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會計道德評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會計道德評價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是指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規範及準則體系,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心理活動等表現形式,對社會中的個體或群體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所做出的善或惡、道德或不道德的價值判斷,以及表明自己褒貶態度的一種社會活動。

  會計道德評價是會計道德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通常而言,其是指在會計道德活動中人們依據一定的會計道德原則、規範,對他人或自身的會計道德行為品質作出的是非善惡的價值判斷與評論。

會計道德評價的本質

  由於會計道德評價是會計職業生活中經常表現出來的活動內容,表明瞭在會計道德主客體之間的一定的價值關係中,客體能否或已經使主體的需要、願望得到滿足。主體的滿足、接受就是肯定的評價,即為對善的會計道德行為品質給予贊美褒揚;主體的不滿足、不接受就是否定的評價,即為對惡的、不道德的會計行為和品質給予的譴責和鄙夷。所謂會計道德評價主體就是在會計道德活動中進行會計道德評價的評價者,包括他人、自己(自我評價)甚至社會(社會評價)。所謂會計道德評價客體,就是在會計活動中被評價者所評價的對象,包括會計人的會計道德行為和會計道德品質。而任何客觀的價值關係包括會計人的行為和品質,既可以是評價的對象,也可以是認知的對象,僅僅把一定的價值關係的結果作為認識對象,還不一定是評價。只有當評價主體與被評價客體形成價值關係時,其認識才是評價。即只有當一定會計道德價值關係的評價主體自己來認識這種價值關係時,其的認識才是會計道德評價。會計道德評價總是評價主體對一定會計道德事實與自己價值關係的認識,當這種會計道德事實不在與評價者相聯繫的價值關係中被考察時,對它的認識就只能是一種會計道德認知而不是會計道德評價。由此,會計道德評價的本質就是一定會計道德價值關係的主體對這一價值關係現實結果或可能後果的反映,即會計道德評價並不是與會計道德認識、認知毫無關係,而是對會計道德評價客體意識和主體自我意識的統一,是評價主體對會計道德評價價值客體的認知和態度的結合。

會計道德評價的基本特征

  會計道德評價的這一本質決定了會計道德評價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如下幾點:

  1.會計道德評價是一種主體性活動

  會計道德評價之所以不同於會計道德認知,其主要特征就在於在評價活動中,總有會計道德價值主體的“我”在內,總是包含著主體的態度、情感、意志、選擇等在內。會計道德評價總是把一定的或變化著的會計道德事實同不斷發展著的評價主體和主體需要聯繫起來,故而是一種主體性活動,是隨著會計道德價值關係主體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的。

  2.會計道德評價是一種預見性活動

  會計道德評價活動總是包含著對一定會計道德價值關係可能後果的預見、推斷,是會計道德評價主體對被評價對象會計人的會計道德行為和品質可能產生的善的或惡的後果的一種反映。而這些預見、推斷總是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因果聯繫的認識過程中的事實為基礎而產生,即總是通過把握會計道德評價的主體、客體、實踐、認識的本質和活動規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而形成。

  3.會計道德評價是一種實踐和認識之間的中介性活動

  會計道德評價作為一種認識,是會計道德評價主體的意識反映被評價的會計道德客體的一種活動。在此評價的基礎上,會計道德主體才可能產生新的目的、意向、設想和決定,認識也就有了引起實踐行動的動機和條件。沒有這一評價,認識就只能停留在單純的反映階段,不能從反映向實踐過渡。同樣,只有當會計道德評價主體的實踐形成經驗時,才能產生會計道德評價。因為只有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實踐活動本能的評價、情感心理的評價,主體才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而會計道德評價是會計道德認識轉化為會計道德實踐和會計道德實踐上升為會計道德理性認識的一種必要的中介性環節。

  4.會計道德評價是一種調節活動

  會計道德評價是以一定的會計道德原則、規範為尺度,對會計道德行為和品質作出善惡和道德與否的評判。雖然不同於法庭的宣判和行政的表彰懲處,無實際的獎懲可言,但其依靠的是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內心揚善貶惡、扶正祛邪的信念等手段來影響第十章會計道德的評價345社會的會計道德風尚,從而調節會計人與他人、自己、社會甚至自然的關係,實現會計道德從現有到應有的轉化。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任務

  ①按照一定的道德評判標準判斷某一行為是善或是惡,形成什麼是道德的、什麼是不道德的社會輿論和社會心理,在會計從業人員心目中樹立起某種職業道德標準。

  ②確立職業行為的責任,形成強烈的道德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使人們對善的行為產生道德上的滿足,對惡的行為及後果有發自內心的反省,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從而棄惡揚善,引導人們的道德行為選擇。

