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扎荣茨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B. Zajonc,1923.11.23—2008.12.3 )
目录 |
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B. Zajonc),波兰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因研究出生次序、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促进等问题而著名。197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研究领域主要有态度和信念、归因、社会认知等。其提出的主要理论有曝光效应(多看效应)、汇合模型理论、移情和表情特征等。扎荣茨博士的研究跨越若干理论问题,例如认知和沟通关系的本质,他人存在对一个人表现的影响,情绪的影响包括无意识的影响,偏好的浮现,智力成绩的总的模式,因为他们被家庭结构的改变所影响,以及种族灭绝本质和原因。
扎荣茨博士的职业生涯获得了许多著名奖项,包括1978年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科学贡献奖,实验社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华沙鲁汶大学荣誉心理学博士学位,1975由于对出生顺序的和智力开发的研究,获得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研究奖(与G. Markus共享)。他的履历中还包括许多服务于专业领域的贡献,他做了8年的异常和社会心理杂志的副主编;曾是APA普通心理学会的主席,实验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主席;他曾服务于APA科学事务委员会;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他是1976前苏联的驻外代表。还帮助成立了华沙大学研究社会研究所。
早期生活
1923年11月23日,扎荣茨出生于波兰的Łódź,是家中唯一的孩子。1939年,在纳粹入侵波兰到达之前,他的家人逃到了华沙。在他们短暂停留期间,他们居住的大楼遭到空袭。扎荣茨的父母都死了,他受了重伤。他在华沙的其余时间都致力于在华沙的一所地下大学学习,直到他被送往德国劳改营。他从劳改营逃了出来,被抓了回来,然后被送进了法国的政治监狱。第二次逃跑后,他加入了法国抵抗军,继续在巴黎大学学习。1944年,他移居英国,在欧洲战役期间成为美国军队的翻译。
教育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移民到美国,在那里他申请了密歇根大学的本科入学。在缓刑期间,他被录取了。1955年,他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那里担任教授近40年,直到1994年。在那里期间,他曾在20世纪80年代担任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和90年代担任社会研究所所长。随后,他成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名誉教授。
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之一[1]。优势反应强化理论(Social facilitation),由美国学者扎荣茨(R.B.Zajonc)于1965年提出,它可以比较好地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所谓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像在场和隐含在场。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扎荣茨对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提出共同的原因解释。他认为,他人在场提高人的一般动机水平,而动机水平的提高会加强优势反应。由于简单而熟悉的行为,正确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加强这种反应,从而提高了行为效率。而个人在完成复杂、困难、生疏的任务时,不正确的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的结果是强化不正确的反应,妨碍任务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 经过试验结果显示:有人在场时,测试者学习简易的词比单独学习要好些,而学习有难度的词表时,独自学习的效果比集体学习要好。这证明有人在场会促进熟练工作的成绩,而干扰非熟练工作的成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活动的内容、工作的性质,以及个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利用群体情境的社会助长进作用,避免阻抑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优势反应强化说这一假设提出后,许多研究者深化并发展了这一假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个体可能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在结伴活动中,每个人都试图自己干得快一些好一些,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含的竞争动机。此外,他人在场也会唤起个体对他人评价的认识,这可能是影响社会促进更为重要的因素。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他人评价,并逐渐学会关注他人评价,赢得好的评价。在场的他人也许对活动并无多大兴趣,但活动者却以为他人正在评价自己,于是激活竞争动机,产生促进作用。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越熟悉的事就越有好感,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2]。
