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同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語言同化(Linguistic assimilation)是2011年公佈的語言學名詞。
目錄 |
語言同化是指一種語言排擠或代替其他語言,從而使被排擠、被代替的語言趨於消亡的現象。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學者們在研究了41對情侶的往來簡訊後發現,情侶們的表達方式往往存在共性,且相處時間越久的情侶表達習慣會越像,研究者稱其為“語言同化”[1]。
音的同化,是在較快的語速中,前後兩個詞連讀,語音互相影響而產生的語音變化。音的同化,可以使發音省力,說話流暢。它常出現在快語速口語中,而在正式場合和語速慢的時候不一定會出現。瞭解它們有助於提高聽力水平,註意我們說話時不必刻意同化,它在加快語速時自然產生。
1、結構同化:社交語言中的結構同化其實是指雙方的語言表達形式越來越像。
比如有的人和好友聊天時會習慣性用倒裝句、感嘆句、反問句,久而久之,在相互影響之下,兩個人的聊天記錄里很可能會出現大量相同的句式。 正如生活中總有人感嘆自己會不自覺地被東北朋友帶偏,張口就是“老好玩了”,還會有人發現和山東室友呆久了,動不動就是一個倒裝。我們線上聊天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和喜歡用賣萌語氣詞的朋友聊天時,我們也會忍不住用可愛的句式;和說話大大咧咧的朋友聊天,說話也會更無所顧忌。
2、語義同化:就是表達的內容和意思越來越相似。
語義相同更像是在表示兩個同頻的人在交流,因為彼此間的理解與懂得,也因為彼此間的相像,才會不斷說出意思相同的話。
3、情緒同化:語言的情緒極具傳染力。
一方面表現在情緒化的表達本身容易傳播,另一方面表現在能充分表現情緒的用詞會更容易在人群間復用。
在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中,語言同化是獲得城市職業和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條件。在農民工語言同化進程中,語言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和身份象徵,是拓展社會關係網路和獲得城市身份認同的重要保證。語言同化有利於農民工深入地瞭解流入地城市文化背景和傳統並適應之,有利於消除農民工的心理障礙,有利於農民工熟知當地的市民規範,使自己在行為舉止上與本地居民趨同。
農民工語言同化不僅是一種語言結構、語言態度、語言轉換問題,也是一個包含著價值、觀念、心理、情感等方面轉變的市民化過程。針對農民工城市語言同化進程中的六大問題做些探討。
1、農民工語言同化與經濟收入提高
語言是人類補會交際的工具,既有語言學的一般特征,也包含著社會學內涵(社會關係、社會距離、社會印象、心理情感認同等);在人的經濟活動中,語言既是獲得社會信息的工具,也是經濟收入提高的保證,這對移民更是如此。移民熟練掌握流入地語言,更有利於找到職業和增加經濟收入。
2、農民工語言同化與城市文化適應
文化適應是指擁有不同文化的群體在直接接觸中對一方或雙方的原有文化所產生的改變。文化適應包含著移民適應流入地文化和當地社會吸收移民文化的一個互動過程。語言能力是移民進行文化適應的前提。語言同化作為一種文化的趨同現象的表徵,它與文化的認同程度成正向關係——語言身份的相似度越高,文化的認同度也就越高。語言同化過程就是對流入地文化的認同過程,如果沒有文化認同感,即使經常使用當地語言,這種同化也是膚淺的、表而的和被迫的。
3、農民工語言同化與心理健康
移民在社會融入中的心理健康與語言同化密切相關。語言促使移民的自我感知產生變化,從而減輕在流入地的心理壓力,但不同的個體其作用的方向有所不同。農民工心理健康與城市融入還是一種互動關係,不管是本地居民還是外來移民都存在語言適應過程。
4、農民工語言同化與行為舉止文明
移民的語言轉換或同化是指其語言使用習慣從母語向第二語言的轉向過程和結果,是移民社會融合的先決條件和文化適應的重要指標。西方學者認為,語言是移民向目標語言族群靠近的主要推動力,也是導致其文化信念、價值觀和行為舉止適應的主要動力,因此通過城市語言同化過程,有助於農民工城市文明規範的確立和思想境界的提高,由言語文明到行為文明。
5、農民工語言同化與關係網路拓展
關係網路是指個體通過社會交際活動建立的一種人群關係總和,在初期時以內群體關係為主,後期逐漸擴展到外群體。這種關係的建立以攝取外在資源,滿足人的經濟生活、心理情感為主要目的。所謂移民網路是移民通過親屬、朋友、同鄉等紐帶與遷入地居民所建立的人際關係總和。關係網路可以有效降低移民在遷移過程中的經濟成本、心理成本和各種風險,有助於移民的社會適應、就業和融合。
6、農民工語言同化與城市身份認同
語言作為一種人的身份表徵,具有保持共同文化的純潔,凝結族群團結的功能,也有瓦解、阻隔和抵禦異質文化,保持群體文化心理趨同的功能。在日常的社會交往過程中,使用同一種語言,容易產生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感和友好感,拉近二者的社會距離,接受並學習優勢族群的語言,是獲得積極社會認同的策略之一。因此,農民工語言同化不僅標志著社會地位的改變,也體現了人的身份認同,是城市社會融入的必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