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分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薄片分析(Thin-slicing)
目錄 |
薄片分析指的是:運用極少經驗快速認知事物和行為規律能力。
由美國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眨眼之間》一書中提出[1]。這是一個類比概念,意思是,基於事物整體少數薄薄切片信息,就能推知整體。例如,基於陌生人第一印象,就準確推理出這個人某些特質。
在書中,格拉德威爾強調,人類在潛意識層面擁有的瞬間決斷力,與深思熟慮、仔細斟酌後所做決定不相上下,甚至更好。
這裡的瞬間決斷力體現的是直覺思維,有時匪夷所思,但在不少情境中仍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薄片分析就是其中一個線索。
但在另一個方面需要註意的是,直覺思維具有或然性,潛意識容易受到干擾產生錯判,例如基於第一印象所做判斷可能只是刻板印象,長時間相處後才發現是錯判。
也就是說,想提高快速決斷力,需要揚長避短,知道何時需要運用快速直覺思維,何時需要運用慢速分析思維,什麼時候要結合兩者。
潛意識和直覺工作機制,有不少基於先天本能,有不少目前還不明瞭,但有不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格拉德威爾看來,薄片分析是潛意識和直覺一個重要機制。所謂薄片分析是指,運用極少經驗快速認知事物和行為規律能力[1]。
來看一個案例,假設給你看一段只有3分鐘夫妻對話視頻,你能判斷出他們在15年內是否會離婚?
對於未經訓練的人而言,這幾乎不可能,因為影響婚姻是否成功因素很多,例如價值觀、性格、習慣、金錢、孩子等,3分鐘對話視頻信息量很少,不足以提供這麼多信息。
但經過訓練心理學家甚至普通人,都可以顯著提高判斷成功概率。方法就是薄片分析。
心理學家發現,可以拋開其它因素,只把註意力集中到一個變數,也就是夫妻雙方在對話中所表現出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比例,類似於洛薩達比例。
具體做法是,將每種情緒加上編碼,例如反感代碼是1,蔑視代碼是2,氣憤代碼是7,埋怨代碼是12等,再將視頻中出現的每種情緒記錄下來,然後去計算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比例。
心理學家總結出的經驗規律是,如果一段婚姻想要延續,視頻中所表現出來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比例至少要達到5:1,否則婚姻就有危險。
其中,有4種情緒特別值得重視,也就是戒備、一言不發、指責和蔑視,一旦出現這4種情緒一種,意味著婚姻存在問題。最嚴重的是蔑視,一旦夫妻之間出現蔑視情緒,意味著這段婚姻很可能短命。
理解個中邏輯,普通人學習情緒識別,經過訓練,也能像心理學家一樣快速判斷出一段婚姻前景,準確概率有保障。對於不明白個中邏輯的人,會覺得很驚訝,但掌握這種薄片分析,也就不覺得意外。
由這個案例,不難體會到,薄片分析本質在於,剔除無關次要信息,只留下少數真正關鍵因素作為判斷依據,從而在短時間內做出高質量判斷和決策。
事實上,在不少情境中,並非信息越多越好,因為更多信息可能無關次要,反而干擾我們對少數真正關鍵因素識別和運用。
潛意識和直覺這種自動快速判斷,是否準確,要看所依據薄片分析是否真正有效。
如果決策情境有規律可循,可以也正確做出薄片分析,並且經過持續訓練,在此基礎上的潛意識或者直覺判斷,準確概率才有保障。
如果決策情境無規律可循或者規律部分占比較少,或者規律雖然占比較高但涉及變數較多無法進行薄片分析,或者雖然可以進行薄片分析但找不出,在此基礎上的潛意識或者直覺判斷,準確概率就很難保障。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在很多情境中,只有專業型直覺才有效,普通人直覺往往不准確。
比如說,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薩利機長》。
電影中,薩利機長飛機遭到飛鳥撞擊,雙引擎停止運轉,飛行高度僅僅900米,情況非常緊急。當時航空塔臺命令是返航,但薩利機長憑直覺認為應該迫降哈德遜河,於是不聽指令,毅然迫降,最終成功拯救機上155人性命。
事後,薩利機長舉動引發爭議:這個迫降決定到底是正確選擇,還是機長個人英雄主義魯莽行動?
