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線航空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支線航空市場指採用支線飛機經營非大城市之間的航空業務市場。對支線的定義沒有精確的外延,一般認為航線距離在600km以下,或省、區內航線,以及1000km以下的起始點不含樞紐機場的瘦長航線均屬於支線。在同意這種劃分的基礎上,應排除樞紐機場與二線以上機場之間的航線,如中國的重慶與成都航線。
支線航空市場的特點[1]
同幹線航空比較起來,支線航空不論從航線的利潤水平還是從航線的國民經濟意義上看,都處於低端但又很基礎的地位。
(一)支線航空市場的地域性
短程航線往往比長途幹線具有更高的噸公裡成本。因此航程越短,航空運輸在價格上越沒有競爭力,陸路運輸則更加靈活和便利。但有些偏遠地區、人口密度稀少地區或因物理障礙難以到達的地區,缺乏良好的陸路交通條件,空運則更為便利和快捷。因此支線運輸往往與地域因素相關。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一定程度,人們的平均時間價值變得更大.以往選擇陸路運輸的旅客會轉向更快捷、舒適的航空運輸。經濟和資源上的分散化對支線航空的發展產生著巨大影響。城市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人口密度變大,公共設施負擔重,人工成本提高。許多大公司在選址時會選擇一些自然環境好.交通便利.薪資和消費成本較低的郊遠城市。經濟上的分散化導致了人口聚居地的分散化。這種經濟與人口上的分散化趨勢是支線航空獲得更長久發展的根本動力。
自然資源(如旅游資源)的分散化,也是支線運輸存在與發展的一個基礎。
(二)支線航空市場的依存性
支線市場所具有的特點使很多支線航空難以獨立運作,但如果將支線與幹線相連.將支線機場的旅客集中到樞紐機場中轉,則不僅可以為中小機場地區的旅客提供更多可選擇的目的航線.而且大大地增強了支線市場自我維持的能力。
從支線的旅客組成來分析.支線航空的旅客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以支線另一端作為目的地的旅客。二是與幹線相關聯的支線旅客。在很多支線中,後者的旅客量超過了前者。在美國,從事支線運輸的中小公司大多與骨幹航空公司達成聯盟.截止2004年4月.二者建立的代碼共用協議多達58個。這些參與共用協議的中小公司運行的支線旅客中,有98%的旅客行程與幹線相關141。市場結構決定企業行為和績效,支線市場的旅客組成決定了支線航空運輸的附屬地位。
一些大的航空公司經營支線網路,其主要目的也在於給幹線網路集散旅客,支線本身的利潤狀況並不是唯一考慮。
- ↑ 鮑同振.支線航空運輸的定位與發展(A).中國民航學院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