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企业物流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流通企业的物流可分为采购物流,流通企业内部物流和销售物流三种形式。采购物流是流通企业组织货源,将物资从生产厂家集中到流通部门的物流。流通企业内部物流,包括流通企业内部的储存、保管、装卸、运送、加工等各项物流活动。销售物流是流通企业将物资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活动。
根据我国流通企业的类型,流通企业的物流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批发企业的物流
批发企业的物流是指以批发据点为核心,由批发经营活动所派生的物流活动。这一物流活动对于批发的投入是组织大量物流活动的运行,产出是组织总量相同物流对象的运出。在批发点中的转换是包装形态及包装批量的转换。
(二)零售企业的物流
零售企业物流是以零售商店据点为核心,以实现零售销售为主体的物流活动。 零售企业的类型有:一般多品种零售企业、连锁型零售企业、直销企业等。
(三)仓储企业物流
仓储企业是以储存业务为主要赢利手段的企业。仓储企业的物流是以接运、入库、保管保养、发运或运输为流动过程的物流活动,其中储存保管是其主要的物流功能。
(四)配送中心的物流
配送中心是集储存、流通加工、分货、拣选、运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过程。
(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
“第三方物流”通常也被称之为契约物流或物流联盟,是指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通过签定合作协定或结成合作联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和实物的快速、准确的协调传递,提高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以及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 具体的物流内容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附加的增值服务等。
物流业务模式概括起来就是自主发展与合作发展模式,这两者若分合有度的话,企业是可以达到风险小、收效快的效果的。
一、流通业务和物流结合
内部的物流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企业某些错误因素的作用,便形成内部有需求,但物资资源却被闲置的矛盾局面。这些企业可通过制度来解决自身业务带动物流的问题,使业务资源和物流资源共同发展。
二、区域性的配送
流通企业特别是仓储资源较丰富的企业,通过提高服务和风险意识,从单纯的仓储或储运业务提升到具备物流意义的配送,从本地做起,逐步实现省际间大规模的服务。
三、跨区域的物流
对于拥有仓储或运输网络资源的流通企业,拥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更适合跨地区的物流。这样能有效整合资源,发挥系统及集团优势。
四、重新融入到特大型企业集团
物资供销企业应当积极参与集团的资源整合(包括电子商务),建立并发展内部物流模式,首先成为面向集团的物资供应、产品销售、仓储运输企业,逐步成为现代物流企业。
五、并入主要用户的物流体系 国内的大型制造企业正在利用自身和社会资源建立开放的物流系统,如果某些流通企业已为这类企业提供了物流服务,那么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并入用户的物流体系中,进而取得长期发展的空间。
六、物流代理
物流代理是在统一的营销策略和市场体系下,代理方利用被代理方的业务及物流资源发展业务,扩大市场和用户资源。
七、特许经营
对于那些资源较贫乏、没有任何品牌的流通企业可以选择这种方式,通过与著名物流企业合作,以被特许者的身份利用特许者的商标、品牌、技术和业务模式等资源,在特许者的经营指导下,发展物流业务。
八、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它作为一种目标模式,物流企业必然成为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的一部分。企业应借鉴国内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逐步实现第三方物流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