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财务造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是指造假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账务中进行弄虚作假,伪造、变造会计事项,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行为。从而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财务造假的分类

  财务造假因造假者的身份不同,而有管理者造假与员工造假之分。

  1.管理者造假,是指管理阶层蓄意地掩饰财务报表或是挪用公司资产,以达到获取不法利益的目的。管理者造假通常于事前精心设计,事后极力设法隐瞒,管理层次越高,会计师越难加以有效侦查。

  2.员工造假,是指相关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职业道德。在追求物质利益 时,削弱了集体主义的思想。利用会计凭证的造假、会计核算的造假来满足个人的私欲。除非串通或经管理阶层授意,否则员工造假一般可借内部控制制度加以有效预防及规避。

财务造假的手段

  (一)虚增交易,调节利润通过伪造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及发运凭证的原始单据,编制虚假代销清单,虚构交易,并形成虚假收入和利润。企业在日常销售中,经常会因品种、质量不符以及结算的原因发生销售折扣、折让及退回业务,这种情况下会影响本年利润。因此,有不少企业会利用这种情况,趁机在年终时开具空头发票虚构本年销售收入,次年用红字发票冲销,对外谎称是销货退回业务。以此来达到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的目的。

  (二)虚增资产,调节利润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总流入。而虚增资产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虚增资产挂账。虚增资产挂账主要是指公司对于一些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项目不予注销,以达到虚增资产的目标。虚增资产,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提高股价,从而顺利实现融资。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也可以顺利实现银行借款。例如:已经没有生产能力固定资产、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经超过受益期限的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失等项目,常年累月挂账以达到虚增资产。虚增资产,必然会带来利润的增加,也会带来应交税金的增加。但是,只要虚增的利润高于虚增的税金,虚增资产仍然是有利可图的。这也是许多公司冒着被罚的风险,也要虚增资产的重要原因。

  (三)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调节利润:

  1.未销售出去的商品劳务,提前确认销售收入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利润,粉饰报表,违背会计准则的截止要求,将不属于当期销售商品或劳务的收入强行放入当期,以此达到调节利润的作用。

  2.对发出商品以及委托代销商品等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在委托销售中,委托方向受托方发出产品,对商品的持有权仍属于委托方,由受托方去找寻最终的消费者。在这种销售方式下,委托方发出商品时不确认销售收入,只有在受托方实际将商品卖出后,委托方才能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如果委托方在产品发往受托方而受托方没有实际销售的情况下确认销售收入,就是提前确认收入。

  3.递延收入提前确认收入比如服务性项目或劳务型项目,一般是提供者先收取全部或部分的款项,未来提供服务或劳务。准则规定,这种项目一般作为递延受益,等服务或劳务实际发生时再按一定的比例确认收入。有些公司为了达到操控利润的目的,往往在收到款项时立即确认收入,而不管未来是否提供服务,以此实现利润的虚增。

  4.虚增收入,调节利润假如此公司账面处于亏损,只要虚增的收入不超过亏损金额,就不用交所得税,只需要交点流转税。与此同时,这部分收入可以多结转成本,这无形之中又可以降低25%的所得税。从而实现利润的操控。

  (四)利用过渡性科目,调节利润:

  1.调整跨期费用将一些已实际发生的费用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入账,而不按相关准则要求计入当期损益。而这些项目不是真实的资产,只是一种虚拟的资产。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个便利。公司通过递延待摊,少摊或不摊已发生的费用来虚增利润,以此来达到目的。企业常人为调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的计提依据与比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及摊销期的延长或缩短均可使当期费用减少或增加。用这种方式可以达到操控利润的功效。

  2.收益性支出费用化具体做法就是混淆资本与费用的界限。例如: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问题中,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借款利息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才允许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只能计入财务费用,不允许资本化。而有一部分企业则不论何种情况,一律利息资本化。这样,就有利于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从而美化财务报表

  3.利用备抵科目调节利润利用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调整型科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操控。—些企业的资产投资回报率不高,又面临巨大的利息和减值准备的压力,在巨大的财务压力下,就可能会采取这种方法,不计提或少计提减值准备。实现利润的盈余管理

  (五)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调节利润掩饰交易或事实的常见作假手段:对于重大事项(诉讼委托理财、大股东占用资金、资产重组关联交易、担保事项等)的隐瞒或不及时披露。

  1.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方交易母子公司之间往往利用不公允的市场价格,高买低卖,以此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从而可以粉饰财务报表。但是大额的关联方交易易被审计人员发现。而小额的关联方交易又起不到粉饰报表的作用。因此公司往往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使关联方交易成为非关联方交易,以此达到迷惑审计人员的目的。

  2.资产、债务重组上市公司常常利用其母子公司进行资产或债务重组。将自己的不良资产转让给关联公司,母子公司将优良资产输送给上市公司,从而达到输血的目的。使上司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让上市公司的业绩有个质的飞跃。以此来帮助上市公司完成融资、配股的目的。

财务造假的基本特征

  1、财务造假的主体一般是管理层财务造假通常是管理层的集体行为,管理层作为舞弊的核心。管理层在公司内部处于核心地位,他们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受到有效的制约,虽然公司里的财务造假是由会计人员进行操作,但是没有管理层的授意或者允许一般是无法进行的。由于管理层权限过大,会计人员有时无法保持其正直的职业道德

  2、财务造假的客体为财务信息数据不管财务造假的目的是什么,其造假的客体都是会计凭证或者会计账簿、报表和资产实物等,造假者通过伪造、变造凭证,用不恰当的方法变更会计政策。最终目的就是伪造对外财务报告的数据。

  3、会计数据的造假。会计数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部分会计政策本身存在缺陷,有一些漏洞可钻。一般的欺诈行为的最终体现便是会计数据的造假。

  4、财务造假是连续的行为。这类造假行为一般来说具有在几个年度内连续的造假行为,既然是有系统、有步骤、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比如上个会计期间对坏账损失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高利润。这一特征就加大了注册会计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的难度。

财务造假的危害

  1.财务造假行为扰乱了正常运行的市场经济。通过账务造假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被掩盖,向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错误的市场信息,欺骗了广大的投资者,使投资者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对有关信息使用者的危害财务造假还损害了有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同时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损害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不真实,掩盖了某些矛盾,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地基础,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造成了大范围国家利益受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2.账务造假行为危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各个财务指标也是判断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而盈利、获利能力也是各个中小投资者极为看重的财务指标,因此财务报表是中小投资者投资的重要依据。财务信息是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桥梁。因此就财务信息而言,“真实、公允”应高于一切,它应该最准确的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然而不少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的不良目的,蓄意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有意掩盖甚至歪曲其真实的经营业绩,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3.财务造假阻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内部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行业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注册会计师甚至不惜以财务造假方式帮助客户修饰财务报表以换取稳定的客源。这样注册会计师的执业也与上市公司相互勾结在了一起,从而逐渐丧失了其独立地位。可想而知,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会随着财务造假日益猖獗的趋势而扭曲发展。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公平、公正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4.财务造假无法真实反映盈利状况虚构的财务数据只是为了达到造假人的目的,这些假的财务信息会给公司的正常经营带来很大的干扰甚至破坏。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Da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财务造假"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