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腌制食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是指禽畜鱼肉经过熏烤腌制、豆制品蔬菜瓜果经过腌制发酵而制成的食品。腌制食品的种类较多,如咸菜、咸鱼、咸蛋、咸肉等。

腌制食品的危害[1]

  1.易造成人体维生素C缺乏和结石

  腌制蔬菜的过程中,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其成分几乎“全军覆灭”。大量吃腌菜,会导致人体维生素C缺乏。因此,适当吃点腌菜可以增加食欲,调节胃口,但若嗜食成癖,长期食用,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食用后会被大量吸收,在肠道内形成草酸钙不易被排出体外,草酸钙会结晶沉积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

  2.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腌制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很多盐,盐分中含有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杂质,可能产生如亚硝酸胺等有害物质。在腌制的过程中,如果加入食盐量少于15%,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能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腌制1小时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两周后可达到高峰,并可持续2~3周。这样的腌制食品可以生成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常吃对身体不利,可诱发癌症。例如萝卜、雪里蕻、白菜等天然蔬菜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毒硝酸盐。如果腌菜时放盐不足10%,气温高,腌制的时间不到8天,就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硝酸盐易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

  腌菜如腌制不好,会直接产生致癌物质亚硝酸胺。此外,腌制类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与肉中的二级胺合成亚硝酸胺,导致胃癌。香肠、腌制火腿为了发色、增香、防腐等需要,人为加入亚硝酸盐,也增加了产生亚硝酸胺的可能性,所以要控制摄取。

  3.影响黏膜系统,对肠胃肾脏有害

  腌制食品的过程中大量放盐,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常常进食会造成肾脏的负担加重,增大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此外,盐分浓度高还会严重损害胃肠道黏膜,常进食腌制类食品者胃肠炎症和溃疡的发病率较高。

腌制食品的致癌物质去除方法[1]

  腌制食品中的亚硝基化合物在肠道中可转变为亚硝酸胺,亚硝酸胺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怎样才能去除这些腌制食品中的致癌物呢?

  • 咸鱼:水煮

  咸鱼,尤其是粗盐腌制的海鱼含有亚硝基化合物较多。去除的方法可采用水煮,能有效地消除鱼体内部的致癌物质。

  • 虾米和虾皮:水煮+烹调

  虾米和虾皮消除致癌物质的有效方法是水煮后再烹调,也可以在日光下直接曝晒3~6小时。

  • 香肠、咸肉:避免油煎烹调

  香肠和咸肉等肉制品虽然亚硝基化合物含量不高,但食用时也应避免油煎烹调。因为油煎会促进亚硝基化合物合成,使其中的亚硝基毗咯烷及二甲基亚硝胺等致癌物含量增高,煎出的油中含量也高。

  • 腌菜:水煮、日晒、洗涤

  消除腌菜亚硝基化合物的方法可以采用水煮、日光照射、热水洗涤等。

  研究发现,在腌制食品时加入苯甲酸和维生素C可阻止亚硝酸盐的形成。每100克腌制食品中加入苯甲酸50毫克、维生素C400毫克,其阻止率可达80%~95%,还可使腌制食品不易变质,不生长霉菌,无酸败和异味。

  • 方便类:只有热量没有营养的食品

  生活节奏加快使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越来越受人们青睐,很多小孩甚至把方便类食品当作主食来吃。方便类食品确实味道鲜美,省时方便,但其所含营养不全,其他负面影响也应引起注意。

腌制食品致癌性的防制[2]

  严格控制硝酸盐、亚硝酸盐的使用量,改进腌制加工方法。注意腌制时间和温度以及食盐用量以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在食品加工中要确保原料新鲜,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在食用腌制食品时,应选择蒸或煮的方法来减少亚硝基化合物的摄入。腌肉加工时可用Vc、烟酰胺等抗氧化剂作为发色剂,从而减少亚硝酸盐的用量。多食用富含Vc的水果蔬菜(如猕猴桃、苹果等),可有效抑制亚硝化作用。茶叶富含的茶多酚具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致突变和致癌的作用。草莓和大蒜也能减少N-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此外,黄酮类物质能清除亚硝胺类物质。抑制亚硝胺诱导肿瘤的生成。另外,防止肥料污染,尽可能使用钼肥以减少硝酸盐在蔬菜中的蓄积量。积极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腌制食品的认识,尽量不食用及少食用腌制食品从而减少亚硝酸盐摄入量。

参考文献

  1. 1.0 1.1 腌制类食品对健康的危害.和讯网
  2. 何田静,林昆.腌制食品与人类肿瘤的关系[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腌制食品"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