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定價策略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分級定價策略又稱分檔定價心理策略,是指在制定價格時,把同類產品分成幾個等級,不同等級的產品,其價格有所不同。從而使顧客感到產品的貨真價實、按質論價。[1]
例如,服裝廠可以把自己的產品按大、中、小號分級定價,也可以按大眾型、折衷型、時髦型劃分定價。這種明顯的等級,便於滿足不同的消費需要,還能減化企業的計劃、訂貨、會計、庫存、推銷工作,關鍵是分級要符合目標市場的需要,,級差不能過大或過小,否則都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由於服務產品複雜多樣,質量參差不齊,服務企業一般把服務產品分為幾個檔次,每個檔次對應一個價格,這樣從價格上既反映了質量的差別,又為消費者進行產品比較提供了便利,同時還簡化了服務企業的工作。在美國,服務業一般把服務產品分為五級,價格分佈類似於正太分佈,既40%的平均價格、20%的中高價格、20%的中低價格、10%的最高價和10%的最低價。[2]
- 同類商品的檔次劃分不要太多,以免淡化分級定價的優勢。
- 要慎重確定各檔次商品的價差幅度。幅度太小,達不到吸引不同目標消費者的目的。幅度太大,又會失去購買中間價商品的顧客。
分級定價策略的實例[3]
比如,公共物品是勞務物品和服務,要進行投入產出分析,考慮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但是,考慮到公共物品的公共性質,在定價時,可將公共物品的定價分成幾個價格檔次,級差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
例如,某地區的市民會館將社區公共服務物品進行分類,按照不同的社區公共服務物品的性質,採用不同的定價策略,將已經開發的41個公共服務項目分為4類:
第一類:全額補貼——求助熱線、服務查詢、法律咨詢、健康咨詢、社保咨詢、心理咨詢、戶外健身、體育比賽、棋牌、圖書閱覽、歌詠會、拳操、晚會共13項。
第二類:差額補貼——半自理、非自理老人居家護理,自理老人托老服務、下崗職工社區護理培訓、生活用品調劑共4項。
第三類:持平——家政服務、出診、醫療站、社工培訓、評彈、圖書租借、有聲讀物共7項。
第四類:微利——自理老人院舍服務、托兒服務、鐘點工服務、餐飲服務、小賣部、家電修理、管道裝配、鑰匙開鎖、鋼琴教育、藝術教育、文化教育、電腦培訓、職業培訓、生育咨詢、健身房、影視、舞會共17項,並據此分類定價的準則,制定公共服務收費標準。
- ↑ 李倩蘭,王政.《市場營銷》[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07
- ↑ 苗月新.第十六章:服務營銷.市場營銷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 ↑ 論公共服務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及定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