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施密特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的前董事长兼前首席执行官
目录 |
- 1979年施密特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电子电气工程的学士及硕士学位,并在1982年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电子工程暨计算机科学(EECS)博士学位。毕业后,他首先任职于美国齐格洛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前者是IT业内著名的Z80系列CPU的设计公司,后者是电信业巨子贝尔的研发基地。他还在IT业的技术圣地施乐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担任过研究工作。他同时亦是程序编译器lex的共同作者。
- 1983年,施密特加盟Sun,先后担任首席技术官和首席执行官。他领导开发了Sun的独立编程技术平台,将Java变成Sun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市场武器。他积极推行网络软件战略,为Sun在90年代初的高速发展打下基础。
- 1997年,施密特受雇于Novell公司,任公司主席兼CEO,主管公司战略规划、管理和技术研发。施密特很快将Novell重新打造成一个赢利的公司,但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Novell重新陷入巨额亏损的境地。就在他离开的那个季度,Novell亏损1.42亿美元。出于对施密特的尊敬,Novell公司建议让施密特去Google后仍然担任Novell董事会主席。
- 2001年,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从 Novell公司聘请埃里克·施密特博士担任首席执行官这一职务。埃里克与拉里和谢尔盖一起共同负责Google的日常运作。身兼互联网战略家、企业家和重大技术的开发者的多重身份为一身,埃里克有着20年的成功经验,他在Novell公司的工作使其事业达到顶峰。Google是一个年轻而发展迅速的搜索引擎企业,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埃里克的丰富阅历能够完美地契合Google的发展需要。在他的领导下,Google业绩继续高速增长,股价突破500美元大关。如今Google已成此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
施密特是第一批以员工身分所获得股权而成亿万富翁的人(微软执行长史蒂夫·巴尔默是第一个达到此目标的人)。
- 201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82亿美元位列第138。
- 2014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93亿美元位列第132。
- 2015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91亿美元位列第137。
- 2016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02亿美元位列第100。
- 2017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以111亿美元位列第119。
寄望“云计算”
施密特的第一个杀手锏是“云计算”。“将信息存在互联网上,无论何时何地,你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它”,施密特认为,依托“云计算”,世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变得“在线”,个人生活、数字生活的信息可以迅速带到用户的身边,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和娱乐。这意味着一种新型在线的社区,一些新的模式的出现。
“就好比是人们都将钱存在银行一样,想用的时候随时去取。”施密特不时露出招牌式的微笑,并且笃定“云计算”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方向,表示谷歌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信息时代,PC然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一旦PC硬盘被破环,我们将束手无策。但是有了“云计算”之后,“云”会代替PC的存储和计算功能。“云”,即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上百万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可以随时更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云计算’是网格计算模型自然而然的进一步发展。”IDC分析师FrankGens认为。根据“云计算”的逻辑,今后的公司用不着购买或者租借价格昂贵的大型计算机,只要通过电脑、手机等接入“云”系统就可以迅速完成过去棘手缓慢的工作。
FrankGens表示,这一超级计算系统投入商业应用后,普通网民也将享受到更加快速的搜索服务。虽然‘云计算’仍处于初期阶段,特别是在那些企业应用发展的速度比用户热情发展速度慢的环境中。但它对于我们如何计算,甚至对于那些想要搭建系统和软件的人来说,意义是巨大的。
不过谷歌的“云计算”,将威胁其他IT巨头的“饭碗”,如微软、IBM、SUN、雅虎、亚马逊也有或正在建设这样的“云”。那么,谷歌能否在这场围绕“云计算”的竞赛中获胜呢?
