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成思危(Cheng Si Wei,1935年6月-2015年7月12日):“中國風險投資事業之父”
目錄[隱藏] |
1935年6月,成思危出生在湖南湘鄉,父親成舍我是我國報業傑出的開拓者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全家輾轉至香港。1951年7月,16歲的成思危孑然一身回到祖國大陸。先是進入“南方大學”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廣東省總工會工作。由於良好的工作表現,不久又被選送到華東化工學院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化工部沈陽化工研究院工作。1981年已在化工領域小有成就的成思危,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到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管理研究院學習。46歲改換專業,無疑是人生的一個挑戰。他不負眾望,兩年後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成為大陸最早獲得MBA學位的學者之一。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思危就努力將風險投資的概念引入中國,從1998年開始,每年都要主持召開中國風險投資論壇,為我國風險投資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風險投資之父”。
-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成思危於北京時間7月12日凌晨與世長辭。[1]
- 1951年至1952年廣州南方大學工人學院學習政治理論,後任廣東省總工會組織部科員,廣州珠江區“五反”指揮部民船業分隊長。
- 1952年至1956年華南工學院無機專業、華東化工學院無機物專業學習。
- 1956年至1958年化工部沈陽化工研究院技術員。
- 1958年至1973年化工部華北設計研究分院、天津化工研究院技術員、專題組組長、研究室副主任。
- 1973年至1981年石化部石油化工科研院技術員、化工部科研總院(科技局)化工一處、無機化工處工程師。
- 1981年至1984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並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 1984年至1988年化工部科技局工程師、總工程師。
- 1988年至1993年化工部科研總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 1993年至1994年化工部副總工程師兼科研總院總工程師。
- 1994年至1997年化學工業部副部長、民建中央主席(1996年12月)。
- 1997年至1998年民建中央主席。
- 1998年任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
- 2004年12月再次當選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
- 2010年06月再度當選全國臺灣研究會第6屆理事會會長。
- 2015年7月12日,成思危先生於北京時間7月12日逝世,享年80歲。
- 績差公司股改無意義 不如讓其直接退市
- 中國絕不能接受“資本無道德論”
- “我畢生的抱負就是能為富國強民做點事。 ”
- “我們要努力做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務實的理想主義者,審慎的樂觀主義者。 ”
- “多研究少開口,多學習少應酬,多辦事少出頭,多協商少獨謀。 ”
- “勤奮學習,自強不息,淡泊名利,知足常樂。 ”
- “多說真話實話,少說空話套話,不說大話假話。 ”
-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認真,做學問要勤奮。 ”
- “慷慨陳詞豈能皆如人意,鞠躬盡瘁但求無愧我心。 ”
- “沒有風險投資,建設創新型國家難以實現。 ”
- “經濟只能保證我們的今天,科技能保證我們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確保我們的後天。 ”
- 人民幣國際化之路,中信出版社,2014年
- 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成思危(作者), 厲以寧(作者), 吳敬璉(作者), 林毅夫(作者)等 , 高尚全 (編者),人民出版社,2013年
- 東亞金融危機的分析與啟示,1999年,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積極穩妥地推進我國的風險投資事業” 管理世界 1999年第1期
- “努力推進我國的風險投資事業” 人民日報 1998年10月31日
- “加強軟科學研究,促進決策科學化” 人民日報 1998年5月26日
- “我國管理科學的現狀與展望” 管理科學學報 1998年第1期
- “東亞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挑戰和機遇” 經濟界 1998年第4期
評論(共27條)
成思危先生勤奮好學,踏踏實實,所發表的文章對我們很有啟示。先生辛苦了,70多歲了還在對中國的經濟做深入的研究,真是了不起。如果我們有先生一小半的鑽研精神,中國的發展速度將是一個神話。
成思危先生勤奮好學,踏踏實實,所發表的文章對我們很有啟示。先生辛苦了,70多歲了還在對中國的經濟做深入的研究,真是了不起。如果我們有先生一小半的鑽研精神,中國的發展速度將是一個神話。
成思危先生勤奮好學,踏踏實實,所發表的文章對我們很有啟示。
成思危先生:個人覺得你本人是非常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你的一些思想很有著遠於現實的長久意義,當然我個人不知有無資格去評價,我是學應用電子的專科生對經濟也不大懂,但成先生的一些思想個人覺得是非常好的,誠如我覺得好的東西是要經得住考驗和會被大家認同的,成先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實在另晚輩所折服;我覺得我們中國的高等教育應適度改革和加大改革的力度,教育存在的問題實在太多和太讓人困惑了,譬如學校的教職人員有很多是存在著關係問題而優先考慮的,我覺得教育者首先是要具備高素質的人才和人品,才有資格做老師;另外大學畢業之際在人生選擇面前,在專業面前我不喜歡,卻也硬著頭皮和學費專心聽講了3年,我有想去考研學經濟和哲學的打算,但在面對現在經濟發展,在知識的學以致用、求實和善疑面前,我困惑和猶豫了,我不知道我要求的究竟是什麼,什麼是我要為之一生,去奮鬥和實踐的目標,還是隨著社會的普遍標準找一份好工作。
昨天現場聽了成先生,關於如何提高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演講,真的很棒,知識豐富,經濟理論扎實,工作態度認真,敢說真話!棒啊!
