学者之上。最近,奈斯比特先生又于新世纪来临之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辟的见解为我们推出了他的新作《大挑战———21世纪的指针》一书。这位当代美国人在纵观沧海桑田巨变下的新世纪和芸芸众生之后,仍以一贯的方式和作风淋漓尽致地发挥着他独到的“新人类观”,让21世纪每一位渴望成功的人士惊喜地发现,他又为人们指明了新世纪光明的奋斗方向和远大的前景。

  在这部新著中,奈斯比特先生告诉人们,新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的生存空间,成功的机遇与各种导致失败的因素同时并存,要想得心应手地驾驭风云变幻的现实,成为新世纪的成功人士,那就必须具备以下必备的条件。这便是奈氏的“新人类观”。在这里,奈斯比特将之归纳为五大成功素质,即:前瞻性与乐观主义;热爱变化,易于变革;珍视企业精神;寻求平衡和发展个人的领导才能

  奈斯比特先生认为,当今世界变化的方式是令人振奋的,只有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具有前瞻性,并能在人们普遍认为不可能成功时依然坚信会获得成功的人才能成为成功人士。他的例证便是现在每年已有10亿份邮件的美国联邦快递公司。他说,要想在新世纪获得成功,你还必须理解变化是一个永恒的定量,你必须喜欢变化,鼓励变化,具有随机应变的通变性。因为以前狭小的生存空间现在已是全球性的地球村了。

  在强调珍视企业精神之后,奈氏又告诉人们,在如今网络化全球经济的条件下,仅有以上几点还不够,还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这便是寻求平衡和发展个人的领导才能。奈氏认为,如今你有成为领导的自由与工具,你能决定做什么、到哪儿去、与谁交往或做生意、是否投选票,你甚至可以跨很大距离选择身份或创建新的社区。个人胜利的最终结果就是每个个人正在成为领导。当然,领导的自由是与责任始终相伴的,你还得在历史长河中前所未有地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这便是约翰·奈斯比特在人类新世纪来临之际描绘的“新人类观”。他认为,只有具备上述五大成功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成功人士。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主要有:《大趋势》、《亚洲大趋势》、《2000大趋势》、《全球吊诡》、《女性大趋势》、《高科技·高思维》、《大挑战——21世纪的指针》等。

  主要代表著作1982年的作品《大趋势》(Megatrends)曾是风靡全球的畅销书之一,被翻译成57种文字在海内外广为流传。与威廉·怀特的《组织的人》、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并称“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著。《大趋势》一书目前在全球共销售了1400多万册。

  约翰·奈斯比特以《大趋势》和《亚洲大趋势》两部著作奠定了其作为未来学家的坚实地位。奈斯比特始终对亚洲的前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几年前与人合著的《亚洲大趋势》里,他预言亚洲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奈斯比特还成功地预测了网络的兴起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

约翰·奈斯比特预言[2]

  • 27年前,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世界;
  • 27年后,约翰·奈斯比特的《中国大趋势》让我们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 约翰·奈斯比特站在全球的高度,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
  • 约翰·奈斯比特发出预言: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的中心。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Angle Roh,Smileandblue,Zfj3000,y桑,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约翰·奈斯比特"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