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營業利潤差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營業利潤差額

  在管理會計中,將某期分別按兩種成本計演算法確定的營業利潤之差,稱為該期兩種成本計演算法下營業利潤的廣義差額。用公式表示就是:

  某期兩種成本計演算法下營業利潤的廣義差額=該期完全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該期變動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

  顯然,不同期間兩種成本計演算法下的營業利潤廣義差額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或者等於零。其中,不等於零的差額稱為狹義差額。

出現狹義營業利潤差額的根本原因及表現形式

  導致兩種成本法下分期營業利潤出現差額的根本原因,在於兩種成本計演算法計入當期利潤表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水平出現了差異,這種差異又具體表現為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與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之間的差異。因為在變動成本法下,計入當期利潤表的是當期發生的全部固定性製造費用;而在完全成本法下,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數額,不僅受到當期發生的全部固定性製造費用水平的影響,而且還要受到可能存在的期末存貨成本和期初存貨成本中所包含的固定性製造費用水平變動的影響。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只要某期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與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水平不同,就意味著兩種成本法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數額不同,一定會使兩種成本法的當期營業利潤不相等;如果某期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與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製造費用的水平相同,就意味著兩種成本法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數額相同,兩種成本法的當期營業利潤必然相等。

  下麵,結合兩種成本法多期營業利潤比較的例子說明導致兩種成本法下分期營業利潤出現差額的根本原因:

  1997年變動成本法將當期發生的5000元固定性製造費用全部計入了利潤表,而完全成本法下只有3000元的固定性製造費用計入當期利潤表, 比變動成本法少了2000元, 原因是200件期末存貨吸收了2000元固定性製造費用,並結轉到下期,而期初存貨為零,沒有釋放出固定性製造費用,這導致了該年完全成本法的營業利潤比變動成本法多了2000元(等於兩種成本法營業利潤15500元與13 500元之差);到1998年, 變動成本法計入利潤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仍為本期發生額5000元,而按完全成本法計算的期初存貨成本中釋放了2000元由上期帶來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加上本期5000元固定性製造費用,再減去被期末存貨吸收的1250­元固定性製造費用, 最終使完全成本法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達到5750元,比變動成本法多計入利潤表750元,恰好等於該法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2000元與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1 250元的差額,這就是導致完全成本法當期營業利潤比變動成本法少了750元的原因;1999年,因為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與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相等,均為1250元,這樣一來,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恰好等於5000元(1250+5000-1250),與變動成本法相同,所以,兩者成本法營業利潤的數額也相等,都是21000元。

  在先進先出法下,如果本期產量大於或等於期末存貨量,則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可按下式計算:

  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本期固定性製造費用÷本期產量×期末存貨量

  因此 1997年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5000÷500×200=2000(元)

  1998年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5000÷400×200=1250(元)

  1999年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5000÷400×200=1250(元)

廣義營業利潤差額簡演算法的計算公式

  在管理會計實踐中,有時要求在不分別按兩種成本計演算法確定營業利潤的情況下就可以直接得到兩者的利潤差額數據。這就涉及到運用廣義營業利潤差額簡演算法的問題。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營業利潤一定小於按變動成本法確定的營業利潤,即廣義營業利潤差額必然小於零。

  廣義營業利潤差額的簡演算法(以下簡稱利潤差額簡演算法)公式如下:

  某期廣義營業利潤的差額=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

  公式(一)

  =完全成本法下單位期末存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期末存貨量-完全成本法下單位期初存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期初存貨量

  公式(二)

  =完全成本法下單位期末存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期末存貨量-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

  公式(三)

  利用利潤差額簡演算法的公式

  (一),可以十分方便地從理論上證明前面介紹的廣義營業利潤差額一般變動規律的合理性;利用利潤差額簡演算法的公式(二),可以推導出廣義營業利潤差額的一般變動規律;公式(三)有助於簡化實務計算,因為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就是其期初存貨成本中的固定性製造費用,等於上期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通常這是已知指標,不必計算。

  計算廣義營業利潤差額的關鍵是計算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

  利潤差額簡演算法公式的應用

  【舉例】甲企業從1997年至1999連續三年各年的存貨量和產銷量資料如下表所示,有關產品銷售單價和成本水平等數據如下表二所示。該企業存貨計價採用先進先出法。

Image:存货量和产销量资料.gif

Image:单价、成本和费用资料.gif

  要求:

