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電影心理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電影心理學

  電影心理學,即根據心理學原理研究電影影像特性、電影創作原理和受眾觀影經驗的理論。是以感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為依據,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而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的觀眾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包括多個方面。

電影心理學發展

  1916年,德國心理學家雨果·明斯特伯格發表《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提出“電影不存在於膠片上,甚至不存在於銀幕上,而只存在於把它實現的思想中”的立論,強調電影是“一種心理學游戲”,做了電影心理學研究的初次嘗試。

  1932年,德國心理學家魯道夫·愛因漢姆的《電影作為藝術》從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出發,系統研究了電影影像的物理特征、視覺表現手段的發生學元素和電影作品的藝術特性,強調“心理結構能力說”和關於“審美主體的能動性”的觀點,提出了“局部幻象論”和“形象偏離說”,為無聲電影的藝術合理性辯護。(參見“局部幻象論”)

  1940年,法國作家安德烈·馬爾羅的《電影心理學概論》論述了電影的本性、蒙太奇表現手段和明星制的心理學依據。

  40年代末期,法國電影理論家讓·馬扎萊的《電影與心理》和莫裡斯·梅洛—龐蒂的《電影與新型心理學》對一般主觀鏡頭的分析,是電影心理學的重要論述。

  1963年,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裡的《電影美學與心理學》(第一卷)問世,這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對影像、全景鏡頭、主觀鏡頭、景深鏡頭、移動鏡頭、結構、彩色和音樂諸元素作出了心理學的解釋,尤其以心理學為依據論述了蒙太奇的合理性,提出了電影作品的“形象—符號—藝術”三個層次。蘇聯電影理論家謝·金茲堡的《電影理論概述》從視知覺角度探討了運動和深度的心理學原理。以感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為依據,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 電影心理學,即根據心理學原理研究電影影像特性、電影創作原理和受眾觀影經驗的理論。是以感知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或精神分析學為依據,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而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的觀眾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包括多個方面。

電影心理學研究範疇

  研究觀眾心理和影片心理效應的觀眾心理學的研究範疇包括:

  1、電影觀眾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如視覺暫留、認同、完形、幻象、催眠、白日夢、參與、鏡像;

  2、影片影響個體心理的功能,如宣泄、撫慰、殿堂效應和快樂原則

  3、影片的群體效應,觀眾通過感受影片的內容和形式,形成心理上被聯繫起來的獨特社會群體,達到群體審美的溝通,造成社會行為情境,從而使觀眾個體加入到群體中,體驗集體情緒,發生複雜的內心活動,調節個體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獲得凈化和升華。(參見“格式塔心理學電影理論”)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交,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滲入電影理論領域。精神分析學的重要範疇,如無意識潛意識、鏡像階段、初始場景、濃聚、移換、窺視癖等概念被用於解釋電影的機制、觀看主體的心理活動、電影作品的創作和感受過程,從而形成現代西方電影心理學的新階段。法國電影理論家克裡斯蒂安·麥茨將精神分析學理論和結構主義符號學相結合,完成了重要著述《想象的能指》,創立了電影的第二符號學——電影精神分析學。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otf125,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電影心理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