成思危先生勤奮好學,踏踏實實,所發表的文章對我們很有啟示。先生辛苦了,70多歲了還在對中國的經濟做深入的研究,真是了不起。如果我們有先生一小半的鑽研精神,中國的發展速度將是一個神話。
典型的腦殘者,中國人的辛苦全球聞名的,歐美基本都是周末休息,沒有什麼加班 阿拉伯世界甚至下午一點就下班了 我們沒日沒夜的勞動,人均購買力仍然世界100開外了 不要說什麼因為人多,青海人少,黑龍江人少,也沒看到那裡有多富裕? 不用腦子說話,禍國殃民,用文明語言都對不起你這種不文明的觀點
成老先生勤奮好學,知識淵博,值得欽敬。但識人偏頗,偏聽偏信,偏激偏鋒。加之周圍阿諛奉承,小恩小惠,貫於媚上之徒日多,恐晚節不保。美其名曰調研,殊不知給黨派之中那些不學無術,專攻獻媚接待,狐假虎威,藉機撈取政治資本的人機會,自己渾渾噩噩而不覺,不亦悲乎!誤導輿論,誤導人向,誤導會心,不亦悲乎!這個組織長期下去,素質堪憂,形象堪憂。敬勸先生恢復昔日睿智,親君子遠小人,至少不要被那些腥秋小二玷污一世清名。
成思危你打著學者的恍子,實際是為別人做嫁妝.市場經濟有一定的游戲規則,大家都遵守,游戲才能進行.中國完全是政府控制,談何分險.你能讓中行,中石油倒閉.中國的股市是政府與企業圈錢的工具,做股的人幾乎全虧本,你作為近80歲的年齡,應當以自己的70多年閱歷勸導大家不要輕易入股市.你不僅不說,你裝模作樣說<股市有三個常識:第一,股市不會只漲不跌;第二,股市裡不可能只有贏家,沒有輸家;第三,上市公司是創造股市財富的源泉。因此,投資者一定要註意風險。要註意股市的泡沫。>實際上是為虎作脹.勸你年齡不小了,應當退休養老.你的理論實在不值一提.
成思危先生:個人覺得你本人是非常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你的一些思想很有著遠於現實的長久意義,當然我個人不知有無資格去評價,我是學應用電子的專科生對經濟也不大懂,但成先生的一些思想個人覺得是非常好的,誠如我覺得好的東西是要經得住考驗和會被大家認同的,成先生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實在另晚輩所折服;我覺得我們中國的高等教育應適度改革和加大改革的力度,教育存在的問題實在太多和太讓人困惑了,譬如學校的教職人員有很多是存在著關係問題而優先考慮的,我覺得教育者首先是要具備高素質的人才和人品,才有資格做老師;另外大學畢業之際在人生選擇面前,在專業面前我不喜歡,卻也硬著頭皮和學費專心聽講了3年,我有想去考研學經濟和哲學的打算,但在面對現在經濟發展,在知識的學以致用、求實和善疑面前,我困惑和猶豫了,我不知道我要求的究竟是什麼,什麼是我要為之一生,去奮鬥和實踐的目標,還是隨著社會的普遍標準找一份好工作。
你是可以先找一個解決溫飽的工作,如果有深造的打算 也不遲。理想和現實問題的確是讓人頭疼
廣開言路是必要的,不論什麼言論都要兼聽,一兩句話說的不對心了,就破口大罵。試問,你真的認真看文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