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會計信息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環境會計信息是指關於企業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與消除、環境資源利用以及與環境有關的其他財務信息,不包括企業的非財務環境會計信息。
環境會計信息的內容[1]
據環境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信息的要求來分析,環境會計信息應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環境資產是指由於符合資產的確認標準而被資本化的環境成本。環境成本是指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企業管理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採取或被要求採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企業因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所付出的其它成本。比如,避免和鼾廢物,保持和提高空氣質量,開發更有利於環境的產品,開展環境審計和檢查等方面的成本都屬於環境成本的範疇。
環境成本應在其首次得以識別的期間加以確認。如果符合資產確認標準,就應將其資本化,如果直接或間接地為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有關,也應將其資本化:1.提高企業擁有其他資產的能力,改進其安全性或提高其效率。2.減少或防止今後經營活動所造成的污染。3.環境保護。許多成本並不會在未來帶來經濟效益,或者與未來收益沒有足夠密切的聯繫,因而不能將其資本化,這些成本包括:廢物處理、與本期經營活動有關的清理成本、清理前期活動引起的損害、持續的環境管理以及環境審計成本等,還有諸如因不遵守環境法規而導致的罰款以及因環境損害給予第三方的賠償等。這些與環境有關的成本應作為費用計人損益。
(二)環境負債
環境負債是指企業發生的,符合負債確認標準,並與環境成本相關的義務。其含義為確認負債不一定要有法律上的強制性義務。企業可能將其超出法律規定的標準清除污染作為自己的政策,主要是基於本企業商業信譽的考慮。在這種情況下確認為環境負債,需要企業管理部門作出有關環境成本的承諾,否則不能視為環境負債。
(三)環境收益
環境收益是指會計主體保護環境資源所得到的收益。因為企業積极參与治理污染極有可能會直接或間接產生某種收益。比如利用三廢生產產品將會享受對流轉稅、所得稅等稅種免稅或減稅的優惠政策,從而增加稅後凈收益;從國有銀行或環保機關取得低息或無息貸款所形成的隱含收益;由於採取某種污染控制措施而從政府取得的不需償還的補助或價格補貼;企業主動採取措施治理環境污染昕發生的支出可能會低於過去交納的排污費、罰款和賠付而賺取機會收益,等等。
(四)環境支出
根據我國現行有關法律的精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損害需要以污染後的某種支出洚為賠付和補償;按照預防為主的原則,企業也可能會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或前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主動治理可能發生的污染。也就是說,從事與環境有關的活動,勢必造成某種支出的發生。支出的形態多種多樣,如:環境管理費用、環境監測支出、排污收費、污染嚴重限期治理的停工損失、降低污染和改善環境的研究與開發支出、為進行清潔生產和申請綠色標誌而專門發生的費用等等,這些支出會影響到企業當期或多期的損益。
(五)環境績效
環境績效是塑造企業環境形象的關鍵根據使用對象的要求,環境會計信息中反映環境績效的內容應包括三方面:
1.環境法規執行情況。包括執行的成績乾“未能執行的原因。
2.環境質量情況。如:(1)污染物排放情況(2)主要環境質量指標達標情況。(3)發生污染事故晴況。(4)環境資源的耗用量。(5)有毒有害材料物品的使用和保管情況。(6)廠區綠化率以及有償或無償承擔的其它綠化任務。
3.環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況。如:(1)污染治理情況。(2)從事環境治理、檢測、研究機構、人員、開支情況。(3)企業建立的環境管理體制情況。(4)污染物的回收利用情況。(5)其它污染治理措施和事項。
環境會計信息的使用對象[1]
準確把握環境會計信息的使用對象及信息需要是構建環境會計信息的基礎。
(一)投資者。投資者是環境會計信息最主要的使用對象之一。首先,出於對投資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慮,他們自然非常關心企業的環境績效會對企業財務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有何影響。其次,由於投資者素質和修養的不斷提高,道德投資的觀念開始被一些投資者接受。由於他們只對那些具有良好環境意識並主動承擔環境責任的企業投資,所以他們將會非常重視企業的環境績效,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等看待,因此他們對環境會計信息也就產生了需求。
(二)金融機構。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現代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力量,隨著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把環境問題引入其基本業務活動中。銀行在發放貸款時,出於貸款的安全性必須全面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分析由環境問題可能引發的潛在負債和風險。同時由於全社會對環保問題的重視,現代銀行也開始引入道德投資的觀念,把環境保護問題作為重要的貸款依據,甚至作為優先考慮的問題。
與銀行的考慮相關類似,保險商也開始關註環境問題可能招致的風險。保險商如果不對企業投保的財產所隱含的環境風險予以足夠的重視,他們將有可能替企業承擔巨大的環境治理開支從而招致巨大的損失。為此保險商必鬚根據企業的環境績效來確定其投保範圍和基數。為了這種評估,他們也十分重視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
(三)商品市場上的有關各方。出於各種各樣的考慮,商品市場上的有關各方出於關心企業的環境影響、環境績效和環境形象。對於消費者來說,由於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會關心所消費的產品和勞務對於他們是否具有生理上的經濟上的不利影響,同時也會關心自身的消費是否會對他人和地球環境造成危害,所以綠色消費主義正在成為時尚,人們越來越對綠色產品和綠色企業感興趣。產品和勞務的經銷商們受消費者影響,也開始重視環境問題。他們不但關心產品的環境污染問題,更關心供應商是否履行了環保責任,他們經銷的商品是否是綠色產品。如今的市場傾向表明,同類的產品和勞務,人們總是願意購買那些具有良好環境形象和具有綠色標誌的產品和勞務。企業環境形象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而環境形象只能靠企業不斷對外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來塑造。
(四)國家管理機關。國家作為社會大眾的代表和社會管理者,對於自然資源擁有所有權。國家通過無償或有償的方式將環境資源交付給企業使用,當然在有權要求企業管好用好環境資源,有權知道企業對於環境資源所作出的損害或貢獻。那麼國家要求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也是理所當然的。
(五)企業職工。職工處於企業生產經營的第一線,他們直接感受著環境污染的危害和環境保護帶來的好處。他們很想知道企業在環境問題上做了些什麼及做得如何,他們也有權知道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瞭解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有利於職工評估自身得到的利益,有助於改進他們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從而改進環境管理和提高生產經營的積極性。
(六)社會公眾及其他。首先,對於身處企業周圍的公眾及其代表組織來講,企業的環境行為將直接使他們受害或受益,他們有瞭解企業環境信息的意願。其次,從廣度上講,社會公眾的態度對企業具有深遠的影響。一個企業的環境形象,將會影響到企業勞動力供應、生產、銷售和盈利,社會公眾的態度將決定著他們是否接受一個企業的存在。企業有必要為它們的“衣食父母”提供必要的環境會計信息。
(七)企業管理當局。企業管理當局也是環境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對象,並且在許多情況下他們對此要求的更多、更具體、更快速。他們需要利用環境會計信息來幫助解脫所承擔的財務和環境責任,幫助實施環境管理和經濟管理的有關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