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http://www.unesco.org/
目录 |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又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于1945年11月16日,目前拥有191个会员国。对于联合国这个专门机构来说,其首要任务不是在遭到破坏的国家建教室或是修复世界遗产遗址。该组织为自己确定的宏伟目标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与传播,于人之思想中建设和平。
和平不仅仅是没有冲突。和平意味着:预算用于建设,而不是用来屠戮或破坏;基础设施和服务正常运转,而且不断完善;人民筹划未来宏图;人们摆脱了暴力的创伤和复仇的心理,企盼团结。
和平是建立在尊重差异和开展对话基础上的自觉行为。教科文组织期望促成这种对话,促进各国人民进行合作,帮助各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除了取得物质上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还应在不损及后代人遗产的前提下,满足人们的各种愿望需求,并帮助各国缔造基于人权和民主的和平文化。这一使命既是本组织存在的基础,也是其日常的工作。
其视觉图形的内容隐喻了对全球问题和利害关系的这一总体认识:教科文组织标识下相交叉的两条线形成一个延长的三角洲,它象征着多样性,丰富性和集中有生力量。它正确地归纳了本组织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
19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肆虐之际,抗击德国纳粹及其盟国的欧洲国家政府在英格兰召开盟国教育部长会议。当时,战争远未结束,但这些国家开始思考一旦恢复和平,应该如何重建教育体系。这一设想很快有了进展,引起普遍反响。更多国家的政府,其中包括美利坚合众国,决定参与。
教科文组织第一届大会于1946年11月20日到12月10日在巴黎索邦大学召开。1945 年11月1日-16日,战争刚刚结束,根据盟国教育部长会议的提议,在伦敦举行了旨在成立一个教育及文化组织的联合国会议(ECO/CONF)。约四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饱经战争苦难的两个国家 -- 法国和联合王国的推动下,会议代表决定成立一个以建立真正和平文化为宗旨的组织。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个新的组织应建立“人类智力上和道义上的团结”,从而防止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会议结束时,三十七个国家签署了《组织法》,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从此诞生。
1946年,《组织法》获得以下20个国家的批准,开始生效:南非、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丹麦、埃及、美利坚合众国、法国、希腊、印度、黎巴嫩、墨西哥、挪威、新西兰、多米尼加共和国、联合王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土耳其。
1946年11月19日-12月10日,大会第一届会议在巴黎召开。来自三十个拥有表决权的国家政府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与联合国一样,教科文组织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灰烬中诞生的,其创始国名单反映了当时的形势。
日本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于1951年成为会员国,西班牙则于1953年加入。
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冷战、非殖民化进程和苏联的解体都对教科文组织产生了影响。1954年,苏联成为会员国,尔后于1992年被俄罗斯联邦所取代。
1960年,十九个非洲国家加入本组织。
1991-1993年间,十二个前苏联的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教科文组织的会员国。
自1971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教科文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
自1972年起一直是会员国的德意志民主共国和于1990年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重新统一。
教科文组织的前身主要包括:
- 国际智力合作委员会,日内瓦,1922--1946年;
- 其执行机构--国际智力合作研究所,巴黎,1925-1946年;
- 国际教育局,日内瓦,1925--1968年;1969年以来,国际教育局成为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有自己的地位。教科文组织秘书处的前任和现任总干事
- 2005年 文莱达鲁萨兰国成为本组织第191个会员国。
- 2003年 美国重返教科文组织。
- 2001年 大会通过《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 1999年 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开始重大改革,对教科文组织的人员和活动进行调整并采取非集中化措施。
- 1998年 联合国大会赞同教科文组织1997年拟定并通过的《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
- 1997年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重返教科文组织。
- 1992年 为保护无可替代的图书与档案收藏宝库,创立了“世界记忆”计划。现在该计划已扩大到有声档案、电影和电视资料。
- 1990年 在泰国宗滴恩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动为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的世界性运动。十年之后,在达喀尔(塞内加尔)召开世界教育论坛,使各国承诺到2015年实现全民基础教育。
- 1984年 主要由于在管理问题上存在分歧,美国退出本组织。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新加坡也于1985年退出。本组织预算大为减少。
- 1980年 出版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头两卷和一些涉及主要为中亚和加勒比地区的系列作品。
- 1978年 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种族和种族偏见的宣言》。随后,总干事就此发表的相关报告批判和驳斥了种族主义的伪科学基础。
- 1975年 在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在东京创建了联合国大学。
- 1974年 教皇保罗六世陛下向教科文组织颁发Jean XXIII和平奖。
- 1972年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获得通过。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1978年,首批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1968年 教科文组织举办了首次环境与发展协调(即现在人们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政府间会议。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也应运而生。
- 1960年 在修筑阿斯旺大坝时,为搬迁阿布·辛比勒神庙以免为尼罗河水淹没而在埃及发起努比亚运动。在这场长达20年的运动中,共迁移了22座古迹和建筑构件。这是首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活动,其它类似的活动还有摩亨朱达罗(巴基斯坦)、非斯(摩洛哥)、加德满都(尼泊尔)、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和雅典古卫城(希腊)。
- 1958年 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的常设总部大楼落成典礼,大楼设计师为马塞尔·布罗伊尔(美国)、皮埃尔-卢伊季·内尔维(意大利)和贝尔纳·泽尔富(法国)。
- 1956年 南非共和国指责本组织的某些出版物“干涉”了该国的“种族问题”,遂退出教科文组织。1994年, 在曼德拉执政期间,南非重返本组织。
- 1952年 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政府间会议通过了《世界版权公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里,该公约使版权保护扩展到众多的未加入《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1886年)的国家。
- 1948年 教科文组织建议各会员国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 1945年11月16日 37个国家的代表聚会伦敦,签署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在二十个签约国批准之后,《组织法》于1946年11月4日生效。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