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結構經濟效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結構經濟效益(Structure economic benefit)   

目錄

什麼是結構經濟效益

  結構經濟效益是指通過保持經濟結構合理化而產生的經濟效益。   

結構經濟效益的產生[1]

  結構經濟效益是由於經濟結構的合理化而產生的經濟效益。

  “結構”一詞,最初出自拉丁文Structure,意為“構造”或“配置”。經濟結構社會經濟結構,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一定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二是指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地區、各種成分、各種組織及社會再生產各方面的組成或構造。

  最早用經濟結構思想研究經濟問題的是威廉·配第。1690年他在《政治算術》一書中對歐洲不同國家經濟的研究,就體現了結構的思想。後來法國弗朗斯瓦·魁奈在他的《經濟表》中,用幾根線條以圖示方式從巨集觀的角度構畫出一個國家產業結構的大致聯繫和運轉情況。

  馬克思《資本論》中明確指出:“生產的承擔者對自然的關係以及他們互相之間的關係,他們藉以進行生產的各種關係的總和,就是從社會經濟結構方面來看的社會。”馬克思關於社會再生產的理論,特別是其中差於兩大部類及其附類的物質構成和價值比例,是對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經濟結構的組成和相互關係及結構經濟效益的全面論述和重要創見。

  經濟結構的合理化產生結構經濟效益。比如所有制結構的合理化,有利於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有利於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從而產生結構經濟效益。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有利於人力、物力、財力的合理安排和國民經濟總供給總需求的平衡,使國民經濟能夠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從而產生結構經濟效益,並使經濟結構日益優化。

  技術結構的合理化,可以使技術改造逐步高層次化,可以合理地利用各種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從而實現結構經濟效益。合理的產品結構,可以使各產品的生產同消費結構及其變化相適應,有利於產銷對路,使產品符合社會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合理的生產力佈局結構,有利於充分發揮各地的優勢,揚長避短,減少投入,增加產出,提高結構經濟效益。總之,各種不同的經濟結構,會產生不同的經濟效益。最優經濟結構,會產生最優的經濟效益。  

結構經濟效益的特征[2]

  (1)巨集觀性。結構經濟效益一般具有巨集觀性的特征。因為經濟結構一般是指國民經濟各要素之間的聯繫和量的比例。它不是針對一個企業來說的。經濟結構合理化,意味著在整個國民經濟範圍內用最小的資金占用和勞動耗費與物質耗費取得更多的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當然這不是說經濟結構合理化帶來的經濟效益只表現為巨集觀經濟效益,而與微觀經濟無關。因為經濟結構合理化也有利於微觀經濟效益的提高。這是由於經濟結構合理化,意味著企業有了良好的內部經濟條件和外部經濟環境,這是提高微觀經濟效益的保證

  從結構經濟效益的角度來說,微觀經濟效益與巨集觀經濟效益之間不存在矛盾,即不存在對微觀具有經濟效益的活動,對巨集觀反而不具有經濟效益的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說,結構經濟效益是沒有負效益的效益。

  (2)動態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變化的,其變化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經濟結構也由於內因和外因而發生變化。但由於經濟結構存在的巨集觀性、多層次性、互相聯繫與互相制約性,一個部門、一個地區、一個構成經濟結構的因素這種(比如所有制結構中的某一種所有制)的變化,就會立即引起結構內部質的關係或量的比例的變化,這樣結構經濟效益的大小也會因之而變化。所以結構經濟效益比起其他經濟效益比如企業的微觀經濟效益的變化來說,更容易引起變化,或經常處在變動之中。這種變化,或遲或早總會引起結構經濟效益的增加或者減少,而不會完全不變。所以它具有明顯的動態性。

  結構經濟效益的這種動態性或波動性,如果是合乎社會發展需要的,有利於經濟結構的合理化,則有助於結構經濟效益的提高。但是如果這種變化使經濟結構畸形發展,就會引起結構經濟效益的下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戰略需要,逐步調整經濟結構,就是為了使經濟結構日益合理化和優化,使它們內部各方面、各要素之間的比例關係更協調,這樣,就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結構經濟效益。