審查機構一開始認為返航才是正確選擇,不過,隨著調查逐漸深入,研究人員對事故情況進行十幾遍模擬復盤,發現薩利機長迫降決定是在當時情況下幾乎唯一正確決定。
之所以薩利機長直覺判斷正確,是因為薩利機長飛行經驗極其豐富,培養出專家型直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塔臺指揮和審查機構直覺屬於非專家型直覺,所做返航直覺判斷錶面合理其實不合理。
因此,想要提高潛意識或者直覺的瞬間決斷力,工夫在平常,一要充分論證所處決策情境,是否可以進行薄片分析;二是積極進行薄片分析,總結出規律,併在實踐中檢驗,並不斷錘煉,形成準確概率較高專家型直覺。
在啟發法中,提到,心臟病人急診判斷這個決策情境。
過去,疑似心臟病人被送到急診室後,醫生們要通過血壓、年齡等多達19項指標,來確定危急程度,評估複雜、費時過多,容易延誤危重病人的救治。
那麼,如何既避免判斷錯誤,又做到快速判斷?這是富有價值議題。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醫學中心布里曼醫生團隊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三步評估”啟發法,快速判斷病人是否高危,顯著縮短決策時長。
第一步是,如果病人收縮壓低於91毫米汞柱,就是高危,趕緊搶救,不再看其他指標。
第二步是,如果病人收縮壓沒有低於91毫米汞柱,但年齡在62歲半以上,風險較高,要充分重視,進一步評估。
第三步是,如果病人收縮壓沒有低於91毫米汞柱,年齡在62歲半以上,同時竇性心動過快,也是高危,緊急搶救;其餘則非高危。
原有評估方法,評估19個指標,雖然是更準確,但費時過長,容易延誤,採用“三步評估”,只需評估3個指標,而且只要回答“是或否”,十分簡易,可以快速判斷。
這是根據決策目標倒推的啟發法,在急診室,關鍵是不能延誤危重病人的搶救,至於其它方面的準確度,在非危重病情的前提下,可以從容地進行完整評估。
在這個案例中,“三步評估法”就是薄片分析,只關註收縮壓、年齡和竇性心動過快這三個關鍵變數,基於這種結構化判斷,快速評估是否高危,避免延誤危重病人救治。
在工作和生活不同情境,我們都可以借鑒布里曼醫生團隊做法,探索是否可以進行薄片分析,並量化反饋,不斷提高自己直覺判斷力。在緊急情境中,這種能力甚至可以自救。
民宅起火[1]
例如,《眨眼之間》一書中提到一個真實案例,一棟民宅廚房起火,消防隊趕到後發現火勢不大,就用水槍向廚房噴水,但火勢依然不滅。
隊員們正要做進一步撲救,副隊長忽然直覺感到情況不對,大喊一聲“馬上撤退”。全部人員剛剛撤離,地板轟隆一下就坍塌了。
事後他們才發現,火源不是廚房,而是地下室,撤退是非常明智命令,避免消防員傷亡。副隊長雖然當時也不清楚真實情況,但其專家型直覺輓救全體隊員性命。
文物判斷
1983年9月美國保羅·蓋蒂藝術博物館,搜尋到一尊罕見古希臘少年雕像,賣家開出將近1000萬美元天價。如果這尊雕像確是古代真品,也的確值這個價。
當時蓋蒂博物館急需通過收藏這種頂級文物,來提高業界聲譽,就花大代價來鑒別雕像真偽。一方面請來地質學家,用當時最先進檢測儀器和技術,對雕像進行細緻審查,來確認雕像石材形成年代和出土地點;同時還聘請資深律師,查明相關收藏文件真實性。
前前後後蓋蒂博物館花費14個月,從技術和法律對這尊雕像進行全方位審查,沒有發現破綻,就相信這確實是古代真品,於是買下雕像併在1986年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展出獲得巨大成功,《紐約時報》還做了頭版報道。但是,蓋蒂博物館心頭並不舒服,因為有幾位文物專家先後對雕像提出第一眼質疑:一位義大利美術史學家認為,雕像指甲看上去很彆扭;一位古希臘雕像專家說,感覺有什麼東西不大對頭;還有一位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任館長說,這尊雕像給他的第一印象是“新”,不像是古董。
這些文物專家都是運用直覺思維瞬間做出判斷,但都沒有什麼證據,蓋蒂博物館當時沒有採信,但後來為打消疑慮,就將這尊雕像包好連夜送往雅典,召集希臘最資深雕像專家進行研究。
結果讓蓋蒂博物館大受打擊:專家們進一步調查發現,賣方所提供收藏證明文件是造假,雕像石材也是新材料,只不過用秘方進行做舊處理。
毫無疑問,蓋蒂博物館成為冤大頭。如今,蓋蒂博物館文物目錄中仍然有這尊雕像,旁邊標註著“約公元前530年,或為現代仿品”。
在這個案例中,幾位文物專家們憑直覺所做判斷,勝過蓋蒂博物館最先進檢測儀器和技術。這體現出潛意識或者直覺層面瞬間決斷力價值,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自動運行。
大腦將很大一部分複雜思考工作委托給潛意識和直覺,讓它時時處於自動運行狀態。做一個類比,大腦相當於飛機,意識是飛行員,潛意識和直覺就是自動飛行系統。
二是,快速響應。
很多時候,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什麼,潛意識和直覺就已經幫我們做出快速判斷和反應。在生死攸關、千鈞一髮時刻,潛意識和直覺這種能力尤其重要,是意識層面深思熟慮慢系統所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