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迷失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貨幣迷失是指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速度遠高於GDP的增長速度,卻沒有引起惡性通貨膨脹的現象。
傳統貨幣數量理論認為,物價水平的高低和貨幣價值的大小為一國貨幣數量的多少所決定;貨幣數量增加,導致物價成正比例上漲,而貨幣價值則隨之成反比例下降;反之,貨幣數量減少,物價也成正比例下跌,而貨幣價值則隨之成反比例上升。這可以簡化為M2/GDP的比率關係,稱為“馬歇爾K”,即貨幣流通速度的倒數。
根據觀察到的事實,中國從1980年開始這一指標就快速上升,經過近30年的積累,已達160%以上,是全世界最高的。廣義貨幣M2在過去的20年裡共增長到基數的100倍,平均每年增長26.0%。真實國內生產總值GDP在過去的20年裡增長到基數的6.5倍,平均每年增長9.7%;GDP價格指數上升到基數的3.8倍,平均每年上升7.0%;名義GDP增長到基數的25倍,平均每年增長17%。由於貨幣數量增長到100倍,而名義GDP只增長到25倍,貨幣數量與名義GDP的比例上升了4倍。傳統經典的貨幣數量理論難以解釋這一系列貨幣現象。對此,經濟學家們為這一貨幣現象取了許多形象的名稱,常見的有,“失蹤的貨幣”、“迷失的貨幣”、“中國之迷”、“超額貨幣之迷”等。
一、中國經濟貨幣化程度在不斷提高
一些原來不參與市場交易的商品,伴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逐漸進入交易環節,對貨幣的需求增加。比如,計劃經濟時期那些憑票供應的商品進入市場,以及上世紀90年代以後,形成的諸如土地市場、房地產市場、礦產資源市場等,都成為吸納超額貨幣供應的重要陣地。除商品市場外,以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等為代表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壯大,同樣是吸納超額貨幣供應的重要渠道。
二、我國金融市場不完善,金融效率不高
金融市場發展不完善以及金融市場缺乏效率是造成M2存量以及M2與GDP的比率畸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中國金融市場不夠完善,間接融資成為企業融資主要形式,並因此引發貨幣供應量增加。同時,金融市場不完善也使金融創新相對缺乏,公眾除存款與通貨之外能夠選擇的交易工具很少,也導致了M2占GDP比重偏高。從另一個角度來看,M2占GDP比重持續上升,表明單位產出的增長需要更多單位的貨幣供應,反映著金融市場效率低下。
三、經濟結構失衡,社會儲蓄率過高
經濟結構失衡也是推高我國M2/GDP比率的重要推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裡,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特征為投資驅動。大規模投資催生大規模信貸,由此又派生出大規模存款,導致M2不斷增加。同時,受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相對滯後和收入分配失衡等影響,我國居民消費率嚴重偏低,社會儲蓄率極高,各項存款持續大幅增長,直接導致M2供應量的持續快速增長。
由此,中國長期以來廣義貨幣供應量的持續快速增長,非但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反而有利於市場化進程中經濟貨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並且,這一現象也說明中國還存在金融效率低下和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僅憑M2存量規模以及M2/GDP比率位居世界第一這個事實,認為中國貨幣超發,顯然不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