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市場匹配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勞動力市場匹配理論的核心是匹配函數,它被認為是一種“搜尋工具”,遵循規模報酬不變的規律,描述了空缺職位數、求職人數與匹配完成的職位數量的關係。
1979年霍爾第一次將匹配函數的思想運用到勞動力市場摩擦問題的研究中,同年,皮薩里德斯分析了只存在兩種工作搜尋途徑時勞動力市場的搜尋、匹配結果,擴展得出了“工作匹配函數”。
勞動力市場匹配理論致力於對一些變數如何影響失業進行定量分析,它的微觀基礎主要是協調失靈,求職者的異質性,不同市場的加總以及流量存量匹配。協調失靈指由於信息不充分而導致的多人申請同一崗位和多個崗位無人申請的情況,從而導致失業與崗位空缺並存的情形。求職者的異質性包括搜尋強度,保留工資和失業時間等因素。不同市場的加總則是指由於勞動力和資本流動的限製造成摩擦,從而導致失業與職位空缺並存。至於流量-存量匹配,則是指:把求職者一次向一個職位申請的行為擴展為求職者首先經歷一個瞭解職位空缺情況的過程,然後向他認為可接受的所有空缺職位發出申請。
用匹配函數的研究方法建立的勞動力市場匹配模型最終得出以下結論:
在穩定均衡靜態下,失業保險福利和勞動者討價還價能力的提高以及職位破壞率和勞動力增長率的上升會提高失業率,而匹配過程效率和勞動者生產率的提高則會降低失業率。並且失業保險福利、勞動者討價還價能力、匹配過程效率及勞動者生產率的提高能促進工資增長,而職位破壞率和利率的上升則對工資具有負效應。
此外,對勞動力市場匹配模型進行超穩定狀態的動態研究使得區分就業變化的總量衝擊效應和再配置衝擊效應成為可能。如果失業率與空缺率沿貝弗里奇曲線移動,那麼就業變化就是由商品總需求或總供給發生變化引起的,這種總量衝擊效應具有使失業率與空缺率反向變動的特點。如果貝弗里奇曲線整體移動,那麼就業變化就是生產的結構調整引起的,這種再配置衝擊效應導致失業率與空缺率兩者發生同步變化。對上述兩種衝擊的區分可以明確,解決失業應該採取總需求政策還是進行結構性改革。
此外,皮薩里德斯與戴蒙德等人還進行了大量的實證分析。多數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一是貝弗里奇曲線理論的正確性,說明失業率與空閑職位率在一定時間存在反向變動關係;二是實際數據與對數線性關係的匹配函數有著較高的擬合關係,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基本成立;三是工作形成數量對求職人數的彈性繫數在0.5與0.7之間。
勞動力市場搜尋理論與匹配理論這兩個理論的發展是交相融合的。早期搜尋理論是匹配理論發展的基礎,它為匹配理論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匹配理論的函數思想又進一步推動搜尋理論的拓展,推動搜尋理論的縱向深入,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為研究並解決失業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
匹配理論作為廣義的搜尋理論的一大發展,更多地傾向於用數字表現這一搜尋匹配的過程,解決上述失業問題的目的性更加明顯,也更能有效地為政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可以說,最初的搜尋理論更多地在進行理論分析,而匹配理論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將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相結合,擺脫了純理論的桎梏,試圖為人們的行為與政策實施提供指導,從而變為一種更加實用的理論。
傳統的搜尋理論研究是置於靜態的穩定環境之中的,而匹配理論從靜態拓展到動態,從穩態研究發展到非穩態研究,更加接近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