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空間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六度空間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目錄 |
一個數學領域的猜想,名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中文翻譯包括以下幾種: 六度分割理論或小世界理論等。
理論指出: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6個中間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米爾格蘭姆把信隨機發送給住在美國各城市的一部分居民,信中寫有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並要求每名收信人把這封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這位朋友收到信後,再把信寄給他認為更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最終,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這名股票經紀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經手6.2次到達。
於是,米爾格蘭姆提出六度分割理論,認為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最多只需要6個人。
如果你僅從數據著手,那麼這個“六度空間理論”看上去似乎挺可信的。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至少認識44個人,而這44個人又分別各認識另外44個人……以此類推,數學計算告訴我們,僅僅通過六個步驟,我們便能和44的6次方、即72.6億人聯繫在一起——這比當前地球人口總和還要多。
然而是否有任何實驗證據來表明上述推論的正確性呢?Derek Muller解釋道,這個理論的基礎源於1929年的一則小故事,名為“鏈”。故事中,一個人向另一個人發起挑戰,讓對方找到地球上任意一個他無法通過5個以內的中介人聯結起來的人。
在上個世紀60年代,終於有人對此進行科學驗證。一名心理學家在內布拉斯加和波士頓分發了300個包裹,並要求參與者運用自己的人脈網將其送到一個特定的人手中——居住在波士頓的一名股票經紀人。參與者不得直接將包裹寄送給他,而要將它交給一位可以直呼其名的好友,並要求這名好友再交給自己認為有可能認識他的好友。
僅64個包裹真正抵達目標人物手裡,而平均中介人數為5.2。後來這個實驗便被用作“六度空間理論”的證據。但Derek對此進行了一番深入挖掘,發現在這300個人中,有100人居住在波士頓(和目標人物共用同一座城市)、有100人是股票經紀人(和目標任務共用同一個職業領域)、只有剩下100人是完全隨機分配的。而在那100人中,只有18人成功完成任務。也就是說,用以支撐該理論的證據的樣本容量僅僅是18個人。
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一定是個偽理論。幾十年後,真正的突破降臨了。一個名為“凱文·貝恩的六度空間”的大學游戲要求學生將任何演員和凱文·貝恩通過合作明星聯繫起來,步驟不超過6個。
這個游戲所搜集的大量數據使得社會學研究人員得以分析好萊塢演員的連通性究竟如何,結果發現六度空間理論的確存在,但是是通過隨機相識的熟人,而非好友。這才是關鍵所在。
最後,就像Derek所指出的,由於網路將我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個“六度”空間理論事實上已經縮小了。
評論(共3條)
如果每個人的日常密切聯繫的人際網路是150人左右的話,通過6個人的人際關係網路就可能有的人數是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000,000è1.1*1013。這個數字遠超過人類歷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數之和。
少說了一句:並且這150人之間,每人有151個聯繫人,而且這150個人兩兩都沒有聯繫。 只有這樣,這個計算公式才正確。事實上可能嗎?你認識的人有很多都是互相認識的。這才叫圈子~
你的第一段自證了你的計算方式是錯誤的
如果每個人的日常密切聯繫的人際網路是150人左右的話,通過6個人的人際關係網路就可能有的人數是150*150*150*150*150*150=11,390,625,000,000è1.1*1013。這個數字遠超過人類歷史上所有各代的人數之和。
少說了一句:並且這150人之間,每人有151個聯繫人,而且這150個人兩兩都沒有聯繫。 只有這樣,這個計算公式才正確。事實上可能嗎?你認識的人有很多都是互相認識的。這才叫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