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物流创新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物流创新[1]

  物流创新是指在物流活动中,引入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实施新的经营管理方法,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物流管理物流运营过程进行改造和革新,从而全面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取得最大化的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创新活动实践。

物流创新的内容[1]

  物流创新是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创新活动融入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根据物流创新的内容和作用,可归结为物流制度创新、物流管理创新、物流技术创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活动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特点,又必须紧密相连,才能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率和效益。其中物流技术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前提,管理创新是保障。

  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活动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特点,又必须紧密相连,才能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率和效益。其中物流技术创新是核心,制度创新是前提,管理创新是保障。

  1.物流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在现有的经济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立新的、更具有效激励效能的制度来提高制度效率及其合理性的创新活动。制度创新的直接效果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制度化的方式加以固化,使之持续发挥作用。可见,制度创新是基础,所有创新活动都依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

  2.物流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活动。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的管理者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组合方式,以适应和创造市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这一项系统工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经营创新

  经营是企业自主地适应和利用环境,面向市场,以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为手段,旨在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经济活动。现代企业要在需求变化快、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经营上创新,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实现预期经营目标

  (2)管理组织创新。

  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手段和重要保证企业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企业发展市场竞争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重视增加组织的柔性,创建更高效、更灵活的组织结构方式。

  (3)管理技术方法创新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企业内部流动着劳务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等资源,要提高竞争能力,必须使所有资源处于一种科学、合理并且先进的管理模式下运行。这种模式实质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系统观念工程为指导,以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为支撑的综合的、系统集成的、整体优化的管理系统

  (4)管理模式创新。

  管理模式是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形式的有机统一结合体。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指导与控制方法,把企业中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及时地转换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服务。因此,质量、成本和时间(生产周期)就一直是一个企业的三个核心活动,企业管理模式也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不断发展的。为了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短周期,企业一直都在寻找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尝试新的管理模式,以实现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

  3.物流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创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过程,新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一般通过创新产品和创新的生产工艺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从操作层面而言,一般须具备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创新思想的形成。

  就企业层面看,创新思想的形成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及制造的需要等方面,其中最大的动力是市场需求的拉动。

  第二阶段就是创新技术的获取。创新技术的获取也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二是企业与其他部门合作培养,主要是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合作;三是从外部引进。就第三种方式而言,企业引进技术软件和引进硬件的效果与条件也是不相同的。

  第三阶段是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组织、管理阶段。

  主要包括企业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信息等基本要素的投入与组织管理。资金的投入与管理,一般来说要把握好几个比例关系:一是研究与发展费用占企业销售额利润的比例;二是在研究与发展费用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各部分的资金比例;三是引进技术的费用与吸收费用的比例。

  第四阶段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展示阶段。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可以在经济指标和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上得到反映,改进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也常常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在现实中,往往也只有在改进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方面取得成果后,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物流创新的意义[1]

  1.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挥的程度。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高效率、高效益的、不断创新的物流服务不仅是工商企业获取利润的基本保障,而且也是物流企业有效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因此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专业化优势,坚持持续创新,以创新的理念和服务满足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

  2.经济发展国际化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分工不断深化,整个物流链的利益主体的空间分布日益分散,工商企业的采购、生产与销售活动的范围也已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在大多数工商企业不具备物流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就对物流企业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物流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物流企业必须通过物流创新,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物流资源的能力,为工商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服务。

  3.物流企业拓展经营的重要途径

  通常来看,物流企业拓展经营主要是通过成本、价格或服务的竞争来实现。当一项服务刚推出时,竞争的焦点是服务的特色;当竞争者蜂拥而至时,竞争就转向成本和价格上;当竞争不断加剧时,竞争的焦点又转向服务的质量上。因此,成本、价格或服务质量都不能为物流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盈利能力,物流企业拓展经营的有效途径就是创新。

我国流通产业物流创新的政策建议[2]

  1.规范市场行为,引导流通产业市场的有效竞争

  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有益于创新活动及成果的不断诞生。所谓有效竞争,简单地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㈨。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垄断与竞争是经济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中较为敏感的问题就是它们对于创新的影响。有人认为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创新,也有人认为垄断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创新。到底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有利于创新,双方争执不下。一般认为,竞争才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但是.过度竞争往往也会产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应,典型的问题就是价格战,不利于产业发展。同时,在竞争过程中总要比出个胜负,自然就会“把对手杀下马来”,从而有意无意地形成垄断,当然,这种垄断有垄断之貌而无垄断之实②。所以,为了促进流通产业的物流创新,政府应该根据市场可能出现的动向,合理采取措施,关键在于引导市场走向有效竞争的格局,既有利于物流创新,又不至于偏袒或伤害到某个企业,而关键问题就在于“度”的把握。

  2.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物流活动不再是“驴做的工作”,而是构成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对专业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等相关制度尚存在弱化的倾向。但掌握现代物流运营管理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恰恰是实现流通方式转变的根本保障,是物流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前提。流通产业物流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大量的专业物流人才。鉴于此,在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方面应加大投入,同时积极调整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使之与快速发展的物流业相适应。国家还应当加强应用型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大力发展物流及相关专业(如流通、商贸专业)教育,逐步改变我国流通产业领域中,了解现代物流、商贸理论、熟悉现代物流商贸管理人才短缺的状况,为流通产业物流发展与创新提供专业人才支持。此外,针对我国大量物流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教育与资格培训的情况,政府应当拓展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及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等工作。同时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强化流通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建立各种规范和激励机制,比如将参加职业培训及获得资格证书作为职工上岗的基本条件等。正如马克思曾说过,“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对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加大对物流创新活动的科技及资金扶持力度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物流企业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物流作业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服务质量满足不了工商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需求。除此之外,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也是物流发展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所以,政府应当在加强物流创新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在商业信息化、流通及物流标准化、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中的共性技术方面给予科技经费支持。同时应建立社会化的服务平台,为各类型的流通企业服务,引导并鼓励创新。此外,应引导众多创新主体,形成社会化的创新体系。比如将政府承担的职能转向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并联合大学和各种研究、咨询机构联合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最后,应引导企业增加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加强技术引进和改造,促进信息技术与整个企业的融合。

  4.转变政府职能,消除不利于物流创新的各种体制障碍

  各种体制性障碍是物流创新的“拦路虎”。物流的本意就是打破部门分割和条块分割,有利于资源配置,千万不能将物流仅仅局限于原有的部门或者系统之中。而今,我们看到国内物流业一个最危险的迹象就是各自为政,各个部门只搞自己的物流,这种做法的症结在于大家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违背了物流的本意,不利于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论文流通产业的物流创新。物流创新需要健全市场的机制,要推动物流创新,政府一方面应该肩负起统筹的责任,引导物流活动的创新;另一方面必须才去宏观调控只能,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净化市场环境。

  5.引导企业转变物流观念及物流运作机制

  作为物流创新的微观主体,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立即转变物流观念。政府应当引导企业从以往的“你生产,我选择”向“你需要,我生产”转变.从以往的供应式物流向订购式物流转变。进而从传统物流观念向现代物流观念转变,用现代物流理念及理论来武装自己,从而实现物流观念的创新。同时,政府应引导企业打破僵化的老机制,规范内部的物流管理体制和组织与运作机制等。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崔晓文主编.物流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2. 武云亮,赵玻等著.中国流通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iffany,连晓雾,Lin,寒曦,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物流创新"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