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培训课程开发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培训课程开发[1]

  培训课程开发就是培训开发师依据培训计划书的培训目标、课程大纲以及学员的状况分析,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内容。课程开发的成果主要包括:培训师手册、学员手册、练习及案例手册、测试题库、演示稿等材料。培训课程开发是培训师的核心能力。能否开发出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培训课程是衡量一个培训l师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拥有一批具备培训课程开发能力的优秀培训师,又是企业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课程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培训需求,受训者兴趣、动机学习风格等方面的种种因素,应对参训者的学习方式进行开发,这就等于把握住了培训最本质最有决定性的一个方面,这也恰恰是培训课程开发的精髓所在。

  培训课程开发模型有ISD模型HPT模型CBET模型ADDIE模型和DACUM模型。

培训课程开发的步骤[1]

  1.需求分析

  准备进行培训课程开发之初,必须对受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调研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了解企业、了解项目、了解学员、了解资源

  2.课程目标

  培训课程必须有明确清晰的课程目标,这是培训师制定详实的课程开发与讲授计划的依据。它可以帮助学员确认培训效果,也可以帮助讲师和学员对培训过程做出客观评价

  建立培训目标的要点是:

  紧贴需求=目标要紧紧围绕培训目的而设。

  目标适度=目标是学员学习后要达到的标准,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客观描述,不要过高。

  表达准确=课程目标的语言叙述要专业、准确、到位,避免产生歧义。

  简化目标=目标不要太多,尽量简化。

  目标定量=对于技能类课程要将希望获得的技能转化为目标,并尽量用定量的语言叙述,以便可以评估个人和企业应做到何种程度。

  3.内容设计

  培训课程内容设计的目的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组织与合理安排,形成独立的课程,并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课程设计时重点要从客户的需求、项目的安排、形式的需要、资源的情况几个方面考虑,特别要注意课程为培训项目的总体目标服务。

  4.方法设计

  培训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的时间规划,以及课前课后的准备、练习与考核等,都是在做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内容。

  选取培训方法时要特别关注传授知识的效率、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度、学员的参与程度、学员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程度;关注提高学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选教法要重实效。

  5.课程设计要点

  课程开发与设计要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资源依据;以学习者作为课程设计的资源依据;以社会为课程设计的资源依据。课程设计要丰富、生动、具体,使学员愿意接受。

  总之,开发一门培训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必须牢牢掌握以下几个要点:观点与原理的确定——精炼、准确;关键与重点的把握——突出、得当;框架与结构的搭建——简洁、逻辑性强;素材的搜集与运用——丰富、新颖;时间的分配与安排——合理、松紧有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专业、精良:教具的准备与演练——细致、周到。

培训课程开发方法[2]

  获得知识技能的方法布鲁纳教学原则即布鲁纳四原则,对学员获得知识与技能有重大帮助。它为评价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标准,如图1所示。

  Image:布鲁纳四原则.jpg

  图1 布鲁纳四原则

  1.动机原则

  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已有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学员总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输入的新信息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

  (2)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员的思维,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兴趣。激发学员的内在动机,唤起其积极性,使理性和非理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促成学员整体协调发展。

  受训学员的内部动机包括激发、维持和指向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Image:内部动机三层面.jpg

  图2 内部动机三层面

  2.结构原则

  结构原则是指要选择适当的、适合学员认知结构的方式。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这种结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

  3.序列原则

  序列原则是指要按最佳程序呈现课程内容。培训教材的序列直接影响学员掌握知识的成熟程度。

  在任何特定条件下,最佳的序列都是根据多种因素而定的。这些因素包括学员的学习能力、学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学员探索活动的特点。因此在设计教材和进行授课时,课程设计者或讲师要根据学员过去的学习水平、发展阶段、材料的性质和学员的个人差异来确定最理想的序列。

  遵循序列原则对于课程设计者开发合理有效的培训课程、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的次序、保证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吸收,从而确保良好的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强化原则

  强化原则又称反馈原则,指的是要让学员适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强化原则是课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积极评价方式。落实强化原则,是要通过提供有关的授课信息,了解授课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在授课过程中实施强化原则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如图3所示。

  Image:强化原则的内容.jpg

  图3 强化原则的内容

  获取学习经验的方法

  人类主要通过自身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把人类学习的经验依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成3类10个层次,如图4所示。

