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危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員工危機是指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因各自的利益、發展取向的不同,所導致引起或可能引起的矛盾衝突。
員工作為企業構成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最有可能產生危機並對企業造成影響,員工危機的出現就意味著較多數員工的不滿或損害。一般性的員工危機可能會造成不和諧的員工關係、低落的工作效率。嚴重的員工危機可能影響企業改變既定的重大決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還有可能使企業瀕臨破產。
員工危機的表現形式[1]
(1)不良團體。是指在員工中形成可能會對企業或社會產生不良影響的團體。不良團體會對企業或社會構成威脅,可能會損害企業利益和危及社會安全,比如具有黑社會性質的幫派等。
(2)對立團體。是指員工中形成兩個或多個相互對立的團體。比如由來自不同地域的“老鄉”組成的對立團體、員工拉幫結派成立的對立團體等。這些團體一旦時機成熟就可能會產生嚴重的矛盾衝突,給員工身體帶來重大傷害或給企業帶來重大財產損失。
(3)不滿情緒。是指大部分員工或全部員工形成一致的對企業不滿的情緒。眾多員工的不滿在條件適當的情況下,可能會暴發為後果嚴重的員工騷亂或動亂,以示對企業的不滿。
(4)群體不良事件。是指因為誤會或出於故意臨時暴發的員工群體性的不良事件。在員工形成的群體中,因為員工個體在眾多員工的掩護下,在心理上會產生去個體化,認為自己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就會進行瘋狂的打砸搶,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5)罷工。是指部分員工或全部員工拒絕進行工作。罷工是員工危機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企業最怕遇上的員工危機。一般情況下,員工罷工的原因是企業未能滿足員工的要求,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員工自行組織停止工作,以表示不滿和抗議。
員工危機的產生原因[1]
(1)錯誤的行為。在處理員工關係時,管理者錯誤的行為或決定引起了多數員工的不滿,導致員工團結起來,形成較強的團體力量。
(2)利益異議。企業損害了大部分員工的利益,或者是利益的分配存在異議,引發了眾多員工的不滿,並形成爭取利益的共同體。
(3)不公平或不合理事件。企業管理中如果出現不公平或不合理的事件、缺乏人情味的事件,管理制度不得人心、不合理、不合法等,都會引起員工的不滿,最後就可能群起而攻之。
(4)關係的不協調。員工團體之間、員工與企業之間如果長期處於關係不協調的狀態,在時機適當的時候,形成一根導火索,就會導致員工危機的暴發。
(5)相同需求員工的組合。在需求未得到滿足和條件適當的情況下,擁有相同需求的眾多員工會有效地團結起來,為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形成一個強大的團體。
(6)信息的障礙。由於謠言、信息不公開或信息不暢通等原因,可能會使員工產生錯誤的判斷,併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團體對企業或他人造成損害。
員工危機的發展階段[1]
員工危機從開始到結束有一個相對完整的過程,並有一定規律性。正確認識員工危機發展的規律性,對預防和處理員工危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員工危機一般存在以下八個發展階段:
(1)萌芽階段:員工團體之間產生相對關係,並出現相對矛盾,對各自利益產生影響。
(2)訴說階段:員工團體成員將各自的感受表達出來,表示出自己的不滿以及各自的需求。
(3)集合階段:自覺或不自覺地有相同感受、需求的員工集合、團結在一起,有一名或多名發起人召集,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4)組織階段:形成有明確意識的團體,確定主要領導者,進行任務分工,對活動進行組織策劃。
(5)爆發階段:發生矛盾衝突,破壞正常的生產或社會秩序,使企業或他人受到較大影響。
(6)瘋狂階段:危機的擴大、發展,影響範圍越來越大,影響程度越來越深入。
(8)衰退階段:達成共識或相互瓦解。
員工危機的處理[1]
(1)認準員工危機的階段。及時認準員工危機的階段,對員工危機的預防和處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危機的階段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避免危機的擴大和激化。
(2)找到團體中的核心人物。及時找到員工危機團體中的核心人物是處理員工危機的關鍵,只有與核心人物進行對話或利益的交換,才可能是最有效的。
(3)進行宣傳。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及時疏導、規勸員工,適時公開必要的相關信息,避免因為信息的障礙而產生誤解。
(4)個別應對。可將員工的大團體分解為若幹小團體或個體,對小團體可進行個體員工個別談心、勸說和引導,分散其團體的力量。
(5)爭取支持。爭取政府、民眾的支持和幫助是必不可少,努力通過合法的途徑、民眾的力量圓滿解決。
(6)充分考慮員工利益。以說服教育為主,不傷害員工,充分為員工的個人利益著想,最大限度地滿足員工的合理要求。
(7)進行談判、說服。找員工代表或關鍵人物進行談判,儘量說服員工代表以最低的代價結束員工危機,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