多看效应,或者曝光效应是在日常中经常出现的心理现象,人们倾向于更偏爱某一对象仅仅是因为对这个对象更熟悉,针对许多种类的对象都被证实存在这种效应,包括单词、汉语字符、图画、声音等等。[3]
20世纪60年代,扎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让他们观看。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的出现十几次,而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参加实验的人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他们更喜欢那些看过二十几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另一个实验: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相互喜欢的程度越大;而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就较低。
多看效应不仅仅是在心理学实验中才出现,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这种现象。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好的人,往往将这种“多看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在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时会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夫妻相假设
扎荣茨1987年的研究设计让志愿者们对十几对夫妇的照片进行了排序。研究在一起呆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夫妻在身体特征上是否表现出相似之处。收集了已婚夫妇结婚当天的照片,然后收集了25年后的照片。然后,他比较了这两张照片,以测试它们的物理相似性。结果表明,在一起生活了25年后,这对夫妻的面部特征有着相似之处。他们还发现,面部更相似的夫妻表明他们更幸福,婚姻更成功。[4]
扎荣茨和他的同事对这一现象给出了以下四种解释。
- 饮食上,丈夫和妻子吃的食物类型相同,因此消耗的脂肪相似,这可能导致面部特征相似。
- 地区相似,已婚夫妇通常生活在同一地区,因此经历相似的天气条件,这可能导致面部相似。
- 人们与长得像他们或最终会长得像的人结婚。
- 情绪传出理论(Waynbaum,1907),这一理论的含义之一是面部特征的相似性可以归因于移情。当你对某人感同身受时,你会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们的表情,这会让你产生类似的情绪。因此,面部运动肌肉参与移情可能会导致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的面部特征相似。
扎荣茨在论文中提到共同生活的夫妻,随着相处时间增加,他们的面部特征相似性也会增加。饮食、生活方式、户外活动时间和笑声这些共同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共同的面部肌肉反应,塑造了人们的脸庞。他援引的情绪效应的血管理论(the vascular theory of emotional efference)认为,习惯性使用面部肌肉组织可能会永久性地影响面部的生理特征。
根据扎荣茨的结论,与他人的社交接触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面部特征。
1975年,扎荣茨与G. B. Markus在《Psychological Review》发表了一个理论,解释为何长子女比在家庭中排序较后的子女的智力较高。这个理论,到今时今日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理论,称之为群集理论(confluence model)。根据这个理论的论点,一般而言出生排序愈前,智力水平相对较高;相反地出生排序愈后,智力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在家庭内,长子女在他们早年的成长时期只有成年人与他们相伴,因此他们的日常生活都经常与智力水平较高的人相处。而另一方面,出生排序较后的子女有其他兄弟姊妹共享资源,所以家庭的资源被稀释,所以其在学业成就的表现不如长子女或独生子女。而这个现象不独在西方社会出现,即使在东亚地区亦一样。
不过,这个理论仍有一个弱点,就是有些出生排序较低的子女,研究发现他们所得到的资源不比长子女差。通常这些子女对上的兄弟姊妹都比他们年长至少五年。因此,一方面他们的兄弟姊妹对家庭的倚赖相对较少,使他们可以得到成人更多的照顾;另一方面,较年长的兄弟姊妹亦能够领导这些弟妹。技术上,这一类出现与长子女相近智力水平的弟妹,被称为「功能长子女」(functional firstborns)。
偏好无需推理[6]
1980年,为纪念扎荣茨获得1979年美国心理学协会杰出科学贡献奖而受邀发表的一篇名为《感觉与思考:偏好无需推理》的思辨性论文,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该论文提出,情感和认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的,情感更强大,而且是第一位的。这篇论文引发了人们对心理学中情感的极大兴趣,是将情感和情感过程研究带回美国和欧洲心理学前沿的众多影响之一。
情感判断的本质可以被视为独立于感知和认知操作,并且在时间上先于感知和认知的操作,这些操作通常被认为是这些影响判断的基础。他的建议与大多数当代心理学理论中普遍认为的情感判断是后认知的观点相悖。在他的发现中观察到认知和情感基础系统的部分自主性,这反映出认知记忆的存在并不总是产生可靠情感判断所必需的。 然而,有人指出,这些系统也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它们确实以多种方式相互影响,同时也为信息处理提供了单独的效果保护。
情感神经科学假说
情感神经科学假说假设快乐情绪与大脑温度有关。这种关系被静脉血的变化所调节,静脉血的改变根据下丘脑功能的变化而波动。扎荣茨假设来自大脑的静脉血是由面部表情调节的。反过来,血液从大脑流入窦腔,然后流入身体的静脉。海绵窦血液中的热量能够影响下丘脑的温度,因为它们非常接近。