  ③從道德評價角度看,職業行為有道德價值的高低、正負之分,通過職業行為的道德評價,去判斷從業人員某一行為的道德價值的高低、正負,並由此對群體職業道德水平進行判斷,通過這種評價揚善抑惡,凈化社會風氣。

會計職業道德評估方法

  (1)社會輿論評價法是指由他人、社會組織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行為所發表的帶有傾向性意見的評價方法,這裡所講的社會輿論主要是指道德輿論。社會輿論是一種社會、階級、階層、社會集團和公眾對人的行為施以精神影響的手段,作為外在於會計人員的一種群體精神力量,其能夠從精神信念上來調整人們的道德態度,較強地影響整個行業的職業道德風尚。

  (2)傳統習俗評價法是以人們的道德行為是否符合傳統習俗作為評價標準的方法。傳統習俗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習以為常的行為傾向和行為規範,其發展和社會經濟條件、文化生活狀況等有關,滲透在人們行為的各個方面,因而傳統習俗的顯著特點是穩定性和廣泛性。

  (3)內心信念評價法是會計從業人員對自己在執業過程中是否遵守職業道德而自覺進行的評價方式,主要靠內心信念起作用。內心信念是指人們發自內心的對某種道德原則、道德規範和道德理想的真誠信服和強烈的責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認識、強烈的道德情感和堅強的道德意志的有機統一,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一種巨大的內在精神力量。

會計道德評價的主要形式

  會計道德評價一般按會計道德的評價主體與評價對象之間的關係,可基本上分為會計道德社會評價會計道德自我評價兩種基本形式。

  1.社會評價形式

  所謂會計道德社會評價是從一定的社會角度來考察現實會計活動中的道德現象尤其是會計人的會計道德行為和品質,並作出善惡是非的價值評定。評價的對象是獨立於評價主體的會計道德現象。由於評價主體站在社會的立場來評價會計道德現象的價值,必然會採取相應具有社會普遍性的評價形式,包括普遍的個人評價、社會輿論評價、傳統習慣評價和權威評價等幾個方面:

  普遍的個人對會計道德的評價,雖然是一些分散性的、個別的社會評價,但又不同於純粹的個人評價,而是個人作為社會主體對會計道德的評價。雖然尚未達到社會整體的、系統的評價高度,但大體上還是代表了一定的社會評價的直覺和直觀的水平。由於社會主體成員的普遍參與,其評價能較為直接地反映會計道德現象的社會價值,因而也是會計道德社會評價不可缺少的基礎環節和最快捷的表達形式。

  社會輿論對會計道德的評價指各種大眾傳媒形式表達的人們共同的對會計道德現象的價值判斷和評定。由於具有大眾化、普遍化和無孔不入的特點,對營造某種會計道德氛圍,影響會計人的道德行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精神形式而言,社會輿論評價是社會評價的最主要形式,具有較大的感染力和約束力。其對某些會計道德行為和品質的肯定褒揚或否定貶斥,將成為廣大會計人行為活動的指南。

  傳統習慣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起來的一種普遍穩定的社會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一定的社會群體如會計職業群體的傳統習慣往往是會計職業群體中比較穩定的會計道德信念,體現著特定的會計道德價值。會計職業群體中的傳統習慣幾乎近似於會計道德的規範和戒律。長期以來,凡是遵從這一傳統習慣的會計人就會得到尊重和贊許,反之,則會受到鄙視和譴責。實際上,傳統習慣對會計道德的評價已成為會計職業群體中一種不言自明的判斷和評定,對會計人的行為活動起到了較大的約束和指引作用。

  權威評價一般可分為社會代表機構對會計道德的評價和專家對會計道德的評價兩種類型。前者往往是一定的統治集團或階層有意識、有目的地通過一些具有社會代表性的組織機構,從社會管理系統的角度而對會計道德現象作出的評定,主要著眼於社會全局和社會實踐的評價。後者往往是一些如會計、倫理、管理、社會專業或職業的專家學者,從其專業、職業的角度對會計道德現象所作出的評價。由於兩者都代表著社會評價的最高理性化水平,並且具有付諸實施的指導性和權威性,因而能起到代表社會評價和指導個人評價、輿論評價、傳統習慣評價的作用。

  2.自我評價形式

  所謂會計道德自我評價是會計人依據自身的會計道德信念對自己的行為或行為動機所進行的一種會計道德社會價值的判斷和評估。評價的對象是評價主體會計人自己的行為結果或行為動機,評價主體是會計人自己。在會計人自我會計道德評價中,會計人往往將其用於別人的那些評價轉而用於自己。這一自我評價能力是會計人通過長期的教育培養和工作生活經驗的積累,並隨著對觀察到的周圍人的道德評價和道德反應的認識及認知的逐步提高而形成和成熟起來的。在會計人的這種自我評價中,會計人自身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既是會計道德評價的主體,又是會計道德評價的客體。故而會計道德自我評價又可稱之為會計道德反思或會計道德自律。

