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科学传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

目录

什么是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主要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科学传播,在中国语境中又被称为科普或科技传播,主要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科学传播不仅在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族科技素质以及推动科技自身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创造着时代的文化,是科学与文化融汇的产物,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贯通的写照。

科学传播的来源[1]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科技人员通过媒体用浅显的语目向公众报道和解释科技进展,科普一词应运而生。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技的巨大作用,各国政府开始致力于提升民众的科学素质。因为知识水平被认为与人们理性认识世界、从而接受科学的指导有关,美国从1970年代开始进行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査。但此时科学传播尚未发展成一个学科。

  真正推动科学传播成为一个学科的,恰恰是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西方环保运动及公众对正统科学结论的抵制,以及科学界为了应对公众对科学支持度的下降而推出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这一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英国皇家学会1985年发布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该报告提出“ 理解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本性,都是理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学者们1992年创办《公众理解科学》学刊,1994年创办《科学传播》学刊,这些学术期刊的创办和一系列常规学术会议的举办,使得科学传播作为一个学科得以发展。

  作为学术研究的科学传播,自起步阶段起就体现了对科学中心观的质询。这集中体现为该领域的学者普遍认为,科学传播应从科学界向缺乏知识的公众传授知识的缺失模型向公众与科学家进行对话的公众参与科学模型转变。

科学传播的内容

  科学知识大众化传播已经是科学传播的趋势,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社会群众也对科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科学传播与社会群众之间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在现代科学传播中,它从以往的单向传播逐渐转变为双向互动传播,这意味着传统的强制性、由上而下的科学传播方式,正在逐渐被新新时期下的新媒体所打破,这使得科学传播不再像以往一样带着浓郁的政治色彩。在科学传播的内容中,除了科学领域中一般的科学知识以外,还具有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科学文化等相对抽象的内容。科学传播是以除政府和科学团体以外的社会群众作为起点,将社会群众作为科学传播的受众群体,主要目的是让社会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并接收先进科学知识。在新时期中,想要利用新媒体来进行科学传播,需要对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以及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新媒体环境下“谁是传播者”“怎样传播”“向谁传播”进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科学传播体系,从而实现科学传播的发展与调控。另外,科学传播的特征对于其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有重要影响,下面对于科学传播的主要特征进行讨论。

  1.新时期下的科学传播主要是向社会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等,将提高社会科学传播作为提高社会群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传播不仅仅只是对社会群众通过科学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有所帮助,对于社会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传播在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科学文化建设活动。

  2.在科学传播领域当中,提倡以多元、开放、平等的传播理念来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文化,将科学传播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交流共享的活动。在科学传播过程中,既需要向社会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等,还需要社会群众一起参与到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使科学政策、科学制度能够被建立,社会群众在这种科学制度下,与科学家能够处于平等的位置。

科学传播在新媒体中的应用[2]

  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科学传播离不开媒体技术的发展,无论是语言到文字,还是人工印刷到机械打印,媒体对于科学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一次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科学传播的方式也会进行变革。从媒体技术发展以来,主要可以分为3种媒体传播媒介:以印刷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技术,主要媒介是纸;以无线电子技术作为传播的技术,主要媒介是广播、电视等;以网络、数字技术作为传播技术,主要媒介是计算机网络、手机等,在以往的科学传播中,主要是借助书籍以及电视来作为传播媒介,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移动网络的逐渐普及,造就了新媒体的诞生,也促进了科学传播的新格局。

  1.新媒体中科学传播的发展。

  在新媒体领域当中,对于科学传播十分重视,如新浪、网易、百度等网络新媒体都开设了科学专区,这对于科学传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科学传播同样也给这些新媒体企业带来了客户量,双方起到了互惠互利的作用。在当前科学传播队伍中,科学传播队伍面临着年轻化,据调查显示中央电视台中有91%的科学传播工作者年龄处于25岁至35岁之间,并大部分为大学本科以上,然而在收入方面,科学传播工作人员的收入相较于文娱。时政等领域,处于中等偏下的收入。