  (3)綜合性。結構經濟效益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比如,合理的地區產業結構,可以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經濟效益

  一是從比較優勢中獲得的效益。各地區產業配置越是突出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越能夠形成科學的勞動地域分工,越能有力地促進社會化大生產和專業化協作體系及地區經濟的綜合發展,從而獲得比較優勢的經濟效益。

  二是地區的組合經濟效益。建立在地域勞動分工的基礎上的地區產業結構,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種地區的自然資源科技資源資金資源勞動力資源,在全國產業結構向合理化發展中起合力作用,從而獲得地區的組合經濟效益。

  三是地區相鄰連鎖反應的經濟效益。一個地區或其他地區生產要素流動的連鎖反應,起到相互促進作用,從而獲得連鎖反應的經濟效益。

  (4)無償性。結構經濟效益是無需增加投資就能產生的經濟效益。一般經濟效益總是投入與收入的比較,而結構經濟效益一般不需要增加投入,只是改變原有投入在不同部門、地區、行業、產品之間的分配或比例。改變原有生產力的佈局,優化勞動結合,在某些落後部門採用新的勞動方法等,就能使結構優化,從而產生出更大的經濟效益。   

提高結構經濟效益的途徑[2]

  1.要建立合理的經濟結構

  所謂合理的經濟結構,第一,必須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各種經濟優勢,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及國際分工的好處。第二,必須有利於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避免停滯不前和大起大落。第三,必須能夠實現最優的微觀經濟效益和巨集觀經濟效益,並使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統一起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經濟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下,必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首先要解決一些戰線過長或過短、過重或過輕的問題,使各部門、行業、企業、產品之間能實現物資平衡和價值平衡。剋服因過長造成的閑置和浪費,過短造成的供不應求,從而創造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條件。

  其次要符合國情。如我國是一個有12億人口的大國,農業在我國又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調整產業結構,首先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建立牢固的國民經濟基礎。同時,要與農業的發展相適應,大力發展輕工業重工業主要根據農業、輕工業發展的要求和農業、輕工業可能提供的資金市場來發展。

  再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礎,對老企業進行更新、改造。同時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引進技術,引進外資,加強薄弱環節。

  2.投資要採取傾斜政策

  要使產業結構日益優化,取得更多的結構經濟效益,必須對投資採取傾斜政策。因為投資的分配和使用方向,決定了經濟的規模和方向。投資的規模適宜和方向正確,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結構經濟效益。

  一般地講,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生產最迫切需要的部門、行業,應當實行優先投資;對國民經濟技術改革和技術革新能夠起帶動作用或推動作用的部門或行業,即主導產業,應當優先投資;對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業應當優先投資,因為它們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支柱,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充分發揮它們的骨幹作用,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對巨集觀經濟效益特別好的,雖然微觀經濟效益不高,但社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大的部門、行業、企業應當優先投資;對大量創匯的部門、行業、企業也應當優先投資。

  3.要發展能生產出具有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生產工具和原材料的新興產業部門

  歷史經驗已經證明,產業結構水平的重大進步、結構經濟效益的日益提高,總是由新興產業部門的出現而開始的。這裡講的新興產業部門,不是一般的新出現的產業部門,而是指能生產出具有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生產工具和原材料的新興產業部門。體現著某一時期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新產業部門的形成,會帶動相關產業部門以至整個產業結構的變化和優化。

  在我國,從目前的實際出發,應當以運用先進技術改造和發展我國傳統產業為重點,同時註意發展高技術新興產業,以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向前發展。正在發展中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以電子技術、核能技術、高分子合成技術為代表。我們應當建立電子工業、核能工業、化學和石油化學工業高技術產業部門作為提高我國產業部門結構素質的帶頭部門。通過它們的輻射作用帶動其他部門的相應發展,從而使產業結構高層次化,以取得更大的結構經濟效益。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王時傑主編.經濟效益學.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1990.02.
  2. 2.0 2.1 馬江生主編.企業成功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连晓雾,Gaoshan2013,寒曦,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結構經濟效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