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环境教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也包括要人们遵循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决策及行为准则的教育。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扰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

环境教育解读

  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教育,是证明环境价值和澄清概念的一种过程,是培养人们具有理解和评价人、文化及其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也包括要人们遵循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决策及行为准则的教育。环境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使整个社会对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新的、敏锐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以及维护高质量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员。环境教育的实施原则包含:整体性、终身教育、科际整合、主动参与解决问题、世界观与乡土观的均衡,永续发展国际合作

基本概念

  在《环境教育环境保护活动、环境教育推进法》中定义为“为加深对环境教育保护的理解而进行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及学习”。在实践中,通才被理解为“为解决环境问题,由行政机构企业NPO等各部门及市民等进行的教育活动”,有时也被理解为“环境学习”。  目前,公认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两类:

  一是多学科模式,也称渗透式模式,即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教育。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环境领域的各方面内容分门别类,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情感,无需专门的师资和时间,教育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环境教育内容分散,课程的综合评价较难,教育效果有时也不理想。

  二是跨学科模式,又称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即从各学科中选取有关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合为一体,组成一门独立课程。这样设置课程,能够一定程度弥补多学科课程模式中内容零散、缺乏系统的不足,使教育更富针对性与系统性,也利于课程的综合评价。然而,这就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往往还会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基本目标

  第比利斯宣言明确指出,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

  • 增强人们对城市和乡村区域中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的相互依赖性的认识。
  • 给予每个人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决心和技能。
  • 在个人、团体和整个社会中创造出新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规范。

指导原则

  1. 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自然和人工环境,技术和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道德、美学都属于社会环境)均属于一个整体;

  2. 环境教育应当是终身教育,从学龄前开始,一直持续到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方式当中;

  3. 在教学方式上为综合学科形式,从每个学科中提取出特定的内容以形成整体和平衡的观点;

  4. 从当地、国家、区域和国际的观点来分析环境问题,这样学生才可以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环境状况;

  5. 在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提倡本地、国家和国际合作的价值和必要性;

  6. 在发展和经济增长过程中,明确地考虑环境因素;

  7. 使学习者能够计划自己的学习经历,并给予他们机会以做出决定并接受该决定带来的结果;

  8. 环境意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价值观是对每个年龄的学习者都应该教授的,但对于较年幼的学生,应对其更加强调有关当地社区的环境意识;

  9. 帮助学习者发现环境问题的症状和根本原因;

  10. 强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11. 利用多样的学习环境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学习有关环境的知识、在环境中学习,并强调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提出与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致使许多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达成了共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重要的治本措施。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是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会议强调要利用跨学科的方式,在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在校内和校外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随后环境教育开始体现在各国政府工作中,并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环境教育行动。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前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在第比利斯会议上,各国初步意识到环境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第比利斯宣言》指出“从其基本性质看,环境教育对更新教育过程可以做出贡献”,还呼吁“要有意识地将对环境的关心、活动及内容引入教育体系之中,并将此措施纳入到教育政策之中”。第比利斯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第比利斯宣言》突破了环境教育概念以知识为主的特点,明确提出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参与五个方面,拓展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环境教育引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的地球高峰会议(Earth Summit)提出了《21世纪议程》(Agenda 21),使环境教育成为世界公民必备的通识,也是国际共负的责任。《21世纪议程》是人类大家庭为创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对促进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它能提高人们对付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态度都是必要的,使他们有能力估计并表达他们对持续发展的关心。”《21世纪议程》提出了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重新确定教育方向,以适应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公众的意识;进行培训等,从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环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联合国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很快就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确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该议程中写道:“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小学的《自然》和中学的《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行动起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如1993年6月,东南亚国家联盟为持续发展举行了环境教育会议;1993年年9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了为实现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全球讨论会,等等。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要求把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相融合,建立了环境、人口和发展项目(EPD项目),开始将环境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召开会议,确定了“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的理念。这标志着环境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对应环境问题的教育,它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的出现,为“绿色学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于世界环境教育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料文组织在1997年召开了一次世界环境教育培训大会,总结成绩,根据需要确定优先发展的教育领域和教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环境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

环境教育特点

  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全球性和学际性等特点。

  (一)全民性

  环境教育,从对象上看,是全民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点。因为环境质量的优劣和每一个人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息息相关,没有全民的关心、参与和身体力行,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就难以解决。环境教育应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种领域:家庭、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等。总之,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环境教育。

  (二)终身性

  环境教育,从时间上看,是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终身性决定它应该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应该渗透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婴幼儿、青少年、壮年、老年。

  (三)全球性

  环境教育,从空间上看,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的教育,具有全球性的特点。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互相影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不管来自北美、欧洲或亚洲,在地球周围积存构成的温室效应将影响整个地球。虽然这些环境问题发生在某个国家或地区,但其灾难性后果必将是全球性的。地球只有一个,必须共同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因为人们已进入了人类进化的全球性阶段,每个人显然地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自己的祖国,另一个是地球这个行星。

  (四)学际性

  环境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各个学科协同进行的综合教育,具有学际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学际性特点是由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行。所以,环境教育决非某一学科的任务,而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各个学科,而且还包括技术科学、数学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只有这些学科通力协作,环境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环境教育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教育环境问题是个古老的命题。它是随着古代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对教育环境问题的重视与研究是从学校教育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古今中外教育家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的遗产。如中国古代家教中“孟母三迁”的故事、苟子的《劝学》篇、英国欧文的性格形成论、法国卢梭的《爱弥儿》、日本小原国芳的“尊重自然”的教育信条,等等。

  教育环境与环境教育是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教育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功全部外在世界;而环境教育则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展开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因二者都是由“教育”和“环境”两个要素构成的复合概念,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概括地说,它们之间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即教育环境优化是环境教育的目的,环境教育是教育环境优化的手段。因为教育环境的中心是“人”,环境教育的对象也是“人”,所以“人”是教育环境与环境教育的交叉点和结合点。

  环境教育是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的热点,作为环境教育目的之一的教育环境问题自然也是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的热点。

中国校园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校园环境教育是贯彻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中国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环境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一是培养和造就消除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坏,改善和创造高质量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培养和造就具有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综合决策和管理能力的各层次管理人才。二是培养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与发展意识。

  中国的校园环境教育开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校园环境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3---1983年)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保护工作开始受到关注;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逐渐在中小学校课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内容。

  发展阶段(1983---1992年)

  中国教育部1987年颁布的教学大纲中强调,小学和初中要通过相关学科教育和课外活动、开设讲座等形式进行能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的渗透教学,有条件的开设选修课

  提高阶段(1992年后

  中国教育部在1992年颁布的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在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中要讲授环境保护知识,1995年在北京召开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表彰大会,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环境教育工作。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进行合作,开展了环境教育研究和培训,加强人员交流以及中小学环境保护活动,为中国环境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中国环境教育界与世界环境教育界联系得更加紧密。1996年以后,“绿色学校”的创建使中国环境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室内环境教育

  室内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室内环境基础知识、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知识,室内环境标准知识等,具体包括下述意识教育。

  1、室内环境与人和谐意识教育。

  2、室内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意识教育。

  3、室内环境质量知情权及检测、评价意识教育。

  4、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意识教育。

  5、室内环境质量标准意识教育。

  6、室内环境保护伦理道德观教育。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LuyinT.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环境教育"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