  會計道德的自我評價,一般都是通過會計人本人的義務感、榮譽感和良心等會計道德內心信念而反映出來,故而會計道德內心信念在會計人的自我評價中具有決定性意義:其一,會計人的會計道德內心信念可以決定其的行為方向和行為動機。即使在一個獨處的環境下,也不會做不道德的事和說不道德的話,有著自己的人格和良知。其二,會計人的會計道德內心信念可以使其竭盡全力地去履行會計義務和會計責任。如果履行了會計義務,盡到了會計責任,會計人就會感到問心無愧和輕鬆欣慰,反之,則會感到內疚有愧和沉悶不安。其三,會計人的會計道德內心信念是其會計人生的路標,能激勵、鞭策其揚善棄惡、努力奮鬥去實現自我價值,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

  總之,會計道德的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各有特點,各有所長。前者主要是藉助外在的力量來評論、制約和調節會計道德的行為者。後者主要是依靠會計人內在的力量即內心的會計道德信念來認識、評價和調節自己的行為。會計道德的自我評價較社會評價更有深度和廣度,不僅可以評價會計人可見的行為和品質,還可深入評價會計人內心不可見的意圖和動機;不僅對會計人在公眾場合起作用,而且對會計人在獨處場合也發生作用。但會計道德自我評價據以進行的標準、原則、規範不是天然存在於會計人頭腦中的,而是外在的社會會計道德規範體系的“內化”。會計人的自我評價必然反映社會評價的內容,會計道德的自我評價不可能脫離社會評價而單獨存在。因此,會計道德的評價必須依靠兩種評價形式共同發揮作用,互相補充,從而達到對會計人的行為與品質的較為全面和客觀公正的評價。

會計道德評價的主要作用

  會計道德評價作為重要的會計道德實踐活動,對會計道德職能和作用的發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會計道德評價就沒有會計道德,也就沒有會計道德實踐的存在。社會的會計道德風尚和會計人的會計道德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會計道德評價活動展開的廣度和深度以及會計人的會計道德評價能力。具體的會計道德評價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具有判明會計人的會計道德行為、品質的善惡是非的作用

  會計道德評價首要的作用就是對現實會計活動中的道德現象尤其是會計人的行為和品質進行善惡是非的價值判斷和評定。因而會計道德評價也可稱之為“會計道德法庭審判”。而且由於其採用了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對善惡是非的評判比真正法庭的對行為有罪無罪的審判要廣泛和深刻得多。因而會計道德評價通過判明會計人會計道德行為、品質的善惡是非,有助於形成關於善惡是非的社會輿論和群眾心理,從而有利於人們心中會計道德標準的確立和識別會計道德善惡能力的提高。

  2.具有將會計道德由他律轉化為自律的作用

  會計道德評價所依據的標準就是一定的會計道德原則會計道德規範。而會計道德原則、規範只是向會計人提出了怎樣行為的價值目標和行為準則,在未深入到會計人內心中肘只是他律的。而會計道德評價恰恰就是將會計道德由他律轉化為自律的杠桿,因為會計道德評價的過程,也就是宣傳、推行、灌輸會計道德原則、規範和會計人接受會計道德要求的過程。即會計道德評價能使會計道德原則、規範變成會計人本人的內在信念,實現他律向自律的轉化。

  3.具有教育與培養會計人道德品質的作用

  會計道德評價宣傳、推行和輸灌會計道德原則與規範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會計人的會計道德品質教育和培養的過程。因為會計人的道德品質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無論是會計道德教育還是會計道德修養,都離不開會計道德評價,會計道德的社會評價和自我評價正是對會計人進行會計道德教育和會計道德自我修養的最有力的手段,不僅能使會計人明確善惡界限以選擇會計行為,還能深人會計人內心,激發其會計道德良心和義務感、責任感、自尊感,從而逐步培養出高尚的人格道德和職業道德。

  4.具有形成良好的會計道德風尚的作用

  會計道德評價通過普遍個人、社會輿論、傳統習慣、權威等社會評價形式以及善善惡惡、揚善抑惡的功能作用於社會,使符合會計道德原則、規範的會計行為和品質得到廣泛的傳播和學習效仿;反之,對違反會計道德原則、規範甚至違法亂紀的會計行為和品質,則進行了廣泛的輿論譴責,令廣大會計人引以為鑒。從而凈化了會計道德環境,為廣大會計人樹立了正反會計道德的典型,對提高全社會、全行業的會計道德水平和形成良好的會計道德風尚起到了促進作用。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咪小鸭,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會計道德評價"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