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形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1]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研究教师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落实。
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1]
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
古代社会学校出现后,教学从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活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时所采取的是个别教学。个别教学难以系统化、程序化、制度化,计划性不强,因而效率不高,只适应学生人数少、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的教学要求,是当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和个体小手工业生产方式在教学中的表现。
(2)集体教学的萌芽
在个别教学和班级授课制之间存在着延续多年的过渡形式,它具有集体教学的萌芽,是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基础。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是:第一,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两名学生,而是一组(几十名)学生。第二,不再是一个教师给一两名学生教授所有的教学内容,而是由一个教师主讲,若干名教师辅助讲授。第三,主要由教师个别地给学生讲授、指导,同时也由学生共同进行某些学习活动。第四,学生在年龄、程度、修业年限及学习进度上参差不齐,但修业的顺序却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
2.近、现代的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产生了多方面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扩大教育对象,充实、丰富教学内容,特别是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进而要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效率,培养各方面的人才。16世纪西欧有些国家出现了按班级编制进行课堂教学的形式。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后经其他教育家的努力,特别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迸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逐步推行了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产生适应了科学知识丰富、科学门类增多、知识技能日益复杂的趋势,反映了在受教育人数增多的形势下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扩大教学的教育效果。
(2)贝尔-兰喀斯特制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时期,需要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工人,要求工人接受起码的文化教育。在此背景下,英国便出现了“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创始人是英国的一位牧师贝尔(Andrew Bell)和一位教师兰喀斯特(J.Lancaster)。其具体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优秀者——“导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基础,不过教师不直接教全班学生而是教其中一部分学生——“导生”,然后由“导生”转述教师讲过的内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已具有班级授课的雏形,对丰富和完善班级授课制起过积极作用。它适用于“双轨制”中的贫困子弟就读的学校。由于教学质量较低,难于满足大工业生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所以存在时间不长便消失了。
(3)道尔顿制
由美国人柏克赫斯特在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制度。按照这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活动,班级被打乱,教师不再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指定一些参考书并布置一些作业,学生独立学习教材后向教师送交作业,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这种教学制度强调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受到进步主义者的推崇,与“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法”等结合在一起,成为进步主义者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4)设计教学法
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教学制度,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所创。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它废除班级授课制,打破学科界限,摒弃教科书,强调教师的任务在于利用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教材等。由于目的不同,设计活动分创作、欣赏、问题研究、技能训练等,一般程序为:决定目的(包括引起动机)、制订计划、实行、评价。这种教学制度在克服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方面有积极作用,特别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缺点是学不到系统的文化知识。
(5)文纳特卡制
这是美国教育家c.w.华虚朋于1919年在芝加哥市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实验的一种教学制度。其指导思想和道尔顿制大致相同,做法则不完全一样。它把课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编辑、出版、自治会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并吸取了“设计教学法”的因素。这种教学制度的特点是:第一,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对每个单元都有详细的说明。第二,应用各种诊断测验检查学生每个单元的学习情况。在这种测验之前先进行练习测验,由学生自行练习,自行改错,直到做对为止。第三,通过自学及诊断测验后可自行转人另一个单元教材的学习,不受其他同学的牵制。第四,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因人、因时、因事进行个别辅导。较之于“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这种教学制度有较多优点:既重视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也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兼顾发挥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学习目标的规定、诊断性测验,学习目标达到后即转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文纳特卡制对目前的程序教学等仍具有影响,但它实施的时间和道尔顿制一样都不长。