  (1)計算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貨中的單位固定性製造費用;

  (2)計算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

  (3)確定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製造費用;

  (4)按利潤差額簡演算法計算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各期營業利潤的差額;

  (5)利用簡化公式計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營業利潤,並驗證該公式的正確性。

  【答案】

  (1)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貨中的單位固定性製造費用如下:

  1997年單位期末存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frac{5000}{500}=10(元/件)

  1998年單位期末存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frac{5000}{400}=12.5(元/件)

  1999年單位期末存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frac{5000}{400}=12.5(元/件)

  (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如下:

  1997年單位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10×200=2000(元)

  1998年單位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12.5×100=1250(元)

  1999年單位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12.5×100=1250(元)

  (3)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如下:

  1997年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0(元)

  1998年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2000(元)

  1999年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1250(元)

  (4)按利潤差額簡演算法計算的結果如下:

  1997年營業利潤差額=2000-0=2000(元)

  1998年營業利潤差額=1250-2000=-750(元)

  1999年營業利潤差額=1250-1250=0(元)

  (5)根據表3-5的結果計算的兩種成本法各期營業利潤的差額如下:

  1997年營業利潤差額=15500-13500=2 000(元)

  1998年營業利潤差額=27750-28500=-750 (元)

  1999年營業利潤差額=21000-21000=0 (元)

  經驗證按簡化公式計算的各期營業利潤差額與按利潤表計算的各期營業利潤差額結果完全相同,這表明該公式正確。

  營業利潤差額簡演算法的應用

在實務中,有時不需要按兩種成本法同時計算營業利潤,而是先計算出變動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指標,然後利用利潤差額簡演算法確定兩種成本法的營業利潤差額,最後按以下簡化公式直接推算出完全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和期末存貨成本指標。

  完全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變動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按簡演算法計算的營業利潤差額

  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變動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應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

  【舉例】利潤差額簡演算法的應用

  【例題】

  甲企業從1997年至1999連續三年各年的存貨量和產銷量資料如上表一所示,有關產品銷售單價和成本水平等數據如上表二所示。該企業存貨計價採用先進先出法。

  假定該企業2000年的產銷量分別為500件和500件;2001年的產銷量分別為1000件和300件;單價、成本水平和存貨計價方法均不變。

  要求:

  (1)根據變動成本法銷量與利潤的依存關係,直接確定2000年和2001年變動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並說明理由;

  (1) 計算各年期末存貨量;

  (2) 計算變動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貨成本;

  (3) 計算各年完全成本法下期末期初存貨吸收釋放的固定製造費用;

  (4) 利用利潤差額簡演算法計算各年的營業利潤的差額;

  (5) 在各年營業利潤差額的基礎上計算各年完全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和期末存貨成本。

  【答案】

  (1)在價格和成本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因為2000年的銷量為500件,與1998年相同,所以該年變動成本法下的營業利潤等於1998年的水平,為28 500元;同理,該法2001年的凈利潤等於1997年的水平,為13 500元。

  (2)2000年期末存貨量=100+500-500=100(件)

  2001年期末存貨量=100+1 000-300=800(件)

  (3)在前後期成本水平不變的條件下,變動成本法的單位期末存貨成本等於單位變動生產成本22元/件

  2000年變動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22×100=2 200(元)

  2001年變動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貨成本=22×800=17 600(元)

  (4)在完全成本法下

  2000年單位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frac{5000}{500}=10(元/件)

  2000年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10 \times 100=1000 (元/件)

  2001年單位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frac{5000}{1000}=5(元/件)

  2001年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性製造費用=5 \times 800=4000 (元/件)

  2000年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1250 (元)

  2001年期初存貨釋放的固定性製造費用=1000 (元)

  (5)按利潤差額簡演算法計算

  2000年營業利潤差額=1 000-1 250=-250(元)

  2001年營業利潤差額=4 000-1 000=3 000(元)

  (6)按利潤差額簡演算法計算完全成本法

  2000年營業利潤=28 500-250=28 250(元)

  2001年營業利潤=13 500+3 000=16 500(元)

  2000年期末存貨成本= (22+10) ×0=0 (元)

  2001年期末存貨成本= (22+5) ×700 =18 900(元)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essilco.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營業利潤差額"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