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遼河油田----曾是中國第三大油田,在全國500家最大企業中位居前列
官方網站網址:http://lhyt.cnpc.com.cn/lhyt/
目錄 |
遼河油田是以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為主、油氣深加工等多元開發為輔的大型聯合企業,曾是中國第三大油田,在全國500家最大企業中位居前列。
遼河油田總部位於遼河下游、渤海灣畔,被沈陽、遼陽、鞍山、營口、大連環抱,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氣候宜人,人文和地理環境十分優越。遼河油田總部坐落於盤錦。1998年探明石油地質新增儲量8374萬噸,可採儲量1635.9萬噸,探明天然氣地質新增儲量5.32億立方米,實現了當年採油量與新增可採儲量的平衡。在持續、穩定、高效發展油氣生產的同時,遼河油田實施“一業為主,多元發展”戰略,石油化工、建材、機械製造、現代農業、第三產業五大支柱產業初具規模。形成了一批骨幹企業和拳頭產品,原油年加工能力達到250萬噸,一些油氣深度加工裝置相繼建成,能夠生產柴油、汽油、聚乙烯、聚丙烯、四醇、甲醛、溶濟油、石腦油、輕烴及高速道路瀝青等多種石油化工原料及產品。合資企業、多種經營企業迅速發展,生產產品200餘種。在全國主要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了10個工貿公司,在美國、加拿大等國設有駐外公司,擴大了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
遼河油田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骨幹企業,全國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產基地。總部坐落在遼寧省盤錦市,地跨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的13個市(地)、35個縣(旗)。目前年原油生產能力1000萬噸,天然氣生產能力8億立方米,形成了油氣核心業務突出,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燃氣利用、多種經營、礦區服務等各項業務協調發展的格局。
遼河油田石油地質勘探工作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1970年開始大規模勘探開發建設;1980年國務院正式向國內外公開遼河油田建成;1986年生產原油突破1000萬噸,成為全國第三大油田;1995年原油產量達到1552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截至目前,累計生產原油4億多噸、天然氣800多億立方米,連續28年保持千萬噸以上高產穩產,向國家和集團公司上繳利稅費2600多億元,一直位於遼寧省納稅企業前列,為國家經濟建設和中國石油工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公司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
遼河油田是以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為主的國有特大型企業,勘探開發領域橫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個市、34個縣(旗),包括遼東灣海灘區域,總面積10.43萬平方公裡。
1、1955年,遼河盆地開始進行地質普查,1964年鑽成第一口探井,1966年鑽探的遼6井獲工業油氣流,1967年3月大慶派來一支隊伍進行勘探開發,稱“大慶六七三廠”。
2、1970年經國務院批准開始大規模勘探開發。企業開始名稱為“三二二油田”,1973年改稱為遼河石油勘探局或遼河油田。
3、經過30多年的艱苦創業,已建成錦州、歡喜嶺、曙光、興隆台、高升、茨榆坨、沈陽等10個骨幹生產基地,投入開發34個油(氣)田。1986年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我國第三大油田。
4、1994年原油產量達到1500萬噸,天然氣產量達到17.5億立方米。
5、1999年油田重組改製、分開分立前,共有職工13萬多人,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13億元,凈值149億元。截至2001年底,遼河油田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1.38億噸,生產原油2.65億噸,生產天然氣412億立方米,向國家和集團公司上繳利稅費338億元。重組改製前,在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中位居前列。遼河油田的開發建設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也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昔日的“南大荒”變成了美麗的石油城,盤錦市率先進入全國36個小康城市行列。
6、按照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1999年下半年,遼河油田進行了重組改製,按業務不同分立為兩個單位,即遼河油田分公司和遼河石油勘探局。遼河石油勘探局為中油集團公司直屬的大型綜合性地區工程技術服務公司,主要業務分為石油工程技術、生產保障和社會服務、多種經營四大板塊。全局有50個二級單位,職工近7萬人,另有離退休職工2.5萬人。企業總資產為169億元,凈資產114億元,總負債75.2億元,資產負債率44.48%。
