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雇佣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非典型雇佣(Non-standard Employment)
目錄 |
非典型雇佣是具有非正式、臨時性或非全日制特征的不穩定雇佣形式總稱。它一般包括非全日制用工(part-time work)、臨時工(temporary work)、合同工(contract work)、和其他的非永久性雇佣(non-permanent)。
非典型雇佣的發展[1]
非典型雇佣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典型雇佣,非典型雇佣在工作合同、時間以及性質等方面都有著更加靈活多變的形式。基於這些特征,非典型雇佣逐步被當前日益註重組織柔性和成本控制的大多數企業所接受。非典型雇佣關係作為一種雇員和雇主的關係合約形式,必然受所在外部環境、市場狀況和組織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傳統市場經濟中,非典型雇佣被看作是全日制雇佣的一種補充,往往是和形式靈活、成本低廉、效率低下等特征密切聯繫的。非典型雇佣無論是從業人員數量還是產生的經濟價值都遠遠低於典型雇佣。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以來的信息經濟和網路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網路化組織和虛擬企業等新組織形式的不斷涌現,非典型雇佣人員占總就業人員比重不斷擴大,當前在歐美發達國家這一比例達到了20%-30%(Wooden和Warren,2004)。非典型雇佣人員數量的快速遞增在零售、傳媒、IT以及物流等行業表現尤為突出,大量具有高知識、高技能的專業精英人士的加入也促使非典型雇佣關係特征發生改變。在我國當前創新性國家戰略的背景下,作為一種保持原有靈活特性、又富有競爭力的新型雇佣方式,非典型雇佣關係對於建立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係,提升組織創新和應對不確定環境能力都有著重要意義。但非典型雇佣關係本身的一些管理難題也給試圖引入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設置了不少障礙。
非典型雇佣的優點在於用工方式相對靈活、日常管理相對便捷、用工成本相對節省、法律風險相對較小,對有著人力資源結構優化需求的企業尤為適用。
非典型雇佣的缺點則在於雇佣形態不穩定、員工忠誠度較低、不利於長期計劃的執行、在企業內部形成兩種薪酬價值標準等方面。基於對這些特點的把握,企業可以自主通過比較優劣權重而決定是否採用及如何採用。
非典型雇佣員工與正式員工的差異[1]
1、相對較少的組織投入。
有學者指出,同長期正式員工相比,非典型雇佣員工從事的是相對外圍的工作,雇主一般較少對這些員工進行投資,忽略了他們的組織忠誠和組織承諾。組織的漠視導致非典型員產生工作壓力,從而降低績效。當雇主為非典型員工提供低工資、較差的社會福利、有限的職業發展機會和培訓機會時,非典型員工的績效會更差。
2、工作的外圍性特征。
由於非典型雇佣員工從事低端的、單一要求的簡單工作,他們更缺乏工作的自主性,對工作責任以及工作所賦予的意義缺乏足夠認識,此時容易產生工作壓力。
3、相對較少的同事支持。
由於身份差異,非典型雇佣員工較少得到同事的幫助與支持,尤其是需要和同事就工作相關的事情進行交流時,可以獲得學習的機會更少,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非典型雇佣員工的無助感。
4、更強烈的工作不安全感。
非典型雇佣員工由於工作期限的不確定,缺乏工作安全感,尤其對於未來的職業發展缺乏可預見性,容易產生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