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成本預測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歷史成本預測法[1]
歷史成本預測法是根據已有的相關資料,將成本按成本習性進行劃分,運用數理統計方法來估計推測成本發展趨勢的一種方法。
歷史成本預測法的內容[2]
作為預測依據的已有資料所選用的時期要適當,通常以3--5年為宜。期限過長就會相對陳舊,不具有可比性;期限過短,則無法反映成本變化的趨勢。
成本的發展趨勢一般可以用直線方程式來反映:Y=a+bx
在這個直線方程式中,只要求出固定成本總額(a)和單位變動成本(b)的值,就能預測出任何產量(x)的總成本(y)。
預測成本變動趨勢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高低點法、加權平均法和直線回歸分析法。
1.高低點法。
它是根據過去若幹時期的已有資料中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的總成本之差與這兩期的業務量之差進行對比,來求出直線方程式y=a+bx中a和b的值,然後根據預測期的總成本方程式,就可預測出預測期的產品總成本與單位成本。
例1.恆達公司生產和銷售一種甲產品,根據該公司上一年的歷史數據可知,該公司上年產量最高的月份為12月,共生產4000件,其總成本為350000元,產量最低的月份為10月,共生產3000件,其總成本為310000元。預計今年1月份的產量為5000件,預測其總成本與單位成本各為多少?
解:(元)
a=310000-40×3000=190000(元)
或
a=350000-40×4000=190000(元)
預測今年1月該產品的總成本y=a+bx=190000+40×5000=390000(元)
預測今年1月該產品的單位成本=390000÷5000=78(元)
2.加權平均法。
它是根據過去若幹時期的固定成本總額和單位變動成本的歷史資料,按其距離預測期的遠近分別確定不同的權數,再用加權平均計算的方法來確定預測期的產品成本的一種預測方法。成本費用的發展趨勢還是用直線方程式y=a+bx表示。其計算公式如下:
預測期總成本
通常取,則上式可以簡化為:
預測期總成本
預測期單位成本=y÷x
例2.恆達公司上年第四季度生產甲產品的成本資料如下表所示
月份 | 各月權重 | 產量(件) | 單位變動成本(元) | 固定成本餘額(元) |
10月 | 0.2 | 3000 | 35 | 205000 |
11月 | 0.5 | 3600 | 32 | 220000 |
12月 | 0.3 | 4000 | 30 | 230000 |
要求:採用加權平均法預測今年該產品5000件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解:預測今年該產品總成本=(205000×0.2+220000×0.5+230000×0.3)+(35×0.2+32×0.5+30×0.3)×5000=380000(元)
3.回歸分析法。
它是應用數學中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來預測成本。基本公式仍然是直線方程式y=a+bx。其中:
高低點法一般適用於產品成本變動趨勢比較穩定的情況,如果企業各期成本變動幅度較大,採用這種方法就會產生較大的誤差。加權平均法更適用於歷史成本資料比較齊全的企業。回歸直線法則適用於產品成本變動較大的企業。以上幾種常用的成本預測方法,都是根據已有的歷史資料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進行預測的。採用這些方法進行預測,還需要考慮一些外部因素可能對成本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