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間關係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組織間關係理論(Theor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目錄 |
“任何一個組織的經營活動都離不開與周圍環境的聯繫,它的生存與績效通常都依賴於和其它組織的關係”[1]。因此,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與其它組織的關係及其管理,認識、分析、優化企業與其它組織之間的關係,是企業獲得所需的知識、資源,持續競爭優勢的先決條件和關鍵[2]。研究人員已運用經濟學、社會學、戰略學、博弈論和組織行為學等來理解和研究嵌入企業之中的組織間關係[3]。但由於關係內涵豐富,涉及到經濟、文化、情感、心理和行為等各個方面,目前沒有統一的關係定義[4]。系統研究嵌入企業之中的組織間關係的內涵、特征及其進化等基本問題,既是組織間關係研究的基礎,也是有效管理企業關係的前提。
綜合有關文獻,嵌入企業之中的組織間關係的典型定義見表I。儘管各種定義不盡相同,但都包含以下共同點:相互作用、交易、社會聯繫、持續性和兩個組織以上。
因此,本文將嵌入企業之中的組織間關係定義為:在商業活動中,企業與其它組織之間重覆性的相互作用和交易過程,以及一系列持續性社會聯繫的集合。從定義可知:
1、組織間關係實質上是合約聯繫[9]。既有正式形式的合約聯繫,如正常的交易(供應商網路、生產網路)、戰略聯盟(電信企業聯盟網路)、合作研發(產學研合作網路)等正式合約聯繫,也有非正式合約形式,包括情感的(華人企業網路)、血緣的(家族企業網路)、文化的(日本企業網路)和地域的(矽谷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等。
2、組織間關係具有歷史的依賴性。也就是說,組織間關係與其原有的和未來的相互作用相聯繫,組織間相互作用就在於他們之間前後有聯繫,而且隨其持續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性會變得更大。
3、組織間關係的構成具有多重性。從聯結結構上看,關係包括了多個不同的主體,它們相互聯結構成關係網路;從經濟結構上看,執行不同活動的參與者之間在價值網中相互連接,相互作用,完成價值網路活動,形成商業網路;從社會結構看,不同組織的人員參與,有情感、認知、文化、語言等社會現象的聯結,構成一個社會網路。
4、組織間關係既有顯性表現,又有隱性表現。顯性表現為具有正式合約的交易關係,如供應合同、代銷合同、特許經營和委托研發等;隱性表現體現為情感、文化、友誼、親緣、地域等關係,如企業家之間的個人關係、家族關係、老鄉關係等,而且這些隱性關係具有不可模仿性、路徑依賴性和有價值性,是戰略性資源的體現。
5、組織間關係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沒有關係的持續性,網路就失去了區別於市場的特征,時間是一個關係性因素,與組織問關係有關的過去和將來的關係,影響著現在的關係狀態[8]。過程性意味著,一個有效關係的培養需要時間,關係在時間上是連續存在的。關係是網路的基本單位,關係的作用就在於建立長期持續性的聯繫。特別對於隱性關係,如情感、友誼、信任等關係,更是需要時間的考驗。
從組織間關係內涵分析可知,嵌入企業中的組織間關係的主要特性如圖1所示。
1、相關性(mutuality)。這是組織間關係的本質特性。關係的相關性是指組織間只要能產生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繫,而不管相關程度如何,組織間關係就能產生和持續。組織間存在不同類型的合約,包括技術的、經濟的、計劃的、社會的、知識的和合法的合約,這些合約導致組織間的相關程度不同,但關係可持續[5]。相關性包括相互的信任和承諾,衝突以及解決衝突也是關係的一部分,關係的性質影響著衝突的出現和處理。
2、長期性(1ong-term character)。這是組織間關係的必要特征。組織間關係的長期性是指一個有效關係的建立和發展,需要不斷交易和時間的考驗。關係的長期性可以剋服交易的機會主義風險,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剋服經營的複雜性,增加專有資產的投入,從而增加相互間的信任和承諾。
3、互動性(interaction)。它是組織間關係的核心特征,指任何一方的關係行為變化都影響整個關係網路,進而影響到其它組織的關係行為。組織間關係互為函數關係。任何一方關係行為的變化,不僅是其自身能力的函數,也是其它組織關係行為的函數[8]。通過互動過程,組織間關係得以發展、維持或終結。
互動性是組織間關係不斷進化的力量之源。互動性包括了動態性(dynamics)、交換性(exchange)、適應性(adaptability)、協調性(adjustment)和價值性(value)[8]。
4、嵌人性(embeddedness)。這是組織間關係的最基本特征。關係的嵌人性是關於結點之間如何相互影響,這些相互影響如何變化的函數[10]。嵌入性說明組織間關係具有高度的前後聯繫的社會合約,高度依賴於與其關係的特殊位置。嵌人性意味著組織間關係,不僅具有兩元關係,而且存在著與第三方的關係,相互聯繫構成一個關係網路。
嵌入性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信息傳遞;(2)文化培育; (3)建立集體意志; (4)形成聲譽機制[9]。嵌人性對組織間關係的建立與發展至關重要,一方面,促進組織之間的協調,另一方面,運用隱含的社會合約,發揮社會機制對關係有效運行的作用。
從組織間關係特性分析可知。組織間關係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由於不同階段的進化動力不同,為此,本文從組織間關係進化動力的角度,將其進化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基於威脅的進化階段、基於知識的進化階段、基於信任的進化階段。
1、基於威脅的進化階段。這是組織間關係進化的早期階段。所謂基於威脅的進化是指組織間產生關係時,機會主義行為將導致其成本大大高於其收益,交易一方因擔心失去機會或擔心聲譽的損失而採取值得信任的行為方式[11]。基於威脅的組織間關係進化與懲罰的危險有關,即若關係一方不履行其承諾的任務。它將受到製裁和懲罰,同時,若其能履行承諾將得到相應的回報。
在建立交易關係之初,彼此不熟悉,信息不完備懲罰的威脅比承諾的回報更有顯著的激勵作用[12],此時的組織間關係進化的動力在於威脅。因此,這個階段的組織間關係稱為基於威脅的組織間關係它是組織間關係進化的基礎。
企業不僅害怕失信受懲罰,而且其回報也源於保持信任,強調從實用主義考慮,計算守信與失信的收益與成本,只要守信的收益大於失信,就可以採用發展彼此間的關係行為。
