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瑟琳·格雷厄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凱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1917.6.16.-2001.7.17):美國報業第一夫人,美國曆史上最傑出的10位CEO之一,美國第一位名列財富500強中的女企業家
凱瑟琳·格雷厄姆1917年6月16日生於紐約市,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她的父親尤金·梅厄出任世界銀行第一任總裁,是紐約的一位資深銀行家。凱瑟琳的母親愛格妮·厄恩斯特則 是德裔移民之女,曾任《紐約太陽報》特約記者,後來則以在政治圈內和慈善事業上的成功著名。凱瑟琳·格雷厄姆2歲半的時候,她母親在日記中寫道:在昨天早餐時,尤金(孩子的父親)說:“凱瑟琳將成為一個偉大的女性”,比爾(凱瑟琳的長兄)說:“她不會成為女性,而是一位太太。”凱瑟琳說:“不,我不是,我將成為一名女性。” 當年充滿隨意和溫馨氣息的三個判斷真的像一個預言。而她所不自知的,是這預言似的意識自萌現開始,便讓她超越了女性的一般特質。
1963年正式接管了《華盛頓郵報》,輓救了瀕臨倒閉的《華盛頓郵報》,把它辦成了融報紙、雜誌、廣播和電視於一體的龐大的媒體王國,在財富500家大公司中曾排行271位,她以一份報紙扳倒了美國總統尼克鬆,成為美國新聞史上的傳奇人物,她是《財富》雜誌500家公司中第一個女性的“一把手”,是美聯社第一個女董事,是美國新聞界傳奇人物,被稱作“新聞界最有權勢的女人”。
豪門之女
1917年,她出生在紐約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其父尤金•梅厄因投資得法,掙下數百萬美元的資產,成為名震華爾街的大銀行家。後來,梅厄先生出任公職,當過胡佛總統手下的美聯儲主席。在杜魯門執政時,擔任過世界銀行的首任行長。1933年,在一次破產拍賣會上,梅厄通過中間人以82.5萬美元購下了《華盛頓郵報》,從此,這家當時影響並不大的報紙便成為梅厄家族的資產。
儘管從熱愛藝術的母親那裡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懷,但凱瑟琳還是在無比優越的環境中長大,她是家中唯一對新聞業感興趣的孩子。1938年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後, 她當起了《舊金山新聞報》的記者。第二年,父親召她回到華盛頓,當起了自家報紙的編輯。自40年代中期以後,梅厄逐漸將報紙的管理大權交給了從哈佛大學畢 業的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凱瑟琳對此毫無怨言。1948年,菲利普·格雷厄姆成了《華盛頓郵報》的主宰,凱瑟琳也樂得自在,全心全意當起了照顧丈夫的 “家庭主婦”。
開始接管郵報的女強人
在菲利普的領導下,《華盛頓郵報》的發行量及影響力不斷上升。但不幸的事情也接踵而至。菲利普患上了嚴重的精神抑鬱症,對妻子日漸不滿,並一 度同手下的一名女記者打得火熱,引起不少風言風語。1963年8月,他在自家農場的屋中開槍自殺身亡。這一突然變故壓得凱瑟琳幾乎喘不過氣來。經過一個多 月的調整之後,她毅然決定繼續經營《華盛頓郵報》,自己出任該報的老闆。
60年代的美國雖然已有一些女記者活躍在新聞界,但主管一級的卻大多是男性,更甭說老闆了。凱瑟琳擔任一把手之後,《華盛頓郵報》人心惶惶,不少名編輯、名記者都想跳槽。凱瑟琳在自傳中透露,當時自己是“身處懸崖邊閉眼一跳。令人驚訝的是,我穩穩地落在了地上”。
1965年,凱瑟琳作出了重大決策,提拔著名記者本·布萊德利擔任郵報的總編,並放權讓各級主管、編輯、記者充分發揮自己的能量,把郵報辦得紅紅火火。
兩件大事震美國的女強人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執政期間,凱瑟琳做了兩件大事,震動了全美,同時也使郵報出了名。1971年,郵報的記者在《紐約時報》之後搞到了五角大樓有關越戰的 “絕密文件”,郵報的編輯、記者要求立即登載,而律師們卻反對,因為當時尼克鬆政府正以此事將《紐約時報》告上了法庭。凱瑟琳不顧政治風險,拍板照登不誤。尼克鬆政府也將郵報拿到法庭上問罪,結果郵報打贏了這場官司,在公眾中的聲望大大提高。
1972年,兩名年輕郵報記者搞到了有關尼克鬆為首的共和黨在總統大選中做手腳的情況,凱瑟琳又是力主支持記者們,將“水門事件”率先捅了出來。並且不顧尼克鬆政府的多次威嚇,愣是一追到底,引起了美國新聞界對“水門醜聞”的輪番轟炸,最後逼得尼克鬆下了台。郵報也因報道“水門事件”而贏得了1973年普利策金獎——公共服務獎。
令人驚羡的女強人
凱瑟琳上任郵報總裁時,只想守住這份家產,等孩子們長大了再接過手去。沒想到自己一干就是30年,而且企業越辦越好。1963年,郵報總收入只有840萬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聞周刊》和兩家電視臺。到1993年,她將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之位交給兒子唐納德時,郵報已發展成為包括報紙、雜 志、電視臺、有線電視和教育服務企業在內的龐大新聞集團,總收入達到了14億美元。凱瑟琳·格雷厄姆是美國第一位名列《財富》500強中的女企業家,先後兼任過美聯社、美國報業發行人協會等不少新聞機構的第一位女董事。
因年事已高,凱瑟琳·格雷厄姆開始培養兒子接班。1997年她將郵報發行人的大權也下放,只保留了董事會主席的職務。從公司日常事務中抽身之 後,她動手寫出了膾炙人口的自傳《個人歷史》,這本貫註真情實感的自傳,1997年出版就成為暢銷書,並於1998年榮獲普利策獎。
女強人時代終結
2001年7月14日,一位84歲高齡的女士在美國愛達荷州參加一個商業會議。當她在人行道上突然摔倒,很多美國人的心臟被摔痛了,他們愛她。用亨利·基辛格的話說:“她的傳奇是一種智慧、勇氣和高質量生活的象徵,她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人。” 這位女士就是凱瑟琳·格雷厄姆。自60年代以來,凱瑟琳·格雷厄姆一直被稱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與英迪拉·甘地、瑪格麗特·撒切爾、特麗薩修女等偉大人物比肩而立,這不僅是因為她任《華盛頓郵報》這一在全世界有影響力的大報的董事會主席、總裁和報紙發行人,還因為她始終以高貴的品格堅強地承擔她認為理應承擔的神聖使命。三天後,凱瑟琳·格雷厄姆離開了人世。
布希總統的哀悼聲明充滿激情,他說:凱瑟琳·格雷厄姆的一生,為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的下一代樹立了一個巨大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