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概述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专业化的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为其委托人提供所有的或某一部分的物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品作为全球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生产、销售和消费之间的物流活动日益庞大和复杂,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愈加迫切。而第一、二方物流的组织和经营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同时,为参与世界性竞争,企业必须确立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 把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于是,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虽然第三方物流大部分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它的服务内容仍包括运输、仓储等传统的物流活动,但它与传统的专业物流企业和由生产流通企业从事的自营物流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整体上看,它在基本特征、功能和社会效益方面都有很强的经济性。

  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性、价值创新性和外部经济性。规模经济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价值创新性是它的功能特性,而外部经济性则是它的社会效益的表现。全面理解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有利于企业进行科学的物流决策,有利于政府制定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

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的表现

  一、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是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特征

  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专门的物流管理人才、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具备高度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能够对物流资源快速整合,具有规模经济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三方物流是规模化的组织。第三方物流业务要使用专门的物流设施,快速反应的信息系统,一般需要很高的固定资金投入,固定成本总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种状况决定只有随着规模的扩大,物流平均成本才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具有规模经济性。从市场竞争的要求看,第三方物流也只有拥有一定的规模,才能确保价格大于其平均成本,才可能赢利。因而,一定的规模是它生存的必要条件。第三方物流由于规模大,现代化水平高,加之契约制度的完善,因而它能够有效地协调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物流活动,通过和企业的契约关系,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设备、人才把物流活动的各环节,从点到面有机地串联起来,快速完成物流过程。而自营物流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仅仅局限在企业层面上,也许从局部来看,物流运作是高效的,但生产和流通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很难进行物流的整合优化,因而从整个物流过程来看,是支离破碎,缺乏效率的。不可否认一些大型的企业,例如,美国的商业巨头沃尔玛,中国的家电大鳄海尔,能够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了自营物流的规模经济。但前提条件是它们的市场规模巨大,资金雄厚,具备强大的物流整合能力。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在竞争日益激烈,消费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即使一些跨国企业也不是完全由自己来经营物流。2000年对财富 500强企业调查表明:从1997年到2000年,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从40%增长到56%。可见,从发展趋势考察,规模经济不是自营物流所能体现的特点。

  2、第三方物流是契约代理多个企业的组织。第三方物流与生产、销售企业的联系是通过契约或合同建立稳定、明确的合作关系实现的。由于契约把双方的费用、价格固定化、风险平均化,双方实际上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就从利益机制上为物流业务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效率的提高会加快物流速度,降低单位物流成本,节约双方的交易费用;货主企业规模扩大,则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同时也扩大了第三万物流的需求规模,可以说规模对双方具有利益一致性。而传统的专业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的合作是松散的,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因而,在商品市场需求不稳定的情况下,双方都面临着极大的风险。需求增加, 价格上涨,企业外包物流费用就会上升,反之,就会下降。在双方损失或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传统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都存在着不断选择和机会主义,从而难免会加大交易费用,不利于物流费用的降低和物流规模的扩大,很难具有规模经济。

  3、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专业化的组织。所谓专业化指随着规模的扩大,所投入资源专业化使用的可能性增大。当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仓储设施的闲置等。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也逐渐成为市场资源,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专业优势和系统最优化原理,就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迅速扩大物流规模,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物流效率