2、基於知識的進化階段。這是組織間關係進化的發展階段。所謂基於知識的組織間關係就是在過去的交易中,彼此之間都充分瞭解而產生相互信任的關係行為。這種關係行為源於彼此充分瞭解而相互間有信心。因此,相互瞭解和可以預測彼此未來的行為是這個階段組織間關係進化的核心。隨著關係的發展,彼此之間重覆交易和相互作用,共用信息和經驗,通過多次的磨合、協調、溝通,彼此之間可以應用知識來準確預測對方的行為,從而加強相互信任,促進關係的進化。
由於這個階段組織間關係的進化有賴於雙方的瞭解和知識,故稱為基於知識的組織間關係進化階段。這是組織間關係進化的關鍵。
3、基於信任的進化階段。這是組織間關係進化的成熟穩定階段。所謂基於信任的進化是指組織間彼此相互信任,有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在道德責任等方面有共同認識。這是組織間關係進化的最高層次,關係進化的動力來源於認同感和信任感,故稱為基於信任的進化階段。
在這一階段,理解彼此之間需要和追求,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追求,遵守共同的關係行為標準和規範,導致各方都能自願地為他人而行為。產生利他主義行為,相互間就像一個統一的實體。
總之,組織間關係的進化從基於威脅開始,此時開始產生交易關係。具有不穩定性、風險性和多變性。隨著關係的發展,彼此瞭解和重覆交易,促進組織間關係又上升到基於知識階段。此時,組織間關係處於發展過程,隨著交流的增加,相互地共用理想和目標,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同一性,遵守統一的行為標準與規範,大大增進彼此間的信任,形成一個緊密合作的共同體,這時,組織間關係就上升到最高層次的基於認同階段,此時,組織間關係處於成熟穩定狀態。組織間關係的進化過程經歷了早期、發展和成熟這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組織間關係具有不同的特性,而且能夠從—個層次進化到另—個更高層次。如圖2所示。
說明:在J1:部分組織間關係經過基於威脅的進化,發展到基於知識的進化。在J2:少量的組織間關係從基於知識的進化,進一步發展到基於信任的進化。
綜上所述,將組織間關係進化過程總結如表2。組織間關係的進化過程,實質上反映了嵌入企業之中的關係網路的進化過程。對組織間關係進化過程不同階段的認識,有利於管理者瞭解各階段的特點,採用不同的策略,以保證組織間關係的建立與發展,加強關係管理。
- [1]C.Oliver.Determinants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0,15(2):241—265.
- [2]R.M.Morgan,S.Hunt.Relationship-Based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Marketing Strateg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6):281—290.
- [3]P.D.Consins.A Model for Managing Long-term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J].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Supply Management,2002(8):71.
- [4]Y.H.Wong,J.L.M.Tam.Mapping relationships in China:guanxi dynamic approach[J].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es Marketing.2000,15(1):57—70.
- [5]Chenting Su,M.J.Sirgy,J.E.Litdefield.Is Guanxi Orientation Bad,Ethically Speaking? A Study of Chinese Enterpris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44):303—312.
- [6]C..A.Hackley,Q.Dong.American Public relations Networking Encounters China's Guanxi[J].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2001(summer):16—19.
- [7] 韓巍,席酉民.關係:中國商業活動的基本模式探討[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1(1):4347.
- [8] M.Holmlund,J.A.Tomros.What are relationships in business networks.'?[J].Management Decision,1997,35(4):304—309.
- [9]劉清華.企業網路中關係性交易治理機制及其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3.
- [10]M.Granovetter.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In N.Nohria & R.G.Eccles(Eds),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Structure,form,and action.Boston;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92.
- [11]G.Svensson.Extending trust and mutual trust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 towards a synchronized trust chain in make ting Channels[J].Management Decision.2001(6):431—440.
- [12] S.Harris,M.Dibben.Trust and Cooperation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Values[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999(15):46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