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預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家庭預算(Household Budgets)
目錄[隱藏] |
家庭預算是對家庭未來一定時期收入和支出的計劃。時間可以是月、季和年。家庭預算表非常類似收支年度統計表。如果您已完成前面介紹的家庭損益表,或者開始記賬一個月以上,那麼要製作家庭預算表就比較容易了。參考過去收支情況,以此為基礎對每月/季或年的每項收入、支出進行估算,以達到引導、監控、制約各項支出,保證理財目標的實現。
1、管理支出。預算提供了將實際支出與計劃支出比較的標準。當您定期(如月底、季度底、年底)認真比較每項支出的實際與預算時,您就能發現哪些支出項目已超標,哪些支出有結餘。這樣就可為下一個時期的支出與預算做出調整。如削減某項開支,適應預算目標;或者發現預算可能過於嚴格,則需調整預算以達到可行。
2、檢查流動性。在介紹流動資產時我們定義過流動性的概念,所謂流動就是可以適時應付緊急支付或投資機會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您有多少流動資金(現金和活期存款等)。如果我們發現家庭缺乏流動資金時,就可使用預算(特別是短期的如每月)來監測資金的流出情況。此時可能就需減消或推遲某項支出,以保證足夠的流動資金支付應付項目。
3、目標計劃。預算關註家庭的理財目標,因為大多數目標都與積累資金有關。我們在前面介紹了設立理財目標以及實際目標的建議書,實際上就已知我們每年(或每月)需結餘多少錢(當然,還包含以前結餘資金的投資收益)了。此時,就是使用家庭預算來監控結餘資金的實現。如果沒有此預算計劃,則很難實現當初設立的理財目標,不管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
用現行的術語來說,家庭預算是有關一個家庭在給定的時間中(月或年),如何將其支出分佈在明確規定的項目或各組項目上的彙總了支出項目通常是根據參加同一調查的所有家庭的統一分類體系來編組的。
與早期的家庭預算調查相反,現在關註的重心是支出,而不是收入,因為,與支出相比,收入的資料更為敏感,一般來說也難於由被調查家庭精確地呈報上來。將支出分解成數量和價格兩部分,在任何時候可能都是理想的,但卻並非總能實現。
作為一個單位的一個家庭,是由其成員與其他同吃住的人來組成的。基本上有兩種方式可用來收集支出方面的情況。一種方式是要求家庭——發生支出時就將其記載在特殊提供的記錄本上;另一種方式是要求家庭通過回憶,將其在過去某特定時期中的支出呈報上來。顯然,第一種方式對家庭有更高的要求,並且也不適應於那些文化程度較差的人。而第二種方式的調查結果又具有較差的可靠性。
調查哪些類型的家庭,取決於調查的目的。許多早期的調查是為了獲取有關貧窮家庭的情況,由此,註意重心自然是放在低收入的家庭上面了。現在,家庭預算情況的調查有時也服務於獲取生活費用指數合理權數值的月的。如果使用這些指數是為了估測工資所得者實際收入的話,那麼,工資所得者是一家之主的那些家庭的預算,就應當在收集之列了。又如果家庭預算的調查是為了獲取一般消費者習慣的詳細資料的話,則應該試圖從眾多人口中取得或多或少有代表性的樣本,由於調查樣本趨向於不包括一些特定類型的消費單位(諸如一個成員的家庭、集體戶——如寄宿學校、沒有文化的及不正常的家庭、改變居住地及結構的家庭等),故調查中不應祈望有充分的代表性。
由於家庭預算調查是有關消費者所購具體商品與勞務的詳細信息來源,故除了此類調查以外,是沒有其他可供選擇的方法。無論是想要知道某些商品的市場範圍,還是要瞭解對某些支出有特殊興趣的家庭,預算調查都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當然,預算調查樣本的詳細程度是有限的。要想把所有商品品質上的細微差別統統記錄在案,事實上也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對商品的品質作一些彙總似的處理。由丁商品總最在品質結構上有差異,這種處理勢必引起單位價格中的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