  2.科学报道形式单一。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由于科学传播还未从以往的传播方式中出来,所以还不能够很好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科学报道形式相较于多元化的新媒体,还显得比较单一。在以往的传播方式中,大多数科学知识报道,都是采用大量文字来进行陈述,很少使用图片,而电视媒体传播方式,由于受到电视节目质量、受众面积的影响,使得科学传播的效果很难显现。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科学传播的渠道在逐渐增多,在网络中逐渐出现了许多科学传播平台,这种新型的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媒体下的科学传播形式不再单一。

  3.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趋势。

  在新媒体环境下,使得科学传播的速度得以提升,并且扩大科学传播的受众对象、传播空间。在全球网络化的趋势下,人们可以无视时间、空间来对科学知识进行认识,并且由于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丰富,如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都可以作为科学传播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些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来了解科学知识,还能够使社会群众更加容易理解这些科学知识。在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变得更为简单,更为快捷,未来科学传播必定是通过新媒体的多元性、互动性来进行传播。

科学传播在新媒介下的问题[3]

  (一)传播主体泛化,科学共同体缺失

  新媒介普及为大众提供了充足的获取科学信息的途径和多渠道的信息发布平台,这就使得社会公众参与科学传播近乎零门槛。不仅是科学精英、政府机构,普通大众也能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主体。实质上,我国掌握较多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许多科技工作者往往只注重论文和专著成果的发表而轻视科普工作传播,因此网络上相当大比例的科学信息是通过普通民众发布或传播的。这些传播主体并不全部都具备采编科学信息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科学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是无法保障的。更糟糕的是,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互动性等传播机制会形成裂变式传播,其负面效应就会得到几何级放大。因此,这种传播门槛低、主体泛化的现象就会导致科学传播过程中专业性缺失、虚假信息泛滥以及科学权威性受损等弊端。

  (二)传播内容混杂,监管机制弱化

  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降低了各类主体进入科学传播领域的门槛,这种特征为大众提供了参与平台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由于新媒介环境下科学传播过程中“把关”的弱化,各种夸大、虚假的科普产品和服务“浑水摸鱼”,让大众难辨真伪。例如,许多未经核实的“伪科学”被传播漫延,许多优秀的原创作品被无限制的抄袭、转载,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类似于占卜、算命等迷信活动也凭借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技术手段,打着科学的幌子变相传播。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介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仍然缺乏规范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健全的传播行为监督管理体系以及完善的政府支持配套设施,这也是阻碍新媒体科学传播健康发展的枷锁。

  (三)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匮乏

  科学传播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且涉及领域广泛,受众层次不一,要求相关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一方面要对自然科学及社科类知识有一定储备,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具备过硬的传播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手段和渠道。当前,我国科技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职业形态上不断分化,尚未形成专门的系统的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导致大量科学信息资源无法发挥其潜在效能。例如,科技记者或编辑等媒体工作人员,他们大多数人都未接受过科技传播的系统训练,普遍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素养;现有科学传播工作人员因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而导致专业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欠缺等问题。

  (四)受众层次化特征明显

  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但由于现代科技事业发展的专业化、科技信息分流以及科学传播功能分化状况日益明显等因素,使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受众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体现在传播与认知群体上。一方面,科学传播中难免会涉及到专业用语,科学传播从业者往往倾向用公式、模型、实验数据以及晦涩难懂的学术用语来解释科学新发现或证明科学问题。对于那些非专业领域的受众或者科学素养较低的受众来说,这样的科学知识“高不可攀”,从而会降低对科学信息的关注度。另一方面,虽然新媒体的使用和操作简单、便捷,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除了年龄偏大的人群因生理发展阶段特性导致其不善于学习、接受新技术手段以外,青年人群中不擅于使用新媒体的也大有人在。

科学传播在新媒介下的问题成因[3]