7、2000年底,遼河油田依法對28553名職工辦理了有償解除勞動關係,其中遼河石油勘探局24553人,遼河油田分公司4000人。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遼河油田黨組織關係隸屬於遼寧省委管理,由遼河石油勘探局黨委統一協調。勘探局有49個二級黨委、5個三級黨委、265個黨總支、2012個黨支部,在職黨員27904人。
8、重組分立後的遼河石油勘探局,在企業結構、主營業務和工作重心發生重大變化,生產經營面臨能力過剩、冗員過多、資產質量差、資金嚴重短缺等諸多困難和矛盾的情況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明確工作定位,把為遼河油田分公司提供優質工程、優質產品、優質服務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比較穩固地占領地區市場的基礎上,積极參与國內外市場競爭,擴展企業生存發展空間;調整內部結構,推進持續重組,深化配套改革;加強經營管理,依靠科技進步,全面實施低成本戰略;堅持多元開發方針,從產權制度改革入手,加快多種經營企業發展。實現了“雙贏互利、共同發展”。
9、2005年是勘探局重組分立以來企業發展取得非凡業績的一年。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的各項工作部署,從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長遠發展出發,創新思維,積極進取,實現了發展觀念、增長方式、發展領域、效益體現方式四個方面認識上的重要突破。在做大做強工程技術服務主營業務的基礎上,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大力推進科技進步,新興業務初步形成規模,經濟總量實現了快速增長,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外部市場領域和規模不斷擴大,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和創效能力顯著增強,職工收入穩步增長,礦區環境和職工生活得到較大改善,實現了年初確定的各項預期目標,圓滿地完成了“十五”時期的各項工作任務。
遼河油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雙千”企業目標和“33343”發展思路,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著力推動整體協調發展,形成油氣核心業務突出,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燃氣利用、多種經營、礦區服務等各項業務協調發展的格局。
勘探開發:按照“深化坳陷陸上、加快灘海、突破外圍、拓展新區”勘探部署原則,大力開展潛山和岩性油氣藏勘探,積極推廣應用適用勘探新技術,先後發現大民屯凹陷潛山、興隆台潛山等多個規模儲量。深化老區滾動勘探開發,加強油藏評價,使原油產量千萬噸穩產24年。率先提出併成功實踐了“二次開發”理念,成為石油行業革命性的開發舉措,以水平井為主要開發手段的新海27塊成為中國石油二次開發示範區塊。
工程技術:主要包括試油、大修側鑽、常規作業、壓裂酸化等技術。擁有高壓水井帶壓作業、綠色修井作業等優勢特色技術,註汽隔熱、井筒舉升、修井作業、防砂排砂、熱採全過程動態監測、集輸和污水深度處理等技術配套完善。針對遼河油田油藏特性,形成了一整套壓裂酸化工藝技術系列,特別是精細分層壓裂技術和水力噴砂壓裂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實現了世界罕見的高凝油有效開發。自主設計的第一口水力噴射壓裂的水平井近日取得圓滿成功。
工程建設:擔負油氣田地面工程總承包、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和檢測工作,擁有稠油、高凝油集輸處理、稠油污水處理、海洋石油工程、長輸管道工程、橋梁和高速公路的設計施工能力,總承包了秦沈線建設,參與了西氣東輸、陝京管線等著名工程和阿爾及利亞水泵站項目以及蘇丹等國的輸油管道建設,參與承建了廣-深-珠、沈陽外環、京沈、沈大等40多條高速公路及高等級公路工程。
燃氣利用:作為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難得機遇和支持遼寧老工業基地實現清潔發展、綠色發展的重要使命,遼河油田天然氣業務以“氣化遼寧”工程為契機,全面理順管理運行體制,精心組織乾、支線管網工程,大力拓展燃氣業務市場,燃氣利用已經成為油田最具成長性、戰略性的業務和重要經濟增長點。截至目前,以秦沈管線、大沈管線和雙6儲氣庫為依托的“兩線一庫”架構基本形成,燃氣業務成功進入遼寧11個市和內蒙古赤峰市場,以氣代油成效顯著,2011年替換燃料油70.7萬噸,累計銷售氣量19.5億立方米。
多種經營:主要包括石油裝備、石油化工、工程建設、配套服務及貿易四項業務,年銷售收入近百億元。多種經營企業的鑽具、頂驅、管材等產品出口到英國、瑞士、俄羅斯、哈薩克、伊朗等國家,多種經營企業發展速度、經濟效益與主營業務同步提高。
礦區服務:主要提供物業與公用事業、社會公益、離退休與醫療衛生等專業化管理與服務。緊緊圍繞保障生產、服務生活、維護穩定三大職能和建設和諧示範礦區這一中心工作,改革創新,銳意進取,逐步實現了社會化服務、區域化管理、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及服務質量,促進廣大職工群眾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的有效提升,保障油田高效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