  二、第三方物流产生创新价值

  一般来说,传统物流企业的收益基本上来自储运业本身,是完全被动的。但第三方物流不再满足于此,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价值创新以求更大利润。因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具有利益一致性,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是双方的共同目标,为争取足够的物流规模,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不断创造需求的内在冲动。创新包括新的思想观念、技术、产品、市场和组织形式,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创新物流就是要对物流活动进行创新整合、创造新的物流服务理念,创造新的物流功能。马克思说:“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物品的消费中实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的位置变化成为必要,从而使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因此投在运输业上的生产资本会部分地由于运输工具的转移,部分地由于运输劳动的价值追加,把价值追加到运输的产品中去。后一种价值追加,就像在一切资本主义生产下一样,分为工资和剩余价值。”显然,第三方物流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因素,而成为一个为生产、交易和消费提供服务的价值增值因素,它创新的重点就是创造新的追加价值。第三方物流突破对传统物流的服务内容,物流功能的理解,认为在物流过程中,虽然物流实体,物流信息,物流管理活动这些有形无形的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却可以把这些活动进行分别的运作。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物流功能创新,创造了商品的新价值。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分类看,它不但包括物流实体公司,而且包括物流管理公司和物流技术公司这些价值创新型企业。它们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基本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如公共仓库和普通货运的公司,以资产密集和标准化服务为标志。这些功能通过对货主企业物流的优化整合,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增加商品价值。

  2、提供仓储和货运管理等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集配货配送、分拣包装、配套装配、条码生成、挂标刷标等,可为客户选择承运、协议价格,安排货运计划、优选货运路线和货运监测。这些功能通过对物流过程中的追加劳动投入,增加了商品的价值,创造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货主企业新的利润来源。

  3、提供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需求预测、自动订单处理客户关系管理存货控制和返回物流支持等。这种创新型物流活动已经深入到货主企业供应链的内部,通过对客户的无形服务,不但创造了物流企业的需求,而且还巩固了货主企业和消费者的密切关系,扩大了商品的市场需求,创新了物流的服务价值

  第三方物流的创新价值呈现出渐长性,竞争和技术进步是第三方物流创新的动力。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初期,市场竞争度低,市场规模小,物流的专业化程度和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加强,它主要进行物流实体服务,较少进行物流价值创新。随着物流市场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信息化程度增强,许多先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多地涉足物流的创新型增值服务。随着物流功能扩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越来越深入到货主企业物流管理,参与到价值链的创造过程,和货主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关系更加紧密,第三方物流企业创新价值的贡献越来越大。可以预见,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信息化、网络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第三方物流创新价值的经济性会愈发突出。

  三、第三方物流的外部经济性

  第三方物流的外部经济性可以从三方面来考察,即它对货主企业产生的收益、专业化分工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对消费者福利产生的正面影响。

  1、从生产经营企业角度来看,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生产经营企业为了集中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生产经营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动机是出于节省物流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生产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对物流系统进行整合,以达到整体最优和物流成本最低。生产经营企业一方面减小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物流外包,由此节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可以集中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投入上。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又能使生产经营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控制力,从而提高生产经营企业的利润。由于物流费用的节约或者核心竞争力的增强而增加的利润不需要货主企业付出额外的费用,因而,第三方物流对货主企业来说意味着较强的外部经济性。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能力的提高,货主企业将更多地使用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带来的外部经济性也会更大。

  2、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为了提高物流效率,产生了商流和物流的分离,解决了企业内部运输费用和生产规模“二律背反”的矛盾,促进了运输、仓储业的发展,也使生产经营企业内部职能专门化,节省了企业的物流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社会分工发展的规律表明,内部分工协作的发展必然会扩展到外部,形成新的社会分工。从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看,当第三方物流规模达到物流市场的一半时将形成物流产业。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带来整个物流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它一方面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机会产生了直接贡献。例如,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而在美国,物流产业的规模已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去年,美国前 20名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净收入达93 4亿美元;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末期物流业每年提供的新就业机会年增长35%,进入90年代基本保持在年平均20%的水平上。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车流量,从而减少运输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例如,在物流发达的德国,通过第三方物流,运输效率提高80%,车流量减少60%。