  (一)科学传播主体的制约因素

  新媒体为掌握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信息传播平台,一些博客、公众号以及松鼠网、果壳网上都不乏高质量的科普文章,但总量上仍然相对较少,专业科研人员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科技发展政策和科研项目投资主要科技管理职能机构确定并实施,公众在科技政策和科研工作中的影响力微不足道。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不必像国外科学家一样,要通过科学传播争取公众的认可与支持获得科研经费。这是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在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其次,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迫使很多科学家不得不疏于科学传播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上。除此之外,科学在前进中难免会“犯错误”,即使是科学家也在所难免,但在公众看来这些失误往往“不可原谅”,而对其施加舆论压力。因此,在这样一个舆论压力巨大的媒介共同体下,科学家对于科学信息的传播不得不“谨言慎行”。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缺位的问题,光靠责任感召、政治号召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让科技工作者从科学传播中获得多重收益和保障。

  (二)科学传播的内容障碍

  科学传播内容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把关人缺失,导致权威性下降以及内容可信度差。在传统媒体中,专业责任编辑对内容重重把关,能够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在新媒介传播环境中,由于人人都有权参与科学传播,信息的传播源头根本无法控制,导致内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其次,这些粗制滥造的科普产品以及有伪科学精神的虚假新闻,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不仅与新媒介传播过程的及时性、裂变性等特性有关,大众媒体的责任失范也难逃其咎。这种现象的存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科学知识的滥觞,继而混淆视听、损害科学的权威性,消解大众对科学的兴趣。

  (三)科学传播中的受众制约因素

  受众的制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中受众的集群化现象突出。在科学传播中,当公众感到与自己的利益或诉求相关的时候,往往会产生非理性情绪而变得冲动,再加之一些“领袖”的推波助澜,极易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这种非理性判断不仅阻碍了科学知识的传播,也可能助长了迷信和伪科学横行。另一方面,基于我国新媒介受众群体异常庞大的现实,受众群体成分的多样性、科学素养和新媒体应用能力上的差异等,也是导致科学传播效率欠佳的重要原因。

科学传播在新媒介下的对策研究[3]

  (一)加强科学传播中新媒体体系建设

  在科学传播的历史场合中,媒介作为河流的中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传播工作需要给予新媒体高度的重视,加强新媒体体系建设、提高新媒体的科学传播能力,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渠道作用。首先,应加强新旧媒体之间的合作。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为科学传播提供更多平台,又要适应信息传播分众化趋势,积极构建科技传媒融合发展体系,由此培育一批受众量大、知名度高的传播媒体,打造科学传播媒体品牌,提高新媒体科学传播的整体实力。其次,通过科学传播与“互联网+”充分结合实现传播手段创新。通过建立和开辟专业的科普网站、科学公众号、科普资源库等,让新媒体深入科学传播的整个过程。此外,积极发展科技界与传媒界的合作交流关系,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机制,让专业科学知识人员深度介入对于新媒体科学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二)加强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监管

  对新媒体的监管并非是要过滤每个新媒体,而是要确保科学传播的导向问题,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在当今鱼龙混杂的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有效减少传播的科技信息内容参差不齐、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等问题,就要加大对新媒体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以及大众科学传播参与行为的监管力度,应尽快建立科学传播的责任问责制度,完善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规范来明确公众、专家学者在新媒体传播中的职能和责任,加强公众在参与新媒体科学传播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拥有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科学传播队伍,是新媒体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对于科学传播的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科学知识和科普创作能力培训,提升大众传媒和新媒体采编人员的科学传播素养,培养复合型的科学传播人才。

  2.适当放宽复合型的科学传播人才的招录标准,不断优化充实新媒体科学传播人才队伍。

  3.通过人才合作、项目合作等途径,引导、培训基层科学传播人员加入到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宣传推广中来,扩大新媒体科学传播兼职人才队伍,为科协新媒体科学传播事业提供强大的助力。

  (四)培养科学传播者的大众化意识。

  一方面,要强化科学家或者是媒介从业人员的科学传播的大众意识。科学传播者需要综合考虑受众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区域等因素,“投其所好” 地提供“个性化” 科学传播产品;另一方面,作为科学传播者主导力量的科学家乃至整个科学共同体,都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媒体界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与公众之间的深度交流,由此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交流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 贾鹤鹏,苗伟山.科学传播、风险传播与健康传播的理论溯源及其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启示[J].国际新闻界,2017
  2. 姜春辉.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J].科技传播,2017
  3. 3.0 3.1 3.2 刘青,施威.新媒介环境下科学传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Tracy,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科学传播"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