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物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生产企业物流(production enterprise's logistics)
目录 |
企业物流可分为生产企业物流和流通企业物流。生产企业物流是以购进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设备为始点,经过劳动加工,形成新的产品,然后供应给社会需要部门为止的全过程的物流形式。该过程要经过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这三个阶段便产生了生产企业纵向上的三段物流形式。
(一)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的物流
这是企业为组织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供应而进行的物流活动。它包括组织物科生产者送达本企业的企业外部物流和本企业仓库将物资送达生产线的企业内部物流。 物流的采购与供应历来就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前提。
(二)生产阶段的物流
生产阶段的物流是指企业按生产流程的要求,组织和安排物资在各生产环节之间进行的内部物流。图3-2为机械加工企业生产阶段物流情况。生产阶段的物流主要包括物流的速度,即物资停顿的时间尽可能的短,周转尽可能地加快;物流的质量,即物资损耗少,搬运效率高;物流的运量,即物资的运距短,无效劳动少等方面的内容。
(三)销售阶段的物流
销售阶段的物流是企业为实现产品销售,组织产品送达用户或市场供应点的外部物流。对于双方互需产品的工厂企业,一方的销售物流便是另一方的外部供应物流。商品生产的目的在于销售,能否顺利实现销售物流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的大间题。销售物流对工业企业物流经济效果的影响很大,当成为企业物流研究和改进的重点。
(四)返品的回收物流
所谓返品的回收物流是指由于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或用户因各种原因的拒收,而使产品返回原工厂或发生结点而形成的物流。
(五)废旧物资物流
废旧物资物流主要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旧物品,经过收集、分类、加工、处理、运输等环节,且可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的全部流动过程。废旧物流又可分为废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两个部分。废品回收物流是指对生产中所产生的费旧物品经过回收、加工等可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而废弃物流则是指不能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只能通过通过销毁、填埋等方式予以处理的流通过程。
在普遍意义上讲,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状况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设施布局
从工厂整体布局上,我国部分早期建成的厂矿本身从生产工艺上布局不大合理,工序间的衔接性差,厂内交叉物流现象比较严重,这无疑增加了生产的复杂性和生产物流成本。合理的厂区布置可使企业能从其提供的服务中获得最大的效益,具体有:在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下,达到最短的运输路线,尽可能减少或没有交叉物流;有最大的灵活性,以使企业能对将来的发展变化有快速响应能力;最有效的面积利用;最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合理的发展余地,对一个企业来说,生存和发展是它的两大目标,因此,合理的厂区平面布置应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适当的余地。上述物流问题的改善耗时长,投入大,但改进后会对整体物流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2、生产物流管理
从生产物流计划管理上,生产物流计划制订缺乏基础数据和预测信息,计划的执行率偏低。企业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也是生产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生产计划工作的内容就是要在企业生产计划策略的指导下,根据生产预测和优化决策来确定企业的生产任务,将企业的生产任务同各生产要素进行反复的综合平衡,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对生产任务作出总体安排,并进一步对生产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以保证计划任务的实现。编制一个科学的生产计划,除了要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经营的环境外,还要使用有关企业生产活动的许多基础资料,如生产工序能力、工序的作业率、生产效率、产品收得率、主要原燃料和能源单耗、副产品的发生量等。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资料是编制生产计划的基础。因此,编制生产计划前收集和整理各方面的资料是一项必做的工作。这些资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需求的,如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方针政策、竞争者情况、原材料及其它物资的供应情况、国家计划及订货合同协议、市场需求等;另一类是反映企业内部条件和可能的,如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目标、劳动力及技术力量水平、生产能力水平、各种物资的库存水平、流动资金和成本水平、服务销售水平及上期计划完成情况等。在这些资料中,尤其重要的是反映外部需要的市场需求量和反映内部可能的生产能力两方面的资料,而它们必须通过生产预测和生产能力核算取得。
库存管理方面,大部分企业在制品和产成品库存没有合理的定额依据,在制品和产成品库存较高。就生产过程的角度而言,库存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库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必要的库存量是防止供应中断、交货误期、保证生产稳定和连续的重要条件,它有利于提高供货柔性、适应需求变动、减少产销矛盾。但库存同时也需要占用资金、支出库存费用,过量的库存会掩盖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合理压缩库存已经引起各企业普遍重视。
在生产调度方面,调度机构设置比较臃肿,调度手段较为落后,信息反馈不实时等。
工序能力匹配方面,大部分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生产能力不匹配现象较为严重,要么能力不足,要么能力过剩。
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我国大部分企业信息系统整体上比较滞后,企业内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物流和信息是密不可分的,物流是信息流的载体,而信息流反映着物流的运行,因此,利用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技术构建企业信息平台,实现物流领域及时、透明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换,这是企业生产和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国部分企业生产物流现状,如何在现有客观条件下从全局高度对整个生产系统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均衡生产、 降低库存、 及时供给 、降低成本的目的,是物流整合优化的核心所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整合生产物流系统:
1.通过建立和逐步完善生产物流优化指标体系和生产计划优化体系(包括规范生产计划编制流程、市场预测品种优化产量优化等),解决生产经营规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加强生产及物流过程控制,解决生产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物流跟踪、生产调度等方面的问题。生产及物流控制是指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对从原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整个生产和物流过程进行动态的控制与调整,保证按时、按质、按量的
完成生产计划和合同规定的产品。要实现上述目标,优化的生产作业计划是基础、物流跟踪和合理的调度是手段、准确实时的信息是保障。物流跟踪是从原料开始到成品出厂,动态收集记录各工序的生产、库存、运输等实时数据,掌握生产物流的流量、流向及变化,物流跟踪既是生产及物流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又是生产及物流控制的基础。
3.建立一体化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采用实用拉动式库存管理方法及原则,彻底改进传统企业库存管理模式。
4.通过企业流程再造,改进物流管理体制,独立出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以规范整个生产物流管理过程,同时也解决了调度机构臃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