快乐的面部表情使下丘脑降温,从而增强积极情绪。相反,负面情绪是由负面面部表情温暖下丘脑的能力引起的。扎荣茨研究了这一理论,让研究参与者发出元音,从而产生面部表情,从而产生冷血和大脑模式。扎荣茨和他的同事发现,参与者对刺激的评价更积极
这一发现也在通过小探针对下丘脑进行实验性冷却或加热的大鼠身上得到了复制。[7]
大鼠下丘脑降温
扎荣茨还对下丘脑温度的控制感兴趣,以观察头部血液温度的变化是否可以调节对刺激的吸引力。他创建了两个实验,以检查大鼠在下丘脑冷却或进食期间食物的吸引力和愉悦性。
第一个实验筛选了诱导喂食的方法。有17只雄性大鼠在下丘脑内侧的前边缘植入了下丘脑热电偶以及两个慢性口腔插管,以便进行味觉反应性测试。在第一个实验中,有一个筛选过程,
每天将一只大鼠置于透明的室内一次,并将其下丘脑热电极连接到水流上,在10分钟内,将下丘脑热电极在各15秒的交替开/关箱中冷却2.5°。第1、3和5天进行下丘脑降温,第2、4和6天进行行为测试。在下丘脑冷却期间,许多大鼠表现出进食增强。扎荣茨还发现,在下丘脑冷却而不是加热期间,或者当大鼠处于正常温度时,会引发进食。
在他的第二个实验中,扎荣茨将17只大鼠的下丘脑热电极连接到水流,并将大鼠的连接到输注管。在1分钟内,每天一次,随机向大鼠注入纯蔗糖、蔗糖/奎宁混合物或蒸馏水。然后将热电极冷却或加热2.5°C 0–20秒,然后关闭20–60秒。扎荣茨发现,下丘脑冷却或加热不会改变对纯蔗糖、蔗糖/奎宁混合物或蒸馏水的享乐反应[8]。
汇流模型
扎荣茨与Greg Markus一起开发了汇流模型(1975),该模型提供了出生顺序和家庭规模对智商得分影响的数学模型,量化了家庭动态变化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在形成这个数量值时,融合形成了整个家庭环境的绝对智力能力的平均值。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加,家庭的整体智商下降;大家庭的孩子智商确实稍低。家庭中的最后一个孩子被剥夺了辅导年幼孩子的机会,作为家庭中最小的孩子会有轻微的“额外”损害。这些影响在理论上很重要,但影响的大小相当小(相当于大约3个智商点的范围),因此,出生顺序不是智商的绝对决定因素,尽管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Wichman、Rodgers和MacCallum(2006)对智商依赖于出生顺序的能力提出了质疑,他们声称观察到的差异是家庭差异的产物。 扎荣茨认为,这一被认为的结论是基于他们错误地将出生顺序效应视为平行线性关系,此外,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也存在缺陷,例如使用不聚焦的测试,导致显著的趋势仍然无法识别。 Bjeckedal等人(出版中)的一项研究通过其自己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27902名挪威同族兄弟姐妹的样本中,出生等级的增加与智商的下降同时出现,从而支持了这种现象的家庭内性质。
非人类动物的感官互动
扎荣茨想测试感官交互作用假说,即刺激反应不仅取决于强度,还取决于条件的其他方面。为此,扎荣茨进行了一项实验,他研究了两只雄性白色玛瑙鸽。鸽子被训练来区分两种音调,它们被要求啄食左键以获得响亮的噪音,而右键以获得柔和的噪音。每一个正确的回答都被授予鸽子食物。每一次试验后,都会出现一次灯火管制,随后会发出灯光,表示另一次试验的开始。他们发现,感官互动假说确实成立,鸽子不仅使用了音调的强度,而且在做出反应时也使用了光的呈现[9]。
- ↑ Matlin, M. W., & Zajonc, R. B,"Social facilitation of word associations": Erratu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69,12(2)
- ↑ Zajonc, R.B. , "Mere Exposure: A Gateway to the Sublimina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10 (6): 224–228
- ↑ 黄哲千. 基于曝光效应的阈下网络广告效果研究[J]. 知识经济, 2016(13):43-43.
- ↑ Zajonc, R. B.; Adelmann, Pamela K.; Murphy, Sheila T.; Niedenthal, Paula M, "Convergence in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of spous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87,11 (4): 335–346
- ↑ 陈明.罗伯特·扎荣茨简介.心理学空间.2015-3-8
- ↑ Zajonc, R. B., "Feeling and thinking: Preferences need no in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0,35 (2): 151–175
- ↑ Berridge, Kent C,"Remembering Robert Zajonc: The Complete Psychologist". Emotion Review. 2010,2 (4)
- ↑ Berridge, K. C., & Zajonc, R. B., Hypothalamic cooling elicits eating: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motivation and pleasu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91,2(3), 184-189
- ↑ Zajonc, R. B.; Sulloway, Frank J, "The Confluence Model: Birth Order as a Within-Family or Between-Family Dynamic?".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7,33 (9): 1187–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