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工業園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科學工業園區是一種以加速新技術研製及其成果應用,服務於本國或本地區工業現代化,達到開拓國際市場目的並通過多種優惠措施和方便條件,將智力、資金高度集中,專事新、高技術研究和生產的新興產業開發基地。它的實質是建立一個最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的“知識密集區”、“技術密集區”,使最新的科學技術與經濟建立更密切的聯繫。因此,又有人稱其為“智密區”。
科學工業園區的通常稱謂或類似形式還有工業科學園、科研工業區、新產業開發區、矽谷、基因谷、仿生谷、高技術園區和科學城等。在某種意義上,科學工業園區只是它們的統稱。同其他形式的經濟性特區相比,科學工業園區並非國際貿易擴大的直接結果,而是新技術革命和高技術競爭的結果。它一般以政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工業區為依托。
雖然世界各國所設置的科學工業園區存在許多差別,但較之其他形式的經濟特區一般都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共同特點:
1.有充足的科技和教育設施——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科技人才高度集中。例如,美國的“矽谷”地區擁有斯坦福大學等高等院校17所,技工學校23所,共聚集6000多名博士。日本築波科學城以築波大學為中心,四周為60多個科研機構和企業機構所環抱,科研人員已達11萬多人。新加坡肯特崗科技園區設在新加坡大學附近,區內有海事科技研究中心和軟體科技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臺灣省新竹科學園區附近有臺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工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科委精密儀器開發中心。此外與中央大學理學院、中原大學中正理工學院、“交通部”電訊研究所、中山科學研究所等單位也相距不遠。
2.以一系列企業組成的工業性企業群為依托,包括工廠及產前產後技術服務設施和其他商業設施,形成了一個科研生產的綜合體系。這是由科學工業園區進行高技術產品研製的基本目標決定的。一般的園區都有由主體工業企業與材料廠、組裝廠、協作廠、服務廠等組成的企業群。而且,在擁有企業群的科學工業園區中,有競爭實力的大公司是至關重要的。
3.園區內企業設施先進,資本雄厚,技術密集程度高。科學城更需耗費巨額投資。僅就發展中國家而言,印度尼西亞在西爪哇建立的科學中心,僅反應堆一項就耗資7000萬美元;沙烏地阿拉伯在吉達籌建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的“大學城”,計劃耗資20億美元;臺灣省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自1976年計劃開辦以來,已經投資8000萬美元。另外,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條例中還就入園企業的水平作了規定,它們必須是具有製造和研究發展高技術工業產品能力的科技工業。目前,在人園生產的60餘家公司中,從事電腦工業的約占2/3,其餘是精密機械及材料工業。
4.園區地址一般選在靠近具備通暢信息渠道和發達交通網路的大城市附近。20世紀末,新技術產品中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小巧玲瓏、附加值高,需儘快占領市場。因此,國外科學工業園區一反傳統經濟性特區臨海分佈的格局,十分註意靠近國際機場。另外,園區一般都具有環境優美的特點,有較好的居住條件和教育環境,這成為吸引國外科技人員來園區安家落戶的因素之一。
5.優惠政策更加完善,並註重形成創新和創業的環境。對來園區投資設廠的外商,給予投資和稅收方面的優惠,扶植新創辦的高技術企業,促進新技術應用。在新竹園區,除給予園區內廠商以減免關稅、貨物稅、營業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等各項優惠外,同時還給予特殊優惠,如華僑及外國人投資比例不加限制,可以獨資經營;華僑、外商投資占半數以上企業,不予徵用及收購,所獲股利可自由匯出等等。
總之,科學工業園區的歷史發展和現狀表明:它是一國建立新興產業的先驅地帶,以當代的科學技術為核心,以世界先進設備為手段,以風險資本和創業公司的開發為途徑,以高速經濟增長為目標,從而對科研成果迅速轉為生產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一國的技術升級及國民經濟結構的變革起著先導和催化的作用。它縮短了由科研到生產的周期,有力地提高了產品的競爭能力。由於園區具有現代信息社會的特征,那裡高級科技人才密集,高技術和高資金密集,信息反饋靈敏,成果競爭激烈,再加上政府採取種種鼓勵措施,從而使新技術的應用範圍和生產銷售的規模迅速擴大,造成社會性的技術革新,使人類的智力精華能迅速地轉化為巨額的社會財富。當前,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趨勢方興未艾,各國正以此作為迎接新技術挑戰的基本對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