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6个条目

空白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空白效應

  空白效應是指作品留給讀者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讀者可以憑藉自身的文化素養,展開思維羽翼去思考,從而獲得對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一幅畫如能適當地留下不著色彩的空白,會收到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的藝術效果;詩歌語言的跳躍,電影藝術的空鏡頭,也都能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感染力。廣告空白可以歸屬於廣義的背景,雖然它不直接裝載廣告信息,但它所具有的"迴旋餘地"有很強的審美促銷作用。在具體運用中,廣告空白通過語言組合、構圖形狀和刊播方式表現出來。這些都是空白效應。 中國有個句子叫:“此時無聲勝有聲”。它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中,語言變得蒼白無力,人們早已從作者描繪的場景,人物的心理活動、行為舉止瞭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演講的過程中,適當地留一些空白,會取得良好的演講效果,這就是空白效應。

空白效應的原理分析

  中國現代教育,選才的方法和依據從來未變,考試成績一直是選才的唯一依據。學校教育永遠跟著考試這根指揮棒轉。在教學中,教師為追求升學率,往往把“滿堂灌”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生在課堂上象個機器人一樣忙於聽課,忙於記筆記,對教師講授的內容來不及消化就吞進肚子里去了。“堂上記筆記,課後背筆記,考試憶筆記,考完忘筆記”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呢?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

  (1)“滿堂灌”的教法極易使學生產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勞,容易引起學生“分心”現象。

  (2)從記憶原理看,“滿堂灌”的教法不易使學生記憶所學知識,這是因為後者受到前攝抑制的緣故。

  (3)從創造和想象原理來說,“滿堂灌”的教法容易使學生產生惰性,滿足於現成的答案,不利於培養創新思維

  相反,在課堂教學中留下空白點,學生受後攝抑制的影響較少,在課堂中大腦可以得到積極的休息,由聽轉為思,容易記憶所學知識,而且更容易蕩起想象的浪花,激起好奇的漣漪。

空白效應的啟示

  在教學中,也存在著“空白”效應。教師要善於留白,如在表達方面留白,針對某些問題,教師不妨先不說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去想、去說,讓學生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在實踐方面留白,給學生一個鍛煉和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教師應給學生思考分析的機會,讓學生獨立地思考、判斷和麵對,學生的分析能力就會逐漸提高。在批評方面留白,批評之後,留有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責備的時間。這樣學生就不會有一種被窮追不捨之感,反抗心理就會銳減。

空白效應的案例

案例一

  教學中,如法國作家都德在《最後一課》描寫主人翁韓麥爾先生:“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然後……向我們作了一個手勢:‘散學了,你們走吧。’”這段文字描寫,讀者從主人翁的行為舉止已完全瞭解他的愛國主義情感。所以作者沒有著力描述主人翁的語言,卻已把要歌頌的愛國主義精神渲染到極點,同時也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案例二

  一位老師在朗讀課文《孔乙己》,當他讀完最後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全班學生肅然,課堂頓時沉寂——他們沉浸在思考中。這位教師維持著這種“課堂空白”,並不急於講課,讓學生繼續自己去咀嚼、體味文章的內涵。兩、三分鐘後,一個學生長吁了一聲,課堂又活躍起來了。這位老師馬上抓住時機提問:孔乙己這個人似乎很可笑,但你讀完之後,笑得出來嗎?有什麼感想?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即使笑,也是沉悶壓抑的。”,“孔乙己既可憐又可氣。”好!這位老師感到很滿意,因為他並沒有講解,而學生卻已正確理解了教材的意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可見空白效應運用得恰到好處會帶來神奇的效果。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空白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