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口傳系統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口傳系統(System of Oral Communication)

目錄

什麼是口傳系統

  美國傳播學者丹尼爾•勒納認為,世界上大多數社會都經歷著從口頭傳播系統向大眾傳媒系統演進的過程,這一過程與社會的其他變化(主要是城市化、讀寫能力和政治民主)相互關聯。他劃分出三種社會類型,即以口頭傳播系統為主的傳統型社會、傳媒與口頭傳媒系統並立的過渡型社會、以大眾傳媒為主要傳播系統的現代型社會。

口傳系統的內容[1]

  公共傳播系統可分為兩類:傳媒系統和口傳系統。從傳播研究的基本問題--誰、說什麼、怎麼說、對誰看——來說,這是兩種不同的傳播勒納對這兩種傳播的差異進行瞭如下描述,見表1:

傳媒系統口傳系統
渠道傳媒(一對多)口頭(一對一)
受者大眾(異質異類)基本群體(同質同類)
信源專業化的(技能)等級制的(地位)
內容描述性的指令性的

  口傳時代的社會經濟屬於農業經濟,在政治上沒有自己的代表,文化類型是文盲文化。發出訊息的人往往依賴其地位而不是能力獲得發言資格,信息呈現出指令性而非描述性,通過口傳渠道傳送到各個不相同的受眾群。在群體內部和群體之間,每個群體都是口傳系統的一個接點,從而使整個口傳網路的傳播模式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

口傳系統的重要性[2]

  對思想的口述化系統進行分析多年來一直吸引著社會人類學家,口頭傳播對任何一個文明的發展,尤其是早期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文字傳播的發達才使得口頭傳播逐漸衰落。文字使用前的口頭傳播系統的傳播網路比媒介系統更加多樣化,社會慣例也不一樣。口頭傳播的含義鮮活而富有彈性。但人類學家又指出,原始文化的習俗富有束縛性。伊尼斯認為,文字是貴族階級的特權,導致了知識壟斷,並且不利於藝術的創作。他認為口頭傳播強調的是記憶和訓練,口頭傳播的豐富造成了靈活的文明,因為,“凡是文字表現的東西都是不可更改的”(柏拉圖),但這個文明不可能紀律嚴明,達不到有效的政治統一。口頭傳播倚重時間媒介(如文字),又倚重空間媒介(如金字塔、雕塑),因此,口頭傳播達到了時間偏向和空間偏向相互平衡的理想境界。從埃及人對口語的強調中可以推斷出,口頭傳播及其與詩歌的關係有一個隱含的命題,那就是對時間和空間的關切。希臘的口頭傳播和巴勒斯坦的一樣,暗示著對連續性的強調。口頭傳播和宗教宗旨幾乎相同,語言是口頭傳播的生理基礎,宗教是確立傳統的社會機制。口傳系統包含著生活傳統中和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東西,與機械文明傳統是相悖的。無論是荷馬史詩,還是其他民族的古代史詩都是口傳系統的典型代表。

  口頭傳播的衰落意味著對文字的倚重(因而倚重眼睛而不是耳朵),意味著對視覺藝術、建築、雕塑和繪畫的倚重(因而倚重空間而不是時間)。伊尼斯指出,“15世紀中葉印刷術的發明,意味著一個回歸的開始。我們又回歸於眼睛占支配地位的文明,而不是耳朵占支配地位的文明。”

  不過,在工業社會里,儘管書寫文化占統治地位,但在某些使用聲音表達的重要領域,它還必須同持久的口述並存——其中最明顯的或許就數幼兒的早期社會化。直到今天,口口相傳仍然是獲知重大新聞的一個重要途徑,與眾多人利害攸關的新聞事件比那些較不煽情的一般事件在人口中傳播得更快、更廣。

參考文獻

  1. [加]哈羅德•伊尼斯著,何道寬譯:《傳播的偏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2. [德]漢斯-約阿希姆•諾伊鮑爾著,顧牧譯:《謠言女神》,中信出版社,2004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LuyinT,essilco.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口傳系統"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