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新聞來源是指即新聞的出處,主要是指新聞信息資源的擁有者和提供者。記者通過與新聞來源的直接接觸,可以瞭解、掌握新聞事實真相;受眾可以根據新聞來源來判斷記者報道的新聞是否權威、可信。因此,新聞來源是受眾決定自己是否相信、接受新聞事實的重要依據之一。
新聞來源的主要特征[1]
新聞來源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人物性新聞來源。即擁有新聞信息資源的人,包括新聞發佈者、新聞人物、新聞參與者、新聞相關者。人物性新聞來源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組織代表;可以是政府部門代表,也可以是群眾團體代表。
二是觀察性新聞來源。即記者本人在新聞現場通過直接觀察得來的第一手新聞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聞來源就是記者本人。參與報道重大新聞的記者常常會成為其他媒體的新聞來源。
三是存儲性新聞來源。即可查閱的文字資料,包括以文字版或電子版方式存儲的書籍、刊物、研究報告、講話稿、新聞稿、個人博客文章等材料。從新聞學角度來看,與這三種不同的新聞來源進行接觸並獲得所需要的新聞信息需要記者採取不同的技巧。
人物性新聞來源從生存形態上可以分為個體、群體,也可是一定組織機構。包括政府組織、政黨組織、 業組織和其他非政府組織、民間組織、群眾團體等。組織機構與新聞界的交往也是通過新聞發言人等組織代表向新聞媒體傳遞新聞信息的。新聞媒體也是重要的存儲性新聞來源之一。
人物性新聞來源的主要特征。
一是非專業性。新聞來源作為原始新聞的擁有者是新聞傳播的源頭,是連接新聞事實與新聞報道的重要橋梁。新聞來源雖然不是專業的新聞記者,但在新聞傳播中卻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新聞記者從專業的角度按新聞規律和報道政策對新聞來源提供的新聞信息素材進行必要的選擇。
二是身份的隨機性或偶然性。新聞來源不是確定不變的,隨時、隨地和隨事而發生變化。只要具備一定條件,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有町能成為重要新聞來源。
三是空間分佈的廣泛性。新聞來源存在於社會各個領域。
四是接觸媒體的不平衡性。儘管不同個體成為新聞來源是隨機的、偶然的,但接觸到新聞媒體、成為新聞來源的幾率不同。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個體或組織幾乎是必然的新聞來源,而有些人則永遠也不可能成為新聞來源。因此,媒體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儘量剋服新聞來源上的偏向性,儘量做到客觀、公正、全面。在新聞實踐中,有時還出現一些特殊新聞來源,即匿名新聞來源。一些新聞來源不願透露身份,他們往往會考慮自身安全或新聞敏感程度較高等因素而不願將自己的身份公之於眾,要求記者在報道中不要提及其名或所在單位等能夠使人猜測出自己身份的線索。匿名新聞來源在報道中往往以“據消息靈通人上說”“據接近會議組織者的人士說”“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業內人士透露”“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官說”等形式出現。有時,出於對未成年人、案件舉報人、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受害者的保護,在必要時要按新聞規律和有關規定進行技術處理。匿名新聞來源在新聞報道中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在使用時必須對其提供新聞的真實性進行多方求證,力求以多來源方式報道新聞。
- ↑ 張小枚.正確使用新聞來源的意義[J].雞西大學學報,2008(2)
新聞來源是受眾決定自己是否相信、接受新聞事實的重要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