  3、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会给消费者带来福利的增加。物流是连接生产、销售和消费的桥梁, 物流服务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成本提供给消费者。它一方面要满足生产销售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于第三方物流降低了货主的物流成本,使商品总成本降低,货主企业就可以以较低的商品价格出售给消费者,从而使消者用较低的支出获得和原来一样的商品,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国外调查表明,第三方物流降低商品成本的效果相当可观,在欧洲,1987年物流成本占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4.3%,1993年为10.1%,1998年下降到7.7%,预计2003年进一步下降到6.8%。据研究,在美国,当不通过第三方物流而采用自营物流时,物流平均成本将占到商品总成本的30%~50%,在采用第三方物流时,实际物流平均成本仅占商品总成本的14.8%,可见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再者,由于第三方物流能够提供及时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加深了与消费者良好的沟通,因而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协助快速解决消费者的商品问题,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质量。

  四、第三方物流经济性的启示

  从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潜力大、增长率高。生产经营企业只要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能尽早获得收益。发达国家较早采用第三方物流,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在欧洲,43%的企业实现了采用外部物流资源和服务的模式,大大降低了企业在物流方面的投入,使企业固定成本趋于最小化,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条件:第一,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的大量进入,一方面,外资企业有强烈的物流需求,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已提到议事日程,同样也形成了巨大的物流需求; 第三,已有一个庞大的物流设施系统,特别是交通运输与仓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仍相当缓慢,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比重仅为18%;生产经营企业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出现这种状况固然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小、物流能力差有关,更深层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企业受“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和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体制的束缚,对第三方物流缺乏正确的认识。企业的观念仅仅停留在对第一、二方物流的狭隘意识上,把原应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进行自营,致使第三方物流的市场规模太小,经济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第三方物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企业竞争战略的要求而产生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核心竞争能力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将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业务和市场控制能力方面,而在物流管理等非核心业务和技术方面采取利用外部资源和服务的方式,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 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企业能够集中资源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也应该朝核心竞争力方向转移。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物流资源和物流整合能力较差,物流业务属非核心能力,应该采用外包形式。企业要摒弃过去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尽早采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作。

  2、现代第三方物流大都由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化而来,传统物流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在中国,第三方物流还处在传统物流阶段,因而对传统物流的改造极为重要。传统物流转化为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第三方物流存在着障碍:一是观念障碍。对物流理论、增值服务不甚了解或了解甚少,满足于提供分割的功能服务;二是物流信息服务障碍。在传统物流企业中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为数不多,许多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还是手工操作,无法提供物流信息增值服务;三是专业化的人员和设备障碍。具有专门物流知识、经营管理营销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物流设施不符合服务要求。因此,传统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必须克服这些矛盾。首先,要根据第三方物流的基本要求,制定相应的战略,在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运作,加强内部培训,促进现代物流观念的形成;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开展增值服务的条件。其次,借助外部资源、外部力量带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第三方物流转变。利用现有从事某环节物流功能性服务的条件,与有经验、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开展物流服务。通过学习,提高物流整合能力,不断超越实现转化。再者是根据转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内部障碍及不同的目标, 分别采取内部自主转化和外部带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传统物流向第三方物流的转化。

  3、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并不是说对每个企业都是经济适用的,在实际运作中,对于选择第一、二方物流或是第三方物流取决于企业的决策标准和自身的物流能力。第一,从竞争战略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决策标准是对渠道的控制力要求。对于一些知名品牌,如国外知名的耐克沃尔玛戴尔麦当劳以及中国的海尔美的等企业,具有极强的渠道控制能力,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体系先进,物流整合能力较强,物流能力己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往往倾向于选择自营物流。第二,从企业竞争战术的角度来考虑,最重要的决策变量有两个:一是看能否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二是看能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因而选择第三方物流的前提是看它能否达到企业要求的服务标准。第三,看物流在企业供应链中的位置及产品自身的物流特点。一般来说,主机厂或最终产品制造商对渠道或供应链过程的控制力比较强,往往倾向于选择自营物流。而大宗工业品原料的回运或鲜活产品的分销,全球市场的分销等宜采用第三方物流。

  4、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因而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扫清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制度障碍。按照国内统一市场的要求,改革条块分割的物流管理体制,打破物流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维护物流市场秩序,促进物流市场的公平竞争;鼓励物流企业联合兼并,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和规模经济。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性"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