谷歌还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近日谷歌与清华大学等高校首先建立云计算合作项目,共同在中国培养相关人才,这一合作计划已于07年10月在全球开始启动。
“70-20-10”法则
施密特的第二个秘密武器是善于集中精力把优势产品做好。“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把精力撒向所有挣钱的产品,为在谷歌的核心业务和扩展服务之间寻求平衡,布林、佩奇和我采用了一个称为‘70-20-10’的法则。”施密特说,“我们把70%的努力花在核心业务上,也就是网页搜索引擎和网络广告,这些产品仍然是维持公司财务健康的最大贡献者。”
但是无论在任何业务上,投入的资源越多,其回报率就会越低,所以将全部的资源都投入核心产品的做法并不可取。这就是谷歌为什么要将20%的资源投入其他领域,例如Gmail邮箱和谷歌桌面等。而剩下的10%则留作机动,让谷歌有创新的自由。“这就是我们目前平衡战略背后的逻辑。”
公司创立之初,创始人没有急于上市,而是花几年时间完善商业价值观,坚信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等。这些简单但专注的原则使得谷歌重新改写了互联网的商业方式。也正是这些原则让谷歌从巨头林立的互联网世界脱颖而出。这些简单至极的价值原则使得谷歌从一个全新的基础和高度上定义了互联网的商业方式。
谷歌内部制定了10条价值观。而“不做恶,也能赚钱”(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evil.)是其中的第6条。这条是指没有人能够购买更高的PageRank(网页排名)。用户信赖谷歌的客观公正性,任何短期利益都不能够构成破坏这种信任的理由。正是基于此,谷歌保持公正有效的搜索,从而最终获得了用户的喜爱。 同时,对商业价值观的坚持也是谷歌保持成功的法宝。在这点上,谷歌永远“不作恶”的原则,也被外界广泛尊敬。“作为媒体公司,必须保持中立的立场。”施密特说,“我非常赞同谷歌两位创始人布林和佩奇的‘不作恶’的商业价值观,以至于业界认为,谷歌对互联网产业以及整个商业社会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资本市场上庞大的市值,而是其在商业价值观上的建树。”
奉行集体决策
找到对的员工并利用他们的智慧执行集体决策,是施密特的第三个秘密武器。
施密特说,要预测公司成长最简单的指标,就是看我们每个星期招聘到什么样的人。在谷歌有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跟新招聘的员工面谈,如果委员会觉得不错,会把人选送给施密特做最后决定。这种查核流程,确保优秀的人才不会“落网”,“我一个星期花几个小时看上百封简历”“我们要搜集全世界的信息,提供给每一个人,为了这目标,我们想建立一家非常有创造力的公司,所以必须招募到能认同这目标的人,放手让他们创造新产品”。
在谷歌,员工每周可以花一天时间来从事个人项目研究,可以是任何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和产品,甚至可以跟谷歌现有的产品毫无关系。
当有了优秀的人才,如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施密特认为群体决策的流程正是谷歌带动创新的核心诀窍。这个方法来源于《纽约客》杂志的专栏作家詹姆斯索罗维基写的《群众的智慧》(Thewisdomofcrowds),施密特自称受这本书的影响至深,书中的核心观点是,一大群人比一小群精英分子还更聪明,不论这群精英分子有多聪慧,前者更擅长解决问题,更能酝酿出革新,更能做出智慧决策,甚至能更准确地预测未来。
Google执行董事长(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IT业阅历丰富。在过去的几年里,斯密特很健谈,有着丰富多彩的言论。
1、关于隐私
在隐私问题上,施密特称:“如果你有一些秘密或隐私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或许你当初就不应该做这些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关于谷歌著名的“不作恶”规则
在“不作恶(Don't Be Evil)”规则问题上,施密特称:“在我知道这个规则之后,我认为这是公司史上最愚蠢的规则,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关于邪恶的书籍,除了你知道的《圣经》之外。”
3、关于竞争
在竞争问题上,施密特称:“我们的商业战略并不是竞争。”
4、关于谷歌能做的事
在谷歌能做的事这一问题上,施密特称:“有一天我们会召开会议,在此会议上,我们会明确我们能够尝试的东西,并预测股市,然后我们还要决定这些尝试和预测都是不合理的,接下来我们就立即停止这些行为。”
5、关于谷歌收集个人信息
在谷歌收集个人信息问题上,施密特称:“你们会喜欢其他人吗?你喜欢有这样的政府吗——这个政府来负责收集用户的信息?”
6、关于用户被谷歌街景拍摄
对此问题,施密特称:“在为街景服务取景时,我们的车经过某个地方只有一次,但是你可以选择不要出现在这个地方。”
7、关于机会
对此问题,施密特称:“机会现在可以计算出来,事实上我们能够通过电子方式制造机会。”
8、关于谷歌搜索
在谷歌搜索这个问题上,施密特称:“事实上,我认为多数人不想利用谷歌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只是想让谷歌告诉他们下一步该怎么做而已。”
9、关于人们想要的东西
在这个问题上,施密特称:“品牌是解决方案,而不是问题。品牌是人们如何清分好坏的方式,品牌的相似性很难连在一起。品牌也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不会消失,而且品牌也是一个基因元素。”
10、关于个人目标的未来状况
在此问题上,施密特称:“技术很好,可以让人们很难观察到或消费那些在某种程序上仍未为他们制造的东西。”
在此问题上,施密特称:“不安全?要知道,它比iPhone安全多了!”
12、关于徐变线
关于徐变线(creepy line)问题,施密特称:“谷歌的政策是达到徐变线,而不是跨越它。”
13、关于使用谷歌眼镜
在此问题上,施密特称:“应该说,这是一个人们将如何使用这一产品的问题。有配带谷歌眼镜的合适时机,也有摘掉它的合适时机,心随所动。”
14、关于NSA
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相关的问题上,施密特称:“多年来一直存在间谍行为,也一直存在监控行为,因此,我不打算诉诸法律,这是我们社会的自然现象而已。”
15、关于全球变暖“事实问题”
在此问题上,施密特称:“媒体已经陷入了谜团,因为他们不相信事实;另外,人们也对公共政策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不相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