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合同風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採購合同風險是指因採購合同訂立者未能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製定交易條款並簽訂合同,會導致採購商蒙受巨大的損失。如供應商採取不正當手段,對採購人員行賄,套取企業採購標底;或給予虛假優惠,或以某些好處為誘餌銷售偽劣產品,導致合同風險。此外,採購合同日常管理混亂,如合同殘缺、丟失,從而使企業難以判別對方是否違約,或造成違約被對方追究的風險和損失。
與一般採購合同相比,國際採購合同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存在很大不同。
(1)各國國情不盡相同,語言溝通也有一定的障礙,即使是同一個國際採購合同,雙方對合同中某些條款的理解也可能存在差異。
(2)採購合同中規定的支付貨幣的選擇和結算期限也是容易產生歧義的地方,因而需要認真加以審核。盲目和輕率地簽訂合同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產生爭議和糾紛。
在國際採購合同上需要詳細列明所採購物品的技術性能、供貨時間、採購數量、產品價格等合同內容。同時,還必須考慮額外的合同內容,如大宗採購引起的相關配套引進問題、各國稅務政策的相互銜接和匹配、運輸保險的保護性條款、調試保證期限、履約保證和違約賠償金、支付貨幣的選擇和匯率風險的處理、不可抗力與合同爭端的解決等,上述條款均有可能引起採購合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