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7个条目

社会阻抑作用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社会阻抑作用

  研究也发现了与社会助长作用相反的情况,即个人和别人一起做一项工作时,做得又慢又差,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低。这种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为社会阻抑作用,亦称社会干扰现象

  在F.奥尔波特的研究中,要求大学生在群体情境下写批驳某一逻辑命题的文章,结果写出的文章数量很多,但质量低于单独情境下写的。他从两本古代哲学著作中选几段性质相同的论述,让被试在5分钟内写出:

  最好的中等的最差的
分开643
集中在一起346

  研究还证明,有他人在场会降低有关记忆的工作效率,简单的乘法运算也会出错等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体会到在人多而且嘈杂的场所无法深入地思考问题,更不用说学习或研究了。行政干部要写总结或报告时,总是要离开办公室找个清静的地方。这种在群体中个人活动减质减量的倾向称为社会阻抑作用。

社会阻抑作用的产生原因

  1、他人在场的外在刺激分散与干扰了个体对活动的精力集中。

  2、被他人评价意识过强也可能产生焦虑,从而涣散了精神。

社会阻抑作用与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做某一项工作时,个体和别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

  研究表明,这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个体技能熟练的程度。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但即使在简单活动中,也只有在个体已经十分熟练地掌握了活动技能的情况下,群体才有助长作用,否则也有阻抑作用。

  扎琼克和卡特莱尔(R.Zajonc & N.Correll,1967)等人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解释。他们让被试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一起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单词有两类。一类由同义词组成,学习起来非常容易。另一类由无关单词组成,非常难于学习。结果表明,在容易的工作中,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困难的无关单词配对的工作上,效果正好相反,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完成的情况。扎琼克对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提出共同的原因解释。他认为,他人在场提高人的一般动机水平,而动机水平的提高会加强优势反应。由于简单而熟悉的行为,正确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加强这种反应,从而提高了行为效率。而个人在完成复杂、困难、生疏的任务时,不正确的反应占优势,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的结果是强化不正确的反应,防碍任务完成,所以有阻抑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活动的内容、工作的性质,以及个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利用群体情境的社会助长进作用,避免阻抑作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nonameh,上任鹅陈.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社会阻抑作用"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