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工业遗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指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在内容方面,狭义的工业遗产主要包括作坊、车间、仓库码头、管理办公用房以及界石等不可移动文物;工具、器具、机械、设备、办公用具、生活用品等可移动文物;契约合同商号商标、产品样品、手稿手札、招牌字号、票证簿册、照片拓片、图书资料、音像制品等涉及企业历史的记录档案。广义的工业遗产还包括工艺流程、生产技能和与其相关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工业遗产是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留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

工业遗产的价值

  文化价值

  国际社会正在不断地鼓励多样化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评价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人们开始认识到,应将工业遗产视作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工业遗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工业遗产是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与其他内容相比毫不逊色的组成部分。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空白。而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使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更加充实。同时,这些深刻变革的物质证据对人们认识工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某类工业活动的起步和过程具有普遍的价值

  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它们见证了人类巨大变革时期社会的日常生活。工业活动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工业遗产记录了普通劳动群众难以忘怀的人生,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构成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工业遗产中蕴含着务实创新、兼容并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精益求精、注重诚信等工业生产中铸就的特有品质,为社会添注一种永不衰竭的精神气质。因此,工业遗产不仅承载着真实和相对完整的工业化时代的历史信息,帮助人们追述以工业标志的近现代社会历史,帮助未来世代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保护工业遗产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和人类社会创造力的尊重,是对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和其崇高精神的传承。同时,工业遗产对于长期工作于此的众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及其家庭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对它们加以妥善保护将给予工业社区的居民们以心理上的稳定感。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科技价值。它们见证了科学技术对于工业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工业遗产在生产基地的选址规划、建筑物和构造物的施工建设、机械设备的调试安装、生产工具的改进、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产品制造的更新等方面具有科技价值。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水平。而保护某种特定的制作工艺或具有开创意义的范例,则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经济价值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工业遗产能够在城市衰退地区的经济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持地区活力的延续性,给社区居民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通过对城市中的工业遗产重新进行梳理、归类,在合理利用中为城市积淀丰富的历史底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保留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弘扬工业遗产的文化精神,既能为后世留下曾经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的历史形象记录,也能为城市经济未来发展带来许多思考和启迪,更能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工业遗产具有重要审美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工业遗产虽然不能像一般艺术作品一样进行观赏,但是,城市的差别性关键在于文化的差别性,工业遗产的特殊形象成为众多城市识别的鲜明标志,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无时不在提醒人们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留下更多的向往。一些国家和地区充分认识到工业遗产的这一重要价值,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走出了与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进行工业遗产保护的路子。

  政治价值

  一个保护好的工业遗产可以成为历史文化乃至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大庆当年靠艰苦奋斗起家,住的是“干打垒”用土压成墙的房子),生活是相当艰苦、俭朴的,如果在早期的油井旁保留一片这样的建筑,与油井一并成为一个反映早期采油工作生活的遗产,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可惜大庆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地消灭了“干打垒”,建起了一片片高楼大厦,使人们只能在照片中看到当年的情景。

工业遗产的保护[1]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不仅只强调建筑遗产,还要重视工业遗产整体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是对工业遗产的结构、空间、环境等都应保持原貌,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整体性。随着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的逐渐重视,整体保护有可能成为未来工业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向。所谓“整体保护”模式,是指既保存工业遗产中的建筑物、环境场所和工业设施等物质实体,又保存工业遗产积淀下来的文化和传统等精神内涵,目的是通过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的双重保护,记录并向人们展示曾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工业文化和历史信息。

  为满足现代化需要而对工业遗产设施所做的任何拆改,或对某些附属设施的随意处置,都可能影响其作为工业遗产景观的整体风格和质量,使工业遗产景观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受到损害。在进行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时,对工业遗产的每个要素都要进行仔细甄别和单独评估;在考虑各个要素与整体工业遗产景观的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保护的级别,并选用恰当的利用方式。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确保现在进行的各种干扰具有可逆性,认真记录所有的改动,被取缔或拆卸掉的物件也应得到妥善保管。

  在设计策略上,一般是在保持工业遗产原址原貌不变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修整和完善,继而重新规划空间序列的组织并设置参观流线,同时利用一些重要建筑、场地和设施等塑造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节点,向人们展示工业遗产的原始风貌和艺术文化价值。此外,也可适当地移植一部分体闲、娱乐等服务设施,以满足人们参观之外的更多需求,增添区域的生机与活力。

工业遗产再利用常见模式[1]

  1、博物馆模式。这种模式是把工业遗产中文物和建筑群集中的区域建成现场博物馆的形式,来展示一些工艺生产过程,从中活化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同时,激发观众的现场感和认同感。在原址上修建博物馆,比在传统博物馆中展出旧有物品更方便、也更生动,通过保留原有的工作条件和地域背景,让参观者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时空倒流的真实感。利用这种模式开发再利用的工业遗产有英国的艾思布里奇峡博物馆、德国萨尔州的弗尔克林根炼铁厂等等。工业博物馆模式对工业遗产的要求较高,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其原貌。通常工业遗产的占地面积非常可观,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且昂贵,要将处于大城市中心地带或城市内的工业遗产改造为博物馆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所以,应该将工业博物馆的考虑范围定在城郊及两个大城市之间的交通枢纽处。

  2、工业遗址公园。可以成功地将旧的工业建筑群保存于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整体保护的目的。要对工业遗址公园及其环境进行统一设计,努力创造和设计出既属于现在和未来、同时也记录和体现过去工业成就的空间形态。在传统中融入新的形式和功能,使工业遗址公园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工业遗址公园内几乎所有的景观都可以向公众开放,通过引导式通道、视听同步装置、位置图、出版物和光盘逐步进行讲解和说明。由于在南方传统工业区往往依托天然河流或运河形成规模布局,因此,可以结合这些地区的整治,依托其人文资源,以穿城而过的河道为轴线,修复沿岸厂房、仓库商铺和其他历史遗存,再现河道两岸传统风貌,形成工业景观与河岸风光交相辉映的文化景观带。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将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

  3、创意产业园模式。它是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现代艺术区,用以展示现代艺术、大型雕塑、装置艺术等。北京798从军工厂转型为国际当代艺术中心就是典型的代表,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世界有发展性12个城市之一,原因之一就是798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1.0 1.1 张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管理研究、2014年01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工业遗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