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職業社會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職業社會化

  職業社會化是個體按社會需要選擇職業,掌握從事某種職業的知識技能,以及從事某種職業後進行知識、技能更新再訓練從而獲得生活資料,改造社會的過程。大學生的職業社會化對個體社會化的順利開展,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的影響因素

  大學生職業社會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職業社會化的因素主要有大學生自身的特征、家庭、學校、同輩群體、社會文化、傳媒等因素。

  (一)大學生自身特點的影響

  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他們本身的弱點或缺陷制約著其職業社會化進程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學生不完全成熟的心理特點。大學生這一群體身上存在生理髮育成熟與心理成熟相對落後的矛盾。在這種狀態下,他們一旦在職業活動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自卑,甚至導致行為失控,從而阻礙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的順利開展。第二,大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大學生對職業技能的重視不夠,常出現學習成績與職業表現不符的現象,而一旦大學生在職業社會化的過程中受挫,就會阻礙職業社會化的順利進行。

  第三,大學生的職業理想與現實的偏差。大學生往往滿懷抱負,然而在現實中,受多種因素影響,他們並不能完全選擇自己理想的職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會使一部分大學生產生負面情緒,阻礙其職業社會化的進程。

  第四,大學生的社會經驗有限。大學生相關職業的經驗缺乏,這使他們在職業活動中感到困難重重,力不從心,難以發揮自身才能,甚至有的大學生在職業活動中半途而廢,這也是造成大學生職業社會化障礙的主要原因。

  (二)家庭的影響

  家庭在個體職業社會化過程中具有突出作用。家庭通過三種方式對子女的職業社會化產生影響:

  • 家長通過自身言行、經驗影響子女對待職業的態度和選擇。
  • 家人通過參與大學生的就業過程,討論子女的就業去向,或利用各種資源幫助大學生找到理想職業。
  • 甚至有的大學生在職業選擇中,完全由家長代勞,把家人滿意作為自己選擇職業的標準。家庭通過以上幾種方式對大學生的職業社會化產生著重要影響。

  (三)學校的影響

  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個體系統傳授職業價值觀、職業規範、職業知識與技能的機構,大學生在學校中通過專業課程及校園活動學到的內容為他們以後職業社會化提供了條件,奠定了基礎。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及方式等直接影響著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

  (四)同輩群體的影響

  個體總是生活在某一群體之中,以滿足其社會化的需要。大學生在與同輩群體的互動中,成員之間在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等方面相互產生影響。因此,同輩群體在大學生職業社會化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五)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是大多數大學生畢業後的最終歸宿,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招聘人才公平、公正性都直接影響著大學生能否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相應的職業知識和技能。

  我國當前很多用人單位都以學歷作為選擇人才的標準,基於這種選拔方式,很多用人單位更青睞名牌大學的畢業生。“重學歷,輕能力”的用人觀念給大學生的職業社會化造成了很大障礙。此外,目前在我國的就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部分單位會基於人情因素錄用“有關係”的應聘者,而真正有實力的大學生反而被淘汰,這也會導致很多學生產生學得好不如關係好的偏見,影響大學生正確的職業觀的形成,給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的順利進行帶來阻礙。

  (六)社會文化及大眾傳媒的影響

  大學生這一群體獲取信息的能力較強,渠道較為廣泛,因此,他們的職業意識、價值觀等更容易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現代媒介不僅為大學生搜集這種職業信息提供了渠道,同時它傳遞的信息也在影響大學生的職業觀、職業情感及行為。目前,網路傳媒既可以向大學生傳遞有關職業的信息,弓f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職業情感。

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的途徑

  促進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的順利開展,需要以下幾方面的共同努力實現。

  (一)家庭

  正確發揮家長的導向作用。父母長輩要向大學生傳遞正確的就業觀念。切實摒棄“鐵飯碗”、“大城市情節”等不當觀念,然而,目前我國很多小城市或落後地區正是需要大量人才進行建設的時期,在家長及學生的這種觀念影響下出現了小地方人才需求不足與大城市很多崗位人才過剩的矛盾,這不利於縮小我國的地區差距,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二)學校

  學校可從專業課程教育、課程實踐活動及校園文化活動等方面努力。

  1.專業課程教育

  要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學校應在開設專業課程的過程中,滲透職業教育的內容,這樣有助於學生儘早地接觸職業世界和進入職業角色,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期間主動探索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以職業的要求來規範自己,規劃自己的學業與大學生活,實現專業與職業的順利對接,實現職業社會化的順利進行。當然,高校在專業課程中滲透職業教育內容時還需要註意的是:根據現實情況及時調整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發展的目標;學校要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教學內容等。併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職業技能方面的重視,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機會。

  2.學校加強與企業的聯繫

  學校應主動謀求與社會資源的聯繫,結合學生的專業,為學生爭取專業實踐和見習機會,鼓勵大學生參與社會生產活動進行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和實習不僅可以拓寬大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職業技能和社會經驗,還能使他們儘早接觸和學習職場規則,明確今後自我職業目標。

  3.學校通過校園文化活動促進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環境在人的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應創立適應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發展的良好的教育氛圍。一方面,可積極開展體現主流文化的校園文化活動。主流校園文化活動在大學生人際互動能力的提高,職業意識價值觀的確定,職業知識的掌握及職業技能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開展就業教育活動,可以定期不定期地組織專家學者、優秀的職場人士開設職業教育講座,開拓學生視野。要採用多形式、多層面、靈活地營造良好的有利於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的教育氛圍。

  (三)用人單位

  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相關法律政策並切實實施來進一步規範用人單位的行為。消除用人單位在用人過程中因性別、民族、學校是否是重點大學等因素而出現的就業歧視,要使用真正適合某一崗位的人,做到人盡其職。同時要消除招聘過程中“走關係”的現象,做到每一個應聘者都能憑藉自身真實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做到招聘的公平和公正。只有規範用人單位的行為,才能促進大學生職業社會化沿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

  (四)大眾傳媒

  大眾媒體是當今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承載著宣揚高尚職業道德的責任。。一方面發揮網路在大學生學習有關職業知識和技能中的作用。大學生可以通過網路便捷地獲取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大學生可以通過網路瞭解最新的社會用人信息、職業發展信息。另一方面發揮網路的價值導向作用。要引導大學生自覺的接受主流價值信息,潛移默化的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再一方面發揮網路的行為暗示作用。通過先進典型的欄目方式,宣傳各個崗位優秀人物的先進事跡,對大學生進行行為暗示與引導,從而塑造社會所需要的職業行為模式。

  (五)充分利用非正式群體的影響作用

  非正式群體的成員會基於從眾壓力而形成與群體一致的職業的態度、價值觀

  • 鼓勵符合學校相關規定的非正式群體的發展。發揮非正式群體在大學生職業社會化中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要規範和引導非正式群體,使非正式群體中存在的亞文化在主流文化能夠控制的範圍內,減少亞文化對成員社會化的不良影響。
  • 加強對非正式群體中核心人物的培養和教育。加強對非正式群體中核心人物的培養和教育有利於對非正式群體實施有效的管理與引導,註意培養權威核心人物正確的職業意識職業態度及職業行為,以此對成員的職業社會化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非正式群體在大學生職業社會化中發揮積極作用。大學生的職業社會化不僅關係到學生個人的發展同時也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促進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的順利開展對個人及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 易莉.大學生職業社會化的影響因素及實現途徑[D].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職業社會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