  Image: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jpg

  图4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1.“做”的经验(塔的底部)

  这一类经验指的是自己亲自做的活动。它位于“经验之塔”的塔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有目的的直接经验。“经验之塔”的底层是直接经验,是直接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的经验,是最丰富的具体经验。

  (2)设计的经验。即真实的改编、设计有助于人们更容易理解真实情况。如制作模型,可以产生比用实物教学更好的效果。

  (3)参与活动(表演、做游戏)。通过表演、做游戏感受那些在正常情形下无法获得的感情上和观念上的体验。

  2.观察的经验(塔的中部)

  观察的经验在心理学上也可以称为摸象直观,是通过观察事物和载有事物信息的媒体间接获得事物的信息,主要包括表1所示的五个方面的信息。

表1 观察经验信息构成表
信息类别信息说明
观摩、示范通过看别人怎么做,使学员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以后学员就可以动手模仿去做
见习、旅游可以看到真实事物和各种景象
参观展览通过观察了解进行学习
电影、电视屏幕上的事物是实际的事物的代表,而不是事物本身。通过看电视,得到的是替代的经验
广播、录音、
照片、幻灯
广播、录音、照片和幻灯介于“做”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之间,既能为学员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记忆,又便于解说或进行培训的提示和总结,从而加强学员的认识

  3.抽象的经验(塔尖)

  抽象的经验在心理学上也可以称为语言直观,是指通过抽象符号的媒体去获得事物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视觉符号:指的是表达一定含义的图形、模拟图形等抽象符号。

  (2)语言符号:一般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

  戴尔之所以提出“经验之塔”理论,是让人们认识人类认知途径,根据人类的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认知规律”,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使自身的认知过程符合这一认知规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越是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丰富、越牢固。网络的出现、各种视听辅助教具的利用,使塔的中部的主观性得以增强,并更容易转向塔的两端即抽象概念化和具体实际化。在培训活动中,白板、写字板、投影仪、录音带、幻灯片、电影剪辑材料、音乐等多媒体的使用,正是遵循了戴尔所提出的“媒体越多元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牢固”的原理和指导思想。

培训课程开发风格把握[2]

  学习风格是课程培训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学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分析不正确,而使用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可能导致学员对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好。因此在设计课程时,一定要考虑学员的学习风格。

  在培训课程的开发中,科尔伯的学习风格理论备受推崇。科尔伯学习风格理论主要是将人的认知过程的两个维度划分成四种不同的学习风格。

  1.两个维度

  两个维度指的是学员如何感知信息和学员是怎么学习的,具体内容如图5所示。

  Image:人类认知过程的两个维度.jpg

  图5 人类认知过程的两个维度

  2.四种学习方式

  任何一种感知方式和处理方式相互组合,可以组成四种类型:抽象的感知者/反思型的处理者;抽象的感知者/积极型的处理者;具体的感知者/积极型的处理者;具体的感知者/反思型的处理者。这四种类型构成了科尔伯的学习风格理论,如图6所示。

  Image:科尔伯学习风格类型.jpg

  图6 科尔伯学习风格类型积极型

  (1)实用者。善于做决定、解决问题;弱于集中精力、体验与评估思想。适合的培训方式为同伴之间的互动与反馈,提供技能、技巧活动等。

  (2)行动者。善于完成计划、领导和冒险;弱于不现实,只重目的。适合的培训方式包括技巧技能的训练、亲自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同伴的互动与反馈等。

  (3)体验者。学习态度好,长于想象及解决脑筋急转弯问题;弱于发现机会、提出行动方案。适合的培训方式包含大量反馈时间的课程讲授、引导、提供专业指导、用外部的客观标准来判断学员自身的绩效等。

  (4)理论者。长于制订计划、创建模型和理论;弱于从经验中学习,不能看到更广阔的前景。适合的培训方式包括案例分析、理论研讨、独自思考等。

参考文献

  1. 1.0 1.1 宇琦编著.公司不教,但要你懂的人事管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06.
  2. 2.0 2.1 罗辉,张俊娟编著.培训课程开发实务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0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jane409,KAER,林巧玲,Lin,Tracy,Mis铭